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特长生的训练方法分析

2015-11-19 11:47车贤举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特长生训练方法

车贤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项体育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其专项体育技能,还能够为整个学校营造一种锻炼氛围,激发全体同学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是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当前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提升训练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特长生 训练方法

体育特长生是高中里的特殊群體,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学校需要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项体育训练,使其在某一运动领域内取得一定成绩,这项成绩将与文化课一起作为体育特长生的高考成绩,可以说体育专项技能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这些学生的升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合适的方法对这些学生开展专项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时间不够充足

运动素养高、文化课成绩差是大多数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特征,面对升学压力,这些学生会将大多数时间用来补习文化课,从而忽视体育训练,一些班主任也希望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考出更高的成绩,增加升入体育名校的机会,因此这些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明显不充足,出现运动成绩不达标的问题。调查显示,有60%以上的体育特长生每天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达不到2小时,同时,一些指导教师虽然为这些学生制定了专项的训练计划,但是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些计划并没有完整执行,或者干脆没有执行,训练过程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强,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1]。

(二)训练方法没有创新

除了训练时间不够充足以外,训练方法不够创新也严重影响训练效果,与文化课相比,我国关于体育教学的起步较晚,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训练特长生使用的方法都比较陈旧,以田径课训练为例,一般的训练方法仍旧是小步起跳、高抬腿跑等,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另外,国家从高中选拔体育特长生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因此与以往的“体育锻炼”相比,训练强度和专业性会有所提升,一些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不仅身体容易受损,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2]。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方法分析

(一)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体育特长生的专项体育技能要想达到一定的标准,首先就必须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这就要求学校、班主任、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共同提高对体育训练的科学认识,协调好体育训练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为了不耽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训练最好选在自习课时间,平均每天的训练时间要保证在3小时左右,如果一些特殊训练要占据学生的课堂时间,学校应该专门为这些学生设置课外辅导,专门补习落下的课程,一方面,保证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安心训练,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文化课。只有学校与师生共同努力,为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提供支持,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创新训练方法

高中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特长生的专项训练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体育特长生虽然整体身体素质较好,但是个体之间仍旧存在较大差异,每个人的优势都不一样,一些学生的爆发力可能好一些,一些学生的耐力可能好一些,同时男生和女生身体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所能承受的训练极限也不同,体育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除了一些普遍性训练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些专项训练计划,使所有的学生在训练中都能提升专项技能。具体训练中可以创新一些训练方法,例如,对田径特长生进行训练时,如果学生的灵活性不够,就可以对其开展短距离回合跑的训练,如果学生的爆发力很强,但是耐力不够,容易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应该主要对其开展耐力训练,腿部绑沙包长距离慢跑就是不错的选择,具体训练时,对于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动作,体育教师要进行专项讲解,告诉学生训练该动作的目的是什么,同时做出示范,保证动作的标准性。总而言之,训练方法的创新不仅仅是指丰富训练方法,还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3]。

(三)同步开展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

调查显示,一部分高中体育特长生虽然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是没有经历过专业性较强的训练,从前接受的训练往往有较强的随意性,如果突然增强训练强度,或者是训练过程变得非常严格,学生不仅在身体上难以承受,甚至会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因此在展开身体训练的同时,还要同步展开心理训练。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要想进入体育高校、从事体育事业,就必须达到怎样的标准,接受怎样的训练;另一方面,教师要准确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训练发挥作用的同时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身体。另外,训练过程中要多多使用鼓励的话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三、总结

学校以及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训练对体育特长生的重要意义,根据专项技能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每天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创新训练方法,同时展开同步心理训练,从而提升训练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宏明.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方式分析[J].教师.2014.10(12)06:57.

[2] 李康.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J].新课程(中旬).2014.11(13)02:122.

[3] 张宏军.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探析[J].新课程(中).2014.11(14)10:81.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教学特长生训练方法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培养策略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