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党校系统构建研究

2015-11-22 01:23卢小清谢彤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党校党员培训

张 旭,卢小清,谢彤芳,陈 平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北京海淀100875)

高校网络党校系统构建研究

张旭,卢小清,谢彤芳,陈平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北京海淀10087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教育模式的快速普及,建立网上党校成为党员教育的新趋势、新方法。高校党员平均学历较高,是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较快接受先进教育手段的群体。本文针对高校网络党校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与构思,对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高校网络党校;系统构建;党校培训

一、现状

1.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现状

高校党员平均学历较高,是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人数众多,党校培训工作普遍存在人手紧张、资源紧缺的状况;党员规模逐年扩大,组织部倍感压力,传统的手工管理和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办公已经无法满足党校工作管理的需求,切实提高党务工作效率和党建宣传实效迫在眉睫,党校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目前,全国高校各级党校网站或系统已有三千余个,大部分是无交互的展示网站,其中只有二成具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资源,普遍存在功能较单一、学习培训资源较少、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仅部分网校分担了线下党员教育的功能。可以预见在党员人数不断增长、学习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高校,建立网络党校是必然的趋势。

2.高校网络党校特点

(1)受众结构复杂。网络党校的受众包括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以及党务工作者等群体。由于每位党员的发展经历、党龄、工作内容都不同,人员信息来自不同的数据库,网络党校需要针对人员差异进行个体化教学,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2)培训内容形式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网络党校的必要支撑,既包括党史、党的理论、党务知识等党的理论政策知识,也要包括能力素质培养课程,还应涵盖心理健康、实践锻炼等内容。课程通过文档、PPT、视频、音频、图片等灵活多样的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吸引广大师生坚持学习。

(3)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党校既是在线学习培训的平台,也是资源集中整合的平台。党员培训所需的课程资源、学习资源,都整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供所有党员师生查阅学习。

3.高校网络党校存在的问题

(1)学习资源缺乏系统性。首先,大部分网络党校中,学习及培训资源是零散的,缺乏计划性与系统性,学习资源的整体规划与分类整理都不是很清晰,其内容只是覆盖了党校教育中的部分主题。其次,绝大部分的网络党校都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学员很难在网络上进行系统、独立的学习。

(2)选课灵活性差,缺乏个性化。由于高校党员的工作职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对党务知识的了解各有侧重,学习与思考的切入点各有不同,但现有的网络党校系统基本都采取统一的课程模式,所有党员学习同样的内容,难以满足党员的个性化需求。

(3)缺乏交流。学员进行线下的学习培训时,师生之间、学员之间可以很好地进行面对面交流,可以答疑解惑、讨论问题,但是进行网络学习时,人机交互的模式远远无法满足党员学习的交流需求,很多疑问、感想无法及时沟通,从而造成交互方面的缺憾。

(4)效果难以评价考核。网络党校大多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学员登录后学习相应课程,在线下培训党员时,可通过提交学习体会、思想汇报等方式来考察学习效果,但网络党校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也是网络党校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系统构建

为了构建一个结构科学、符合用户需求的党校系统,我们首先对学习文献和现实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网络党校的现实建设与研究情况。而后,通过对校内党员、基层党组织、党委组织部等人员机构的调研,了解师生们的学习需求,进而构建起适合本校党员培训的基本体系框架。最后通过技术开发与内容填充,逐渐将网络党校平台搭建起来,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党校系统功能框架

1.系统功能

(1)身份信息管理。网络党校的用户有很多种类,如授课教师、培训学员和党组织机构等。培训学员又有不同的对象,包括:中层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申请入党人员、正式党员等。为了能够更及时准确地更新学员身份信息,需与学校公共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实现身份信息及时准确地更新。

(2)分级授权制度。网络党校系统采用分级授权制度,将系统操作的最高权限,即超级管理员集中在校党委组织部,而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网络党校的部分系统操作功能分配给各基层党组织,设置普通管理员,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信息及学习情况由普通管理员负责,汇总到超级管理员处,便于组织部掌握全校的党员学习情况。

(3)课程管理。针对不同的受众,课程也应当划分类别与层次。除了所有党员都必须了解的公共课程之外,还应根据党员的不同职务性质、不同专业背景,设置个性化的、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同时,分类清晰的索引系统、可保存进度的学习功能、可考勤次数与时长的管理系统都是课程管理系统中所必需的。

网络党校的课程与资源内容,必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电子文档、课件、音频、视频、媒体链接等格式发布,各位师生也可以在“我的课堂”里发布与分享学习内容。课程资源的不断更新,对数据空间的要求较高,稳定的、大容量的存储条件,是课程管理的硬件基础。同时,需有专人审核网络学习资源,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党员培养的要求。

(4)在线互动。线上学习无法像线下学习一样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但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疑问与感想,也会有沟通交流的需求。因而,网络党校的在线互动功能不可或缺。在互动版块,可以设置留言板、博客等不同类型的交流载体,并保存所有互动记录,让所有参与学习的人员,都能参与到在线互动当中去,同时也能个性化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互动环节需要身份验证以及对发表内容的考核。

(5)考核评价。随着线上学习在党员培训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参与线上学习的成果也应纳入到对党员学习效果的考核之中。可以通过签到功能、共享功能、在线答题、成绩公开等方式,督促党员主动学习、认真学习,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按要求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通过课后测试的学员,可以获得系统颁发的结业证书。

(6)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网络学习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党员可通过统计分析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成绩排名,管理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学习人数、院系分布、考试通过率等,充分了解网络党校的学习进展,并可通过各种图表进行展示,与线下党员培训工作衔接。

现实应用时,师生党员可以使用学号(工号)登录网络党校,进入“我的课堂”后,看到自己所属的党员群体及应学课程,除了必学课程之外,还可以看到根据不同专业及职务划分的个性化学习内容,党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进度,并将考察作业完成后提交,在一定时间内,党校教师会在后台查收学员们提交的作业并批改打分。

2.技术实现

网上党校系统在管理党员信息的基础上,提供视频、音频和文字各类教学材料,并通过BBS等社交工具实现在线互动,具有用户多、登录频繁、数据传输量大等特点。由此可见,网络党校系统需要支持高并发,实现高性能、高可靠,并且系统能提供易于部署和良好的客户端支持等功能。基于以上要求,系统采用了B/S架构,采用负载均衡的硬件方案并配合调优,使用了J2EE技术框架、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以及动态网页生成技术。

(1)系统数据设计

网络党校系统作为高校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需融入全校的数字校园体系中。可与学校的统一数据中心对接,获取党员与党组织机构信息;也可通过电子身份统一认证,与校内其他应用系统无缝衔接,更加便利师生党员的学习。

同时,系统也可提供单独的信息管理功能、数据导入导出功能以及身份认证功能,在没有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认证中心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2)系统开发采用的技术

1)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并基于跨平台成熟技术(包括Java、XML等),以及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集成了多种对象系统,为不同机器上异构分布的应用提供了互操作的可能;同时,组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插拔性,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降低了软件开发和再开发的成本,为系统提供了可伸缩性,使系统能够便捷地组合、拆分系统功能模块。

2)动态网页生成技术。网页生成采用XMLC模板技术,用户界面的排版和显示部分由预先制作的模板承担,并支持标准化的HTML语言,模板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提取其权限范围内的内容和数据,配合模板合成个性化网页。

3)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结构。系统开发及运行结采用三层架构,即Web层、应用层和数据库服务层。Web层负责对应用的展示,应用层封装业务逻辑,数据库服务层提供联机事务处理。在三层架构基础上,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及服务容器的体系架构,支持各层之间的松耦合,从而做到服务到业务流程可配置和可重构。

为保证系统在生产期间能够无中断地运行,向师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和互动,系统采用负载均衡方案。本系统包含1台负载均衡交换机、3台应用服务器、2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1台高性能存储。所有服务器均安装64位Linux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采用Tomcat中间件并进行优化,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10g,并实现RAC。

3.保障机制

(1)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党员发展。

建立网络党校,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是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客观要求,应站在讲政治、讲纪律、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网络党校的重大意义,将网络党校的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好。

(2)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整体考虑课程的准备、实施、评价工作。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网站架构,不仅可以提高师生党员的学习效率,也能极大提高组织部与技术人员的管理成效。因而在网络党校建设前期,务必认真进行文献梳理与需求调研,集思广益、多方求证,安排好人员分工,确保网络党校的结构合理、功能科学。

(3)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包括使用培训、内容审核、系统运维、信息安全等相关工作。

图2 党校系统部署拓扑结构

向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让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快速上手。在确保信息公开和言论自由的情况下,网络党校的建设必须严抓管理,制定严格的纪律条例,严肃对待发表虚假信息、散布谣言、发布不良言论的学员。信息平台上,党校教职工要自觉遵守纪律、自我约束、加强自身素质,保证网络党校信息的安全文明。

三、结束语

建立高校网络党校,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党员培养教育的需要,也是践行我党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党员培养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使得高校学习、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党员培养方式势必做出转变。如何既能提高党员培养的效率,又保持党员培养的质量,是建设网络党校时应当始终思考的问题。

高校网络党校的建立过程,也是在线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是一个政治性与技术性并重的任务,设计科学合理的网络党校,能够为师生党员的学习提供便利,也更能够发挥高校党员的聪明才智,提高高校党员的学习积极性。

[1]余加元.打造网络党校新阵地,拓展学习交流新平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2(1):77-78.

[2]魏寿星.完全学分制下高校网络党校管理浅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7):166-167.

[3]张慰卫,吴立彬.高校网络党校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89-91.

[4]李觅.大学生网络党建平台构建及其功能完善[J].社科纵横,2013(12):308-309.

[5]潘尚瑶.基于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J].高教探索,2013(12):133-134.

(编辑:杨馥红)

TP315

A

1673-8454(2015)07-0081-03

猜你喜欢
党校党员培训
我是党员向我看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