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老年性心脏焦虑症与心理浅析

2015-11-20 22:42主讲攀秉义副主任医师
老年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植物神经生理功能器质性

主讲:攀秉义(副主任医师)

第六讲老年性心脏焦虑症与心理浅析

主讲:攀秉义(副主任医师)

何谓心脏焦虑症

心脏焦虑症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即心脏本身并无疾病,而只是心理上恐惧不安,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而产生类似心脏病的一系列症状而已。所以这种病不是器质性疾病,而是心理功能紊乱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种病过去的医学称之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但这种称呼含义欠妥,故更名之。

本病虽不是心脏病,但常常混淆在心血管内科疾患中,因而容易引起诊断上的紊乱、治疗上的耽误,致使病人病程的延长和痛苦。

心脏焦虑症临床表现和特点征表象

临床表现完全是心脏病的主诉症状,如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心悸乏力等等。但客观检查无任何阳性体征和辅助检查资料。初看似乎完全是臆想出来的症状,是“思想”问题,实则是心理、生理功能存在问题,是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表现。

实质:

1.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和情绪上的恐惧心理。

2.是一种心理功能的紊乱、由此而来产生生理尤其是循环生理发生了功能上的紊乱甚或发生了障碍。

3.原有器质性心脏病(但心功能代偿良好)合并心脏焦虑症。因此,心脏焦虑症也包括功能处于代偿期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主诉症状表现:

主要由心理紧张和恐惧、焦虑所引起;当心态经过疏导恢复正常时,症状也随之消失。当恐惧加重时症状也随之增多和加重。

心脏焦虑症发病机理和治疗

不能将心脏焦虑症看作为思想认识问题。心脏焦虑症是心理症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理同样是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后所引起。

例如,最初可以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刺激,心情不畅、心态失常,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发生了循环生理功能的异常,感觉到心悸乏力、胸闷,进而怀疑到心脏有了病变。如果因此去医院诊治而医生对此未能作很好的解释,就会导致进一步的恶性循环,疑病心理骤生,焦虑、恐惧一起袭来,心理症就此发生。再如个性生性敏感、懦弱、多虑,无病常疑有病,一旦旁听途说心脏病的可怕,而对其又一知半解,如果医者解释不当,这时心脏焦虑症就会很快侵袭上来。所以不能将心脏焦虑症看成是个简单的思想认识问题,而应看到它的发病规律和发病的机理及其发病的复杂过程。

心脏焦虑症发生后与一般的心理症的区别是,患者确实有循环系统生理功能紊乱存在。这一循环系统的症状主要是生理功能性的,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对此,医生必须作心身同步治疗,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植物神经生理功能器质性
观察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64》
五种途径辨别阳痿
抑郁症与器质性疾病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植物精油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无器质性原因的精神神经症状久治不愈时,应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
壳寡糖的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应用趋势
碳酸酐酶的生理功能、多样性及其在CO2捕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