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人力资源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5-11-19 11:47佟双艳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者教练员人力资源

佟双艳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研究运用社会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经营管理者和教练员,对他们在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促进常州市跆拳道事业发展提供良策。

关键词 跆拳道俱乐部 人力资源 经营管理者 教练员

一、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经营管理者的调查研究

为研究工作的需要,本文着重对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经营管理者的性别、年龄、专业、是否兼职教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对常州市27家跆拳道俱乐部中的15位经营管理者进行了调查,其中13位为男性,男性管理者占86.7%;2位为女性,占管理者总数的13.3%。男性经营者居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可能与跆拳道这一项目特点有关。因为跆拳道是一项实战性较强的对抗性项目,女性从事这项运动人员较少。

30岁以下经营管理人员有4人,31岁到40岁10人,41岁以上1人,可见跆拳道俱乐部的经营者93.3%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年龄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专职经营跆拳道俱乐部的为6人,兼职经营跆拳道俱乐部的为9人。所以兼职和专职经营跆拳道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人员基本差不多,有利于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的多元化的发展。另外,经营管理人员兼做教练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80.0%,这些人员都具有体育专业甚至是跆拳道专项背景。但是人的精力有限,众多兼职可能很难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非经营管理专业的出身背景,可能也会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二、对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员的调查研究

在抽样调查的35名教练中,其中男性教练29名,女性教练6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针对跆拳道俱乐部学员主要为兒童,跆拳道的长远发展既需要男教练来培养学员的勇猛、刚强的作风,也需要女教练对年幼的学员的温柔、细心呵护。从这个角度看,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女教练员加入到跆拳道俱乐部中,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事情。

教练员年龄在25岁以下者占到了教练员总数的80%以上。这些年轻的教练员大多为在校大学生或刚刚毕业,身体素质好,精力充沛,技战术水平高,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正因为年轻,这些教练员往往会缺乏教学经验,所以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员需要补充更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练。

对常州市27家跆拳道俱乐部的35名教练员的调查显示,教练员学历在大专以下学历13人占37.1%,大专学历11人占31.4%,本科学历8人占22.9%,研究生学历3人占8.6%。由此说明,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的教练员队伍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在跆拳道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相关理论的指导,帮助学员理解动作要领、动作内涵、文化背景。没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教练员往往只会依葫芦画瓢,只会教学员简单地进行模仿技术动作,因此教练员学历偏低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

在对教练员的专业的调查中,教练员队伍中毕业于跆拳道专业或正在学习跆拳道专业的教练员只占36%,其他教练员多为从事武术、散打、太极等专业的教练员。可见,专业的跆拳道教练员在常州俱乐部中严重缺乏。由于跆拳道的品是和武术套路动作较为相似,腿法和散打动作较为相似,所以一些俱乐部经过培训,他们的教练员工作由武术,散打专业人员来代替。因此这部分教练相对来说,专业理论知识比较薄弱,没有系统地学过人体解剖学、运动损伤预防、运动生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没有经历过严格的、正规的跆拳道训练。这当中也有的人曾是跆拳道俱乐部的学员,在学习期间较为努力,技术动作相对较好,俱乐部又急缺教练员,于是被留下来担任跆拳道教练员。由此可见,常州市各跆拳道俱乐部对于教练员的选拔标准较低。要想保证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高标准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教练员,从根源上调整教练员的来源结构。

当今,运动水平日益与科学化训练紧密相关联,仅凭口传心授的训练早已过时、落后,教练员队伍也必须与时俱进,唯有通过不断的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才能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另外,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为短暂,我们对于跆拳道本身的认识、规则的认识、文化的理解、动作技术的掌握等都还在不断快速地更新,因此,定期选送教练员去接受培训和进修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实显示,所调查的35名教练员中有25人,即占总数71.4%的人已经有至少两年没有接受培训;只有10人即不到教练员总数30%的人近一两年接受过一次培训。可见,常州市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员在职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教练员需要多点培训机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充实自身,提高教学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开展相关的跆拳道教练员培训、进修教育的活动较少;教练员参加外出培训不仅影响俱乐部的教学安排,而且会增加俱乐部的开支;有俱乐部会认为,提高教练员教学水平是教练员自己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刘强.西安市商业跆拳道俱乐部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79-181,189.

[2] 孙茂君,石磊,朱海燕.对北京市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2):14-16.

[3] 邬宝坤.跆拳道在中国成功推广的因素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6.3(12):31-32.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者教练员人力资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探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任机制的完善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从经营管理者入手强化油田公司内部控制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