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党性修养

2015-11-28 23:16陈亦琳
中华魂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三严三实严三实规矩

文/陈亦琳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党性修养

文/陈亦琳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作风建设入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有力提振了全党精气神,营造了全党全社会的新风气。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重要论述,简洁凝练、内涵丰富、指向明确,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不仅现实意义重大而且历史影响深远。

从深化作风建设来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四风”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气象。但还应清醒看到,“四风”问题的病原体还没有根除,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党员干部对纠正“四风”问题自觉性尚未形成。可以说,改作风、转作风正处在一个节骨眼上,乘势而上、持续用力,就能巩固和扩大成果;稍有放松、稍有懈怠,就可能故态复萌、前功尽弃。只有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党和人民新要求新期盼不相符合的问题,我们党才能把作风建设良好态势保持和发展下去,才能战胜“四大风险”、经受住“四种考验”,才能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

从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来看,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现象,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比如,对党不忠诚、不讲政治、自行其是的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的问题,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我行我素的问题,团团伙伙、亲亲疏疏、搞小圈子的问题,公器私用、设租寻租、以权谋私的问题,等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分析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言行上失规失矩,管理上过宽过软;解决这些问题,也要从严上入手、从实处着力。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形成从严从实的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促进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从锻造过硬队伍、推进事业发展来看,也需要大力弘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严的精神、实的态度就是基本的内容;党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也主要体现在严和实的品格上。当前,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大力弘扬从严从实的思想和精神,造就“三严三实”的干部队伍,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才能凝聚起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才能为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三严三实”是每个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是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做人的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三严”是内在要求,讲的是主观世界的改造;“三实”是行为取向,讲的是客观世界的改造。使“三严三实”真正成为各级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首先,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深刻而形象地说明了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决定性作用。要从思想深处真正解决信仰信念问题,做到思想不失向、心态不失衡、行为不失范。二是要有坚定的立场。既要始终保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上来,又要始终保持对社会上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的鉴别力、免疫力、抵抗力和反击力,切实担负起爱党之责、兴党之责、护党之责。三是要同党中央步调一致。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令行禁止。只有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事情就坚决推动,对人民群众说过的话就坚决落实,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制止,才是对党对人民群众真正的忠诚。

其次,要强化严守规矩的价值取向。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把严明和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身为党员的领导干部必须懂得,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无条件的,与党外干部特别是普通群众相比,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二是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贯穿于工作生活之中。每个党员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地位,都要自觉地把个人置于党的组织之中和领导之下,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约束自己,习惯接受约束,还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属下干部,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三是要不断提升道德境界。道德境界,是指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而形成的道德状态。比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就是不同的道德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再次,要切实践行公正廉洁的行为准则。一是要正确处理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坚决防止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二是要树立责任意识和有为意识,事事、处处有为。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三是要敬畏权力、为民用权。做决策时,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工作、搞建设、谋发展;干工作时,要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看成效时,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确保权不压法、权不越法。四是既要自律,更要强化他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以他律促进自律。同时,组织上也要坚持严格执行监督、问责、追责制度,使领导干部有权不敢任性、不能任性、不想任性。

最后,要强化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一是要敢挑重担、敢负责任。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标准之一,就是要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二是要敢于直面矛盾。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矛盾和问题也错综复杂,需要各级领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和问题。直面矛盾需要勇气和魄力,需要敢于碰硬,敢于决策,敢于处置,敢于担责。三是要坚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践行求真务实,要求党员干部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依靠群众把各项为民的实事、好事办实办好办到位。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各项工作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基础之上。四是要创造实绩。实绩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实实在在的效果。效果是硬道理。要坚决杜绝搞形式主义,把实效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绩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立德之本、立言之本、立功之本,是对作风建设发出的新的动员令。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转变作风,切实从“严”上要求自己、向“实”处谋事着力,长期坚持、久久为功,为推进“四个全面”凝聚起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三严三实严三实规矩
“按规矩办”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女佣的规矩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我们转作风
“三严三实”,好干部的人生指南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做合格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