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特征

2015-11-20 08:27武汉市第三医院心肺功能科湖北武汉43006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标准差变异性器官

富 春 李 青 (武汉市第三医院心肺功能科,湖北 武汉 430060)

近年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HP)患者不仅存在血压水平高的问题,同时其血压变异性(BPV)大〔1〕,血压变异程度独立并显著的与HP患者靶器官的损害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关〔2〕。BPV是体内神经内分泌动态调节综合平衡的结果,是人类血压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之一,包括中枢因素、体液作用、反射机制、交感神经作用、呼吸作用和血液黏滞度等都是可能影响BPV的因素〔3〕。目前,老年HP的治疗已经从单纯的血压控制转变为对血压节律的控制,对血压的管理已经成为多种疾病治疗新的着眼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在本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20例,均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96例,女124例,年龄65~88〔平均(78.2±11.3)〕岁。测量血压及动态血压,其中持续性老年高血压(SH)患者80例,为SH组;血压正常老年人158例,为正常组。纳入标准:(1)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HP的诊断标准,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2)患者既往有HP病史,且持续口服正规抗压药物;(3)病历资料完整,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或严重高血脂的患者;(2)严重肝、肾、肺功能障碍患者;(3)有严重睡眠障碍及昼夜睡眠颠倒的患者。SH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66~84〔平均(76.8±12.8)〕岁,病程2~12年,平均(6.3±2.8)年。正常组:男94例,女64例,年龄65~85〔平均(77.1±12.6)〕岁,病程3年~11年,平均(6.3±2.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非同日测量血压三次,测试者取坐位,放松肢体,安静休息5 min,由专业训练的测量人员测量其右上臂血压3次,每次测量间隔1 min,取平均值即为血压值。

动态血压测量,采用日本无创性携带式A&D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时间从上午6:00~7:30至次日上午6:00~7:30,测量SBP、DBP,并同时记录心率(HR)的变化。设置06:00~22:00测量频率为15 min/次,22:00~次日6:00测量频率为30 min/次。自动检测24 h,患者在监测期间保持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同时设定数据剔除的标准:SBP<70 mmHg或 >260 mmHg,DBP <40 mmHg或 >150 mmHg,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有效数据>90%。

1.3 观察指标 观察24 h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24h-DBP)、24 h脉压(24 h PP)、24 h SBP 标准差(24 h-SBPSD)、24 h DBP 标准差(24 h-DBPSD)、24 h SBP 变异性(24 h-SBPV)和24 h DBP变异性(24 h-DBPV)等指标分析SH患者的BPV特征。血压变异率=血压标准差/平均血压值×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SH组患者24 h-SBP、24 h-DBP、24 h-P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两组昼间和夜间SBP、DBP、PP相比,SH组也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BPV比较 两组各项BPV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比较(x ± s,mmHg)

表2 两组患者BPV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BPV比较(s)

2 2

3 讨论

BPV表示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24 h动态血压值的标准差及血压变异率可以反映BPV〔4〕。BPV主要反映的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血管调节的动态平衡,以及反射自主神经功能的完整性〔5〕。研究表明,BPV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是一项不同于血压可以独立反映心血管活动的指标〔4~7〕,也是预测脑卒中和冠心病风险的一项强有力因素〔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老年SH患者的血压水平持续(24 h平均SBP、DBP以及昼间和夜间平均SBP、DBP)维持在较高的状态。持续性血压升高使血管壁张力增加,动脉壁的弹性蛋白减少,弹性纤维发生断裂或者钙化,胶原蛋白聚集,大动脉直径扩大〔9〕,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外周血流阻力增加,衰弱了动脉的缓冲功能,从而使其对靶器官的保护功能下降,进而导致患者靶器官受损更为严重。老年SH患者BPV增高使血压大幅波动,组织灌注时高时低,并且可能造成血管内压力对管壁的创伤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10〕。血压不稳时体液调节系统也被激活,特别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最为常见,引起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心肌细胞的凋亡加速,心输出量增加,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本次研究结果说明老年SH存在较严重的BPV,表明SH患者不仅需要重视血压水平的控制,同时还要控制BPV,有效遏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SH患者具有明显的BPV,临床上应该注意对这类患者保持血压,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尽量选择长效、药物谷/峰比值>60%的降压药物,减少血压的波动,从而降低BPV,进一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1 Cacciolati C,Tzourio C,Hanon O.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elderly persons with white-coat and masked hypertension compared to those with normotension and sustained hypertension〔J〕.Am J Hypertens,2013;26(3):367-72.

2 王银玲,谢志泉,邓 玉,等.中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2):1030-3.

3 王 云,秦明照,刘 谦,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7):551-4.

4 徐 燕,高旭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698-700.

5 杨瑜莹,范 亮,汤 洪,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567-9.

6 Mahfoud F,Ukena C,Schmieder RE,et al.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fter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2013;128(2):132-40.

7 王 云,刘 琦,秦明照,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肾功能分期与血压变异性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3):225-8.

8 杨中良,杨秀云,王乃玲,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37-9.

9 杨中良,张彩萍,王乃玲,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栓前状态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691-3.

10 Rossignol P,Cridlig J,Lehert P,et al.Visit-to-visi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emodialysis insights from FOSIDIAL〔J〕.Hypertension,2012;60(2):339-46.

猜你喜欢
标准差变异性器官
类器官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订正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更 正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