浅谈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5-11-19 20:37王志伟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提高体育教师策略

王志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一线的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分析体育教师在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主导作用,提出体育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提高 课堂有效教学 策略

一、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前提

(一)体育教师应该关注自己与学生同步的和谐与发展。因为只有教师的身心愉悦才能带来学生的身心愉悦,只有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才能带动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如果为了学生的身心愉悦而使教师疲惫不堪,那么,这样的场面一定不会保持太久的。

(二)要让体育教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脱出来。体育教师常常被作为学校的专任教师而委于重任,又常常因没有作业批改任务而被加大课时量,很多体育老师常常拥有比语文、数学老师多出很多的课时,也常常拥有组织早操、课间活动和业余体育训练的特权。

(三)体育教师要以内驱为主,努力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体育教师在学校中是一个特殊的小群体,体育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这样的特殊性造成了学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学管理人员对体育教学的不熟悉。

(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或者教师不爱学生,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不平等,教学不民主,也就会缺少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体育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体育教师要心里有学生;关注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每一名老师都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在备课时就要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有效的教学。

(二)体育教师是要对教材进行研究。落实《课标》,合理选择教材。有效教学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教学中我们要始终紧扣《课标》,以《课标》中的要求为基准,对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达到的学业程度进行衡量。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不少教师拘泥于教材,认为把教材教好就是达到了《课标》要求,新的教材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教,这里有质的区别。

(三)体育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引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追求教学实效,鼓励学生学业求助的行为,引发并处理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做到有条理、有根据、批判性地思考,反省性地思考,力争做到流畅性、独到性、深刻性、敏捷性、精进性的有机统一。

(四)体育教师要关注教学细节,突出教学重点,注意课堂观察,创设情境教学。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从人力、物力、时间、方法与过程上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与难点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基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情景,学生在跑的同时发挥着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体育课不再是单纯的慢跑;投射纸飞机并用立定跳远的方法量出距离,越远越好,学生跳、投的能力得到加强;风云变幻,如何克服困难,从穿过障碍物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

(五)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信心。课堂有效教学十分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即有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和接受学习的技巧和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 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依据学情差异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须以问题的难度为生命,

(六)体育教师通过生活实践引发自身教学灵感。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具体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有着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时,教师就会在教学创新动机这种内驱力的驱使下激发出教学灵感。教学灵感是师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质的飞跃,是师生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高涨、最富有创造性时的高峰体验。

(七)体育教师要巧用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安排规划场地器材,废旧器材开发与创新。体育教师通过变化场地器材,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场地器材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整合与设计场地与器材。如学校斜坡,台阶等将学校的硬件设施合理的引入到体育课堂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校园操场上,体育教师常因上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场地小,教材难以取舍,就需要体育教师用脑去思考,尽量发挥每个一样器材的作用。

(八)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评价,及时反馈,调控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听上去似乎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要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做出有效评价;同时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评价并不排斥适当的批评,而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

三、结束语

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应该成为每一个体育教师永恒的追求,但要真正实现体育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长期的努力和付出,也需要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研究和探讨,因为只有体育教师的有效思考、有效设计、有效组织,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为了能让体育老师真正做到课堂更有效教学,还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猜你喜欢
提高体育教师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Passage Four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