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布局2015

2015-11-21 15:32孙莹吕冬周润健李来房
中国名牌 2015年5期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发展

孙莹 吕冬 周润健 李来房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一趋势性的变化要求并引导全社会把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与之相适应,在近期密集出台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GDP”“ 一带一路”“污染治理”等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

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有26个省份下调了GDP目标,有20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或高层会议中明确各自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发展重点。十多个省份在污染治理方面有详尽部署。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期。

生态GDP

在下调2015年GDP目标的省份中,山西、甘肃和辽宁三省幅度最高,在3%左右;黑龙江、青海、贵州、云南下调了2.5%;宁夏下调了2%;河北、广东下调幅度为1%;上海首次未设定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

有的地方则尝试对现有的考核指标进行优化。2015年1月下旬,深圳市盐田区发布了“城市GEP”,即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衡量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盐田区表示,今后将建立GDP和GEP的双核算机制。

实际上,自2013年以来,部分地方已经开始陆续调低GDP预期,这也是地方政府适应新常态的出路。

根据2014年各地晒出的经济增长“成绩单”,除西藏持平(12%)外,27个省区市GDP实际增速均未达到预期目标。比如河北省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2014年经济增长6.5%左右,并没有完成8%的预定目标。

不止河北,能源资源型省份如黑龙江和山西等,2014年经济运行状况与预期也差距较大。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缓慢,国内部分地区有“经济塌陷”的风险。

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把握好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度”,考量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记者采访了解到,即使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提GDP指标的上海,在2015年的发展计划报告中,仍保留了经济增长目标(7%左右)。

“不能盲目崇拜GDP,但也不能简单抛弃,品质好的GDP才是国家发展的最优选择,希望未来各地能将GDP质量纳入政府考核标准。”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组长牛文元表示。

对污染“零容忍”

在淡化GDP考核之后,民生无疑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着力点。

很多民生指标,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比如环境、大气、食品安全和水源品质等。因此,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5年的地方两会,整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阐述的内容之一,并且分别作了工作重点的详尽部署。

如上海市强调深化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而浙江省则显示出了更大的决心,在省长李强公布的2015年政府要做的十件民生实事中,治理雾霾被列在首位。此外,从2015年起,PM2.5数值将与浙江当地的领导干部考评挂钩。

江西省在治污方面的做法也颇为引人关注,该省主要是在空气、水、土壤上做文章。比如在“空气”上下工夫,在所有设区市开展PM2.5监测,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工业废气和扬尘污染治理。在“水”上做文章,加大“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水生态保护力度,严格监管重点污染源。在“土”上严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综合治理,抓好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矿山治理修复。

机制上也有所创新。出台生态红线内的管制措施。完善市县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权重,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等。

中部地区(如湖南省)也明确大力推进雾霾治理,并且实行重大环境问题责任追究。

此外,北部的京津冀等不约而同地在地方两会上公布了治霾成绩单。并分别表态要继续使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治污,包括实行机动车限行、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改造关停燃煤锅炉、收取或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倒逼企业节能减排等。

河北更是提出,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要扩大光伏产业规模化应用,支持节能环保产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动力电池产业化。具体举措方面, 2015年一是要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二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对接“一带一路”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地方政府对区域发展尤为重视,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为其重点关注领域。

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旨在从海陆空全方位贯通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改写当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并通过提供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串联起亚太、欧洲等经济圈,其整合辐射作用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该战略自提出一年多来,沿线省份都已提前布局,2015年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截至目前,有20个省区市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或高层会议中明确各自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发展重点。纷纷围绕上述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纳入地方施政目标。

云南省代省长陈豪在云南省两会上表示,立足于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发挥桥头堡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作用,争取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工作委员会支持,加快云南连接周边国家的综合交通、电力、信息和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的对接与沟通。

新疆也不甘落后,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理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日前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5年新疆将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接“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亚和欧洲的物流通道、信息通道建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不沿边、不靠海的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依托“承东启西”经济带中心区的地缘优势,陕西提出了将乘势而上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目标。

搞好陕韩产业合作园区、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中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项目落户,全面实施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区域协作规划。

中西部省区市力推“一带一路”,以求抢占先机。而东部省份在稳固经济发展龙头地位的同时,也积极响应这一战略,力求分得其中的“一杯羹”。

浙江省省长李强表示,浙江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积极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义乌国际陆港的整合与建设,加强江海联运、海陆联运体系建设等。

专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沿线省份“发力”推动,还需要东中西部地区发挥优势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效益最大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1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连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一起并列为国家区域经济三大战略。

在日前召开的京津冀三地的地方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均被写入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京津冀三地力图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交通互联互通和区域产业转移承接上寻求突破,推动协同发展。

治污的紧迫与艰难推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前走,交通的互联互通则是三地主动拥抱一体化的首选实务。三地因行政分割管理形成的“断头路”,成为互联互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014年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的涞水至北京段建成通车,天津也已初步形成了由京津城际、津秦高铁和一批高速公路构成的交通网络。

道路通,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就有了基础设施保障。北京市2014年已让近4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关停,还拆除了36个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场。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大红门地区批发市场、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低端批发市场将相继从北京撤出,拟转移至河北和天津。

不过,津冀承接的并不局限于低端产业。2015年河北计划与京津共建一批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并建设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清华大学固安中试孵化基地、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天津则希望凭借基础设施业相对完善的滨海新区吸引北京部分央企落户,建立地区总部。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滨海新区是“历史性机遇”,滨海新区是该区域内唯一较为成熟的、具备承接能力的平台。他透露,滨海新区过去一年企业注册数量已经相当于过往六年总和。

2014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宗国英说,虽然自贸区尚未揭牌,但企业人才集聚效果已经初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将成为天津自贸区的功能之一。

相关链接:

姚景源:不能再把GDP增速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了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2015年1月28日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主要矛盾不是速度问题,而是增长质量和效益问题,不能再把GDP增速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了。

姚景源说,最近地方政府在设定经济发展目标时淡化了GDP考核,这突出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导向。2015年中国经济将会维持平稳态势,保持7%左右的增长没有问题。

从三驾马车进行分析,2015年,出口的外部环境肯定会好于2014年;投资方面,2014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批复了一批铁路、机场、深水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定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消费领域来看,消费仍是最大潜力,也正处在不断变革的创新阶段。总体来说,2015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基本稳定、稳中有进。

猜你喜欢
京津冀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