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天堂”香港缘何遭遇零售业下滑

2015-11-23 02:22邰背平
中国名牌 2015年6期
关键词:铜锣湾零售量零售业

邰背平

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2014年零售业总销售额为4933亿港元,较前年下滑0.2%。从2003年内地赴港“个人游”政策推出以来,香港的零售业年年报喜,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也逆市飘红。2014年,“购物天堂”香港为何遭遇零售业下滑?

细看数据不难发现,下滑最大的要数奢侈品。珠宝首饰、名表类产品销售额暴跌近14%,而与本地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超市货品销售则未现明显波动。对于数据的最新变化,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认为,内地反腐力度加大,对香港部分高端商品的销售构成影响。

对于香港商业而言,“内地买家”在这十余年来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香港一间从事文化旅游的旅行社创办人陈智远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个人游”刚开始实施时,香港在经济上很普遍的应对模式是开金铺和化妆品店。因为距离近、汇率低,香港吸引了大量内地游客来消费。

近两年来,这种增长模式呈现出疲态和局限性。加上2014年非法“占领中环”等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游客来港势头,不少富裕的内地人群转而选择日韩、欧美等地作为旅游和购物目的地。

在香港繁华商业区铜锣湾,一家礼品铺的店面主管陈先生对记者说,过去一年铜锣湾依然人潮不断,并没有感受到游客数量减少。但顾客的购买意愿,特别是对高价礼品的购买意愿比以前降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除了内地反腐影响外,香港商品相对于内地价差逐渐缩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由于昂贵的店面租金,香港销售的部分商品相对欧美也没有多少价格优势可言,自然逐渐失去对内地高购买力人群的吸引力。

当然,衡量整个零售业状况,不能仅看游客消费,香港本地市民的消费行为也存在波动,只不过这部分的波动幅度相对低一些,而且外来游客的消费额在香港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也确实非常可观。

在最近的这份零售额数据表中,就蕴藏着一个颇为戏剧化的小细节。据瑞银的一份报告,2014年9至11月的香港零售额能够取得阶段性增长,竟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苹果新款手机的发售。由于早于内地发售以及汇率因素造成的价差,大批内地消费者选择从香港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谁也不能保证这样靠单一类别商品争取来的优势可以长期持续下去。2014年销售数据中电器、摄影器材类产品销量遭遇超过8%的下滑就是一个提醒。香港作为成熟的商业社会,最终还是要靠积极拥抱变化,谋求竞争力的提升,才能持续创造更大繁荣。

相关链接

普华永道:中国将于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零售市场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近日表示,中国零售量有所放缓,但预期未来两年中国零售量年均增幅仍有8.7%,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对国际性连锁零售企业来说,中国仍然是无可抗拒的市场。

报告表示,中国市场移动支付对交易总额占比由2011年的1.5%急增至2013的8%,预计这方面占比到2016年会升至两成至三成。此外,报告指出,香港零售量经历过去5年年均增长9.3%之后,2014年出现低增长,预期2015年香港零售量增长2.0%,2016年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猜你喜欢
铜锣湾零售量零售业
“打小人”
零售量额降幅环比收窄
2016年3月-2017年3月空调市场零售规模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春节期间彩电销量下降2.1%
我国城市化对零售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2013年下半年家电市场整体或下滑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