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阶层情绪——那些除了好看并没什么用的帽子

2015-11-26 19:09
齐鲁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赛马会礼帽英国人

“帽”美如花的英国人

传统意义的帽子不是为了遮阳就是为了御寒,再不济,为了美观。英国人,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帽子是为了震惊世人的。

每年6月16日到20日,英国皇家赛马会总会迎来各界名流贵宾。1711年,英国安妮女王创立了这项赛事,将地点定在离温莎堡不远的伯克郡,300年来,除了2005年由于伯克郡体育场修缮而迁往约克郡,皇家爱斯科赛马会每年夏天都会在伯克郡举行。不过很多英国人包括英国王室却习惯地称“金杯日”为“女士日”。因为历年的赛马会都会吸引大批女性观众,她们从一开始就支持爱斯科赛马会,安妮女王就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比赛马更为闻名遐迩的是赛马会女士节上极具特色的帽饰时尚秀。应大赛方要求,这一天,男士和女士都要盛装出席。一般女士的着装要求比较严格,男士则必须穿黑色或者灰色的礼服,包括一件小马甲和一顶帽子,女士们则要戴着最有创意的帽子亮相。

所以,在今年的赛马节上,人们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帽子,例如用孔雀尾羽做成的帽子、形如玫瑰花的帽子。不过也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设计:漫上帽檐的苔藓、长在头顶的“玉兰树”、“龙须酥”、“面包圈”……美不是目的,奇才是最终归宿。

安妮女王的这项规定其实正顺应了广大英伦女士的心意,而她的这项爱好,在其之后的第13位继承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那里得到空前的发扬光大。

1977年,伊丽莎白二世身着粉红套装出现在登基二十五周年庆典上,钟形礼帽令人过目难忘——改良的贝雷帽身配上由25只布制花朵铃铛组成的帽坠,绿色花茎,黄色花丝,近看栩栩如生,远观优雅别致。这顶名垂青史的帽子现在被收藏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由巧手帽匠弗雷德里克·福克斯制作。

从1974年拿到英国皇家委任证、正式成为女王的御用帽师,到2002年退休,弗雷德里克·福克斯共为女王设计了350多顶帽子,他奠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据他所说,自女王登基60年以来,她已经戴过大约5000顶帽子,在她看来帽子如同王冠,只是比王冠更适合各种场合,以至于她乘专列出游时要安排一个专门的车厢装帽子。

不仅仅是女王一人,婆媳孙三代都是忠实的“帽”控。

福克斯曾设计一款丁香色飞碟帽,成为戴安娜王妃的最爱。而无缘见到正牌婆婆的凯特王妃,自嫁入皇室开始,就疯狂地迷恋上“帽子戏法”:那些礼帽、贝雷帽,还有无檐小便帽,甚至还有牛仔帽,也从未令人感到失望过。其佩戴过的最令人难忘的非茶杯款帽子莫属,那款搭配了卷曲羽毛以及丝绸带子的灰色礼帽令女人们妒忌红了双眼,而那顶樱桃粉色的Jane Taylor礼帽被一致认为是红毯上最美的头部饰品。

英国人的帽子礼节

真正把戴帽看作“头”等大事的,非英国人莫属。关于帽子的种种穿戴法则,英国人也是要求最为严苛。

英国人认为,帽子,不能不戴,也不能乱戴。

在英国爱德华时期,绅士们哪怕在乡间散步或者参加门球活动,必须穿戴上花呢套装、针织背心、鸭舌帽以及布洛克鞋。划船时则要求换上针织套衫和戴上Porkpie帽(肉饼帽,和英国传统的猪肉派相似,帽子上面凹下去,下面却是平的)。在什么场合下该戴什么样的帽子,帽檐直径是多少最合适,英国人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在伦敦的各大商场里,卖帽子的柜台也是英国人最爱光顾的地方,其式样之繁多,绝对不逊于女士的高跟鞋和皮包。据说,英国人爱戴帽子源于当地时阴时雨的天气,雨雾飘飘的时候打伞没有必要,一顶帽子最适合不过了。

也因为这样,英国的许多社交习俗都与帽子有关。譬如,男士去拜访朋友,进屋后一定要先摘下帽子。在街上遇见熟人的时候,女士只要对熟人点头微笑或打个招呼即可,但男士要行脱帽礼。有意思的是,这种脱帽行礼以示尊敬的习俗,也反映在俗语里。英语“hat in hand”(手持帽子)就有“十分恭敬”的意思。成语“take one' s hat offto(someone)”,字面意思是“对某人脱下自己的帽子”,引申意思则是“敬仰某人”。

英国人戴帽子的诸多讲究只有地道的英国人才能意会,不少外国政要和夫人们都在这个上面栽了跟头。当年老布什和夫人出访英国,布什夫人的衣着就被当地媒体一致非议,原因是“帽檐宽了一点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夫人也曾因为到英国造访时戴了“大帽子”遭到英国媒体冷嘲热讽。

英国人对于不同场合的帽子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应选择材质高档、做工考究、装饰性强的帽子。在室内可以戴无檐帽,出席户外宴会的时候会选择有帽檐的帽子,出席隆重的场合譬如婚礼,就要戴装饰点缀较多以及材质上乘的帽子。外出旅游的时候,可戴休闲随意的、色彩鲜艳的太阳帽、运动帽、草帽。工作场合可戴与服装颜色协调、造型简洁的贝雷帽或小檐礼帽。

英国人认为,长脸型不宜戴高帽子,而圆脸型戴顶端微凸的帽子就比较顺眼;个子矮的人戴稍凸的帽子会显高,而小个子千万别戴大帽子以免像个“蘑菇”!

显然,在外国人看来,英国人对帽子的讲究简直苛刻。

帽子魔术师们的抽象世界

除了女王御用制帽师,英国帽子界最著名的两位设计大师,一位是史蒂芬·琼斯,另一位是菲利普·崔西。

史蒂芬·琼斯被公认为从20世纪至今最重要的女帽设计师之一。1979年,这位还未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的年轻人,在考文特花园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专属帽子店Ste-phen Jones Millinery。店铺一开,就吸引了伦敦不少时髦人。

在这家店铺中,你能找到最全的史蒂芬·琼斯的作品。这里还有品牌副线“Miss Jones”和“Jones Boy”的产品出售,售价从200英镑到4500英镑不等。店铺提供咨询及定制服务,可根据客人的风格来设计帽饰。

同史蒂芬一样,崔西的顾客从皇室贵族到明星名流都有,凯特王妃、麦当娜以及不少时装屋如Chanel、Given-chy都是他的拥趸。

崔西最厉害的,除了未来主义风格的帽子廓形外,更体现在他对非传统材料的运用:纸、玻璃、亚克力、木材、铁片。

当别的设计师还在使用常见的纱网、羽毛时,崔西已经将一只巨大的“龙虾”架在帽子女王伊莎贝拉·布罗的头上。在崔西的成名路上,伊莎贝拉·布罗至关重要。如今,崔西的帽饰精品店依然开在贝尔格莱维亚区,店内出售他参与设计的每一季作品。此外,在伦敦精品百货Fenwick、时尚电商Net-a-Porter等亦可购得崔西的作品。

当然,无论设计师的风格怎样变化,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一些共性:英国礼帽依然象征着地位和阶层,但同时也增添了更多的情绪和情调,无论帽子多么夸张和诡谲,它们代表的是英国女士自由开放的态度。

不过在实用性方面,这些帽子依然没什么卵用。周刊

有种帽子,它不能用来遮阳,不能用来保暖,甚至盖不住头皮,但并不妨碍名流贵族向它抛来橄榄枝。这种名为“女士礼帽”的家伙已经风靡英伦上层几个世纪,英国人参加活动,包括婚礼、葬礼、生日聚会,甚至包括听歌剧、听演讲和看划船比赛,都要戴帽子。

帽子已经超越了装饰品、保温物,正在成为阶层的情绪和象征。

猜你喜欢
赛马会礼帽英国人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性格
野保糗事之赛马会
礼帽先生
礼帽先生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礼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