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

2015-11-23 02:22王学涛张宇
中国名牌 2015年6期
关键词:豆包年味插花

王学涛 张宇

羊年春节注定将比往年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腾讯用抢红包使得上亿人乐于其中;反腐的春晚节目也让老百姓对今年春晚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更多家庭减少了购买爆竹的数量甚至不再放爆竹,当然,还有很多在朋友圈上晒各种年味大餐的。过年,让许多成长后的人们开始追寻记忆中的年味。春节期间,《中国名牌》杂志携手上好佳食品在新浪微博推出了“2015‘年味随手拍”活动,许多网友的参与,将春节期间制作和品尝年味美食的过程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

美食托起家乡年味儿

在中国北部省份山西的西北和东南地区,老百姓过年有做“黄儿”的风俗。在方言里,“黄儿”谐音“和”,因此过年吃“黄儿”有美好寓意。春节前夕做好后保存起来,一直吃到来年开春。由于程序复杂,往往一家摊“黄儿”,多家帮忙,非常热闹。

在山西静乐县神峪沟乡张贵村,52岁的郭清莲正忙得不亦乐乎。她盘腿坐在灶火边上,挽起袖子,一会儿将和好的面糊倒在鏊子上,一会儿用铲子把肉馅摊在饼上,一会儿对折后拿出,娴熟的技巧令人赏心悦目。

郭清莲告诉记者,摊“黄儿”处处体现了农家人的智慧。糜子做面,鏊子为锅,摊“黄儿”前,需要将农家的大锅拿下来,用泥支起摊“黄儿”的架子,摊的时候,四个鏊子三个盖,熟一个摘一个,铲一个烧一个再盖一个,既减少了揭盖次数,又不容易忘记“黄儿”烙制的时间。

24岁的赵丽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春节放假后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做起了“黄儿”。她说,“黄儿”有好几种吃法。既可以做过年的美食,也可以把“黄儿”挂在外面风干当零食吃,还可以把做好的“黄儿”冻在罐子里,到春天解冻了甜甜、凉凉的,当饮料喝。

“虽然外面有卖的,但总也没有家里做得好吃。过年一家人吃‘黄儿,寓意和和气气。”赵丽说。

在晋东南的中国传统村落窦庄村,74岁的贾树渠是全村有名的做糕好手,尤其擅长做插花糕。记者在现场看到,插花糕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仅刀具就需要七八种,各式各样的花鸟鱼虫不仅靠手捏,还要用刀具雕刻,面食部分做好后,还需要在顶部插花。

“这个是农村的文化和艺术,主要是奉神的,插花糕也寓意节节高。”贾树渠告诉记者,要完成整个做糕、插花的全过程需要四五天的时间,只在过年的时候做,他现在收了徒弟,希望把这种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事实上,除了馒头外,人们还会特意制作一些面食以示吉庆。枣糕、年糕自然是少不了,除此之外,人们还把发好的面捏成花鸟鱼虫各种形状,期盼新的一年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太原市民韩青过年回到了河北老家,妈妈早已把过年的美食准备好。与自己记忆中的场景一样,驮着元宝的“刺猬”馍馍跳到了门框上,“金鱼”馍馍守候在水缸旁,而“小蛇”馍馍则钻进了米缸里,各自守卫一方厨房重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年味的记忆

在全国各地,每个地方过年吃的美食各有不同,特别是城市里的快节奏生活已经让许多传统习俗逐渐减少,一些特色美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许多人的年味记忆,所以许多人感觉年味越来越淡,其实在记者看来是生活越来越好了。

例如对于70后、80后来说,许多小时候爷爷奶奶在过年时候才会做的美食,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已经成为遥远的年味的回忆。

“小时候一到过年,家里就会包很多粘豆包,放在外面冻上,吃的时候上锅蒸。那时候家家用的都是灶台,一锅能整20多个,当掀开锅盖的时候,整个屋子都充满了粘豆包的香味。”来自辽宁,在北京工作的李春艳回忆道。

粘豆包是东北地区一种源于满族的豆沙包类食物。满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砍柴等,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一切工艺源自于天然,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在北京,一种叫做排叉儿的小吃也是过年的小吃之一。家住北京朝阳区松榆里的康爱娟老人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炸一大锅排叉儿,然后分给街坊四邻品尝。“现在生活好了,平时吃什么东西都不愁,所以平时也就不怎么做排叉儿,只有过年的时候多做一些,当零食吃。”

南方过年,汤圆是必须要吃的。微博网友“勇敢的心”表示,“对于我来说,没吃汤圆就等于没有过年。”汤圆预示着和谐美好、团团圆圆。

还有许多地方过年,一家人在一起是必须要吃火锅的。在《我是歌手第三季》的一期节目中,众多歌手和主持人在表演结束后坐在一起吃火锅,也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老品牌带来不同年味

近年来,随着一些老品牌的回归,又给一些地区带来了不同的年味感觉。山海关牌汽水是天津早些年的传统汽水品牌,但是后来因为诸多原因,该品牌逐渐退出了市场。2014年夏天,山海关汽水的回归让许多老天津人欣喜不已,在福建工作的微博网友“玲玲”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天津,“没想到今年回家过年竟然喝到了山海关汽水,已经好多年没有喝过了,没错,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她说。

而与网友“玲玲”有着相同感觉的是在西安某房地产公司担任销售经理的贺女士,两年没有回到辽宁老家过年的她今年早早的回到老家过年。“没想到在老家还能喝到宏宝莱汽水,好多年没喝了,味道没变,和上学时候喝的味道一样。”她说。

辽宁宏宝莱汽水和天津山海关、北京北冰洋等品牌一样,都是当地的老字号汽水品牌,与后两者不同的是,宏宝莱并未有退出市场的经历,同时,其产品还拓展到纯净水、雪糕、冰淇淋等领域,在当地一直有着不俗的表现。

还有一些品牌则已经成为过年送礼的必备礼品,例如承德露露、青岛啤酒、加多宝等。还有一些当地的特产,亦是回家过年或者过完年回到工作的城市,带给朋友们品尝的礼品,例如德州扒鸡、南京酱板鸭、沟帮子熏鸡等。

相关专家认为,这些老品牌在几十年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结合,并凭借其口碑打造出了具有符号烙印般的品牌印象,成为逢年过节送给亲朋好友的最佳选择。

猜你喜欢
豆包年味插花
插花吟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馒头里的年味
豆包上学之奇特事件簿
海坛年味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插花由易到难
插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