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之女瞿独伊的传奇人生

2015-11-22 08:03王梦悦
文史春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杨之华瞿秋白莫斯科

●王梦悦

瞿秋白之女瞿独伊的传奇人生

●王梦悦

瞿独伊回忆说:“在我模糊的记忆中,父亲瞿秋白戴着眼镜,面容清瘦,他话不多,很温和。母亲杨之华不让我简单地叫父亲‘爸爸’,而是让我叫 ‘好爸爸’,我就是一直这样称呼的。”

中共六大召开时,随母秘密来到莫斯科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0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区的一座乡间别墅中召开。当年参加六大的正式代表有瞿秋白、任弼时、周恩来、罗亦农、杨尚昆、陆定一、苏兆征等第一代中共领导人。作为中共六大代表的杨之华带着女儿瞿独伊秘密来到莫斯科。

那时,瞿独伊已7岁,开始记事了。她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爸爸瞿秋白和周恩来等是提前到莫斯科筹备会议的。之后,我妈妈带着我和一些代表阿姨、叔叔,从满洲里边防出境。那时,国民党军警封锁很严,在妈妈的引导下我管几位叔叔叫 ‘爸爸’。就这样,我掩护着那些 ‘假爸爸’出了境。当时,我和妈妈等是从上海外滩登上客轮,到大连后改乘火车,穿越满洲里和西伯利亚,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莫斯科。”瞿独伊回忆说:“六大在中共历史上是很特殊的,会址不在国内而在国外。我还记得这次会议是在莫斯科郊区一座别墅里举行的,每逢休会时,我常常给那些代表唱歌、跳舞,当时很天真活泼的。”

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生活13年

1930年7月,瞿秋白和杨之华奉命回国工作。为了避免国内白色恐怖的残害,同时也考虑到带着孩子从事地下工作也很不方便,他们只好忍痛将瞿独伊继续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并委托国际友人鲍罗廷夫妇代为照顾。他们只告诉瞿独伊要暂时离莫斯科。

瞿独伊至今还保存着一张80多年前的明信片。那是从德国柏林寄出的。明信片上面印有一束美丽的 “勿忘我”花,用中文写着独伊的名字,背面用俄文写着 “送给独伊”,落款是:“妈妈,1930年8月1日,克里米亚”。此时,独伊才明白父母已远离莫斯科。但她并没想到父母是回国参加革命斗争,更没想到接到这张 “勿忘我”明信片之际是她和爸爸永远的离别。

1935年秋的一天,瞿独伊和儿童院的同学到乌克兰的德聂伯彼特罗夫斯克旅游,她偶然从 《共青团真理报》上看到了瞿秋白英勇牺牲的消息。独伊顿时头晕目眩,失声大哭,当即昏倒在地。老师和同学急忙抢救,独伊才慢慢从深沉的哀痛中苏醒过来。之后她才知道爸妈早于5年前就回国参加革命斗争了。不久,杨之华忍着丧夫之痛,从国内来到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国际红色救济会常委,留在莫斯科工作。瞿独伊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生活了13年。

新疆蒙难入狱4年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瞿独伊结束了13年旅居异国的生活,随母亲离开莫斯科经新疆回国。然而到达新疆时,军阀盛世才背信弃义,将我党应邀派往新疆帮助工作的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人,以及由苏联回国途经新疆的马明方、杨之华等130多人逮捕并关进监狱。

年轻的瞿独伊在狱中经受了严峻考验。她回忆说:“在新疆坐牢的日子里是很苦的,住在一个阴暗潮湿的破庙里,馒头是掺了沙子的,吃的菜没有油,每天两餐清水白菜汤。”敌人以为她年轻可欺,企图通过单独提审进行拉拢。他们劝诱说:“你还年轻,只要与我们合作,马上就单独放你出去。”令敌人想不到的是,她的回答义正辞严:“我决不单独出狱,也决不为你们工作。你们要把我们全体同志无罪释放,送回延安去!”

4年后,经组织营救和国民党好友张治中先生派专人专车护送,100多位难友分乘10辆大卡车,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安全到达了延安。

回到延安不久,中共中央为新疆蒙难同志的归来召开了盛大的欢迎会。毛泽东还特邀杨之华、瞿独伊等人到家中做客。不久后,毛主席还单独请杨之华母女到家中吃饭。毛主席郑重地对她们母女说:“瞿秋白同志的问题解决了,中央已作了一个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瞿独伊说,1946年是她一生中少有的幸福岁月,走出了牢狱回到了延安;爸爸的名誉得到了恢复;妈妈担任了党中央妇女委员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妇委书记;她也由张子意(新疆狱中领导人之一)、严振刚两位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瞿独伊和她的丈夫李何一起被分配到新华通讯社工作。

母亲在 “文革”中被囚禁了6年

新中国成立后,瞿独伊的妈妈杨之华先后担任了全国妇联国际部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后来她还当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文革”一开始,党中央过去对瞿秋白的结论被推翻,杨之华被污蔑为 “新疆叛徒集团成员”,还被注销户口,押送秦城监狱,瞿独伊也随之被隔离审查。杨之华在监狱里被整整囚禁了6年,家人不知其死活。瞿独伊曾等多次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反映情况,后来由于周总理亲自干预,家人才被允许探望,但瞿独伊被列为 “同案犯”,仍禁止与母亲见面。

就这样,瞿独伊再一次上书周总理,终于在1973年秋的一天获准首次探视。瞿独伊说,当我看到离别多年的妈妈,瘦骨如柴地病瘫在床上,心如刀割。不久杨之华便含冤撒手人间,临终前她念念不忘对专案组说:“我的问题,相信党中央、毛主席会正确解决的!”这是她最后的遗言。

粉碎 “四人帮”后,杨之华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党中央对她的人生和历史功绩作出了高度评价,杨之华被列入我国杰出的女革命家名册。

猜你喜欢
杨之华瞿秋白莫斯科
再读瞿秋白《多馀的话》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催化裂化再生器壳体关键制造技术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车“游”
秋之白华,那年那月曾携手
瞿秋白三次被捕
瞿秋白:你不爱她,就让我爱吧
第三只眼看莫斯科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