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中的女性形象和家庭地位分析

2015-11-28 18:36谢静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散步

【摘要】教科书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第一手材料,教科书中的文本内容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心智的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塑造,甚至会成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中的一部分,所以教科书中的文本主题思想、价值观念,甚至两性观念的都至关重要。《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当代文学作品,全文字句质朴,简单易懂,散发出浓浓的亲情,一家人幸福和睦的田野散步场景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文本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要不是沉默无声的,要不就是没有主见,这样的女性形象塑造,显然是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会直接导致学生对女性的“刻板认识”,不利于学生两性观念的发展。再有,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发现文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较严重,已形成作者的主观无意识的思想观念。如何在教学中做到真正的性别平等,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难题。

【关键词】莫怀戚;《散步》;女性形象;家庭地位;两性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性别角色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长期以来, 中国文化一直受封建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让人们习惯了男女性别的不平等, 并从个人的无意识转化到集体的无意识,从而也就反映到教材中来。莫怀戚老师的《散步》作为一篇优秀散文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全文篇幅较短、文字质朴,简单却富有浓浓情意。文本提示:一家人一起散步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件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这段话阐明了本文的主题思想,那便是“我”体贴母亲,劝高龄的母亲出门散步,在母亲走不过去的地方背着她走;母亲宠爱小孙子,本来想走大路,却配合小孙子的意愿走了小路;妻子听我的,宠爱儿子,在儿子走不过去的地方背着他走。全文表现了一家人和睦而温暖的家庭散步画面,浓浓的亲情环绕其间。

但是,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仔细琢磨了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发现,作者在平实的表达一家人的亲近互爱时,字句里无形的流露出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而且有刻板的家庭地位划分,一种男性的优越感跃然纸上。对整个散步的过程中发生的分歧,作者对女性的形象塑造存在一定的歧视和偏见,并且这种思想是作者不自觉当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思想是受中国传统长远的文化浸淫,已经变成了作者的甚至是读者的“集体无意识”。

一、妻子的形象

关于“我”的妻子,文章提到的并不多,文中第一次提到妻子是开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里作者把“我”放在了第一位,说明在作者的潜意识当中,“我”是一家之主,是第一重要的人,紧接着才是我的母亲和妻子,这里的排序也很有意思,母亲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说明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婆媳问题上,作者心中是有很清晰的定位的;当然,因为本文是在突出对亲情的表达,母亲写在前面也是应该的,但如果要更深层次的表达,那把母亲放在第一位不是更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了?在提议出门散步的时候,也压根儿没有提及妻子,没有过问过她的意见,她是不是想要去散步?是想去哪里散步?

第二次说到妻子是在散步的路上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这个分歧直接导致不能尊重到每一个人,作者该怎么办呢?“我”想: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是作者心里对产生分歧后的分析,一切取决于我,表明“我”在家里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和决策权,不管是年事已高的母亲,还是天真可爱的儿子,都是听我的。这里连用了两个“习惯”,“习惯”一般指逐渐养成的、固定的、自动化了的一种行为方式或心理倾向。由此可以看出母亲和孙子已经是长期的、稳定的,固有的听“我”的话,更加表现出作者一家之主的优越感和男权思想。说到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首先可以看到“在外面”,那在家里呢?这里没有明说,但猜测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总是”表示“总归是,老是,一直,一向”的意思,这里说明妻子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听丈夫的话,而是长期在外都听丈夫的,并由此形成了惯性。妻子不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且连基本的被征求意见都没有,是直接被丈夫漠视的。妻子是怎样想的呢?她想走哪条路呢?还是两条路都不想走?

妻子从散步一开始就只是一个陪衬,一个家庭成员,是一个始终支持丈夫决定的“贤惠的妻子”形象。并且,在整个散步和发生分歧的过程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到要征询一下妻子的意见,甚至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更没有人在意她的感受,只是任由丈夫做决定,唯一能做的就是听命于丈夫。并且,在其他家庭成员看来,妻子的沉默是自然而然的,是合乎常理的,并没有任何不妥。说明这种状态并不是短期存在的,而是长期的家庭氛围渲染而来的,是这种“男尊女卑,为夫是从”的思想观念长期浸淫而来,这样的文本思想会误导学生对女性的认知,形成不正确的两性观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母亲的形象

文本一开始说道:“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是第一位的,是家里的领导,母亲也是依附我,从属我的,并且在“我”眼中,这是理所应当的。文中说到:母亲本不愿出来。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从这样的字句可以看出,母亲因为年纪大、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而不想出门。试想一个身体不好、风烛残年的老人,本来对外面的世界应该是很向往的,很想在趁自己还能走走的时候陪家人一起散步的,很想再多看看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多感受与儿子孙子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可是,母亲却不愿意出门。可见,母亲的身体是真的很不好,很不情愿出门的,特别是后面的“熬”字,更能表现出母亲的身体状况之差。而“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不想出门,而我却硬要求出门去散步;虽然是想帮助母亲活动身体,亲近大自然,但是,这里却还是表现出了“我”不顾母亲的身体状况,自以为是的要母亲出门散步;母亲“信服”地点点头,就因为“我”说身体不好才要多走走这句话,就放弃了自己的意愿,依了“我”的意思。

之后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习惯”一词体现出母亲这样的“听话”也是长期形成的惯性。最后,“我”的决定最终因为老母亲疼爱孙子而改变了,按照母亲的意思一家人走上了小路。从表面上来看,母亲是决策者,但事实上母亲想走的是大路,她之所以选择小路是因为孙子觉得小路“有意思”。为了孙子,母亲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的意愿。而且,她之所以有最终决定走哪条路的权利,并不是因为她是女性,而是因为她是老人,是“我”照顾的对象。并且母亲选择小路是因为遇到走不过去的“我”可以背着她走,可见这里的母亲也是依附于儿子,并且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也是一个懦弱的妇女形象。

三、家庭地位

家庭地位一直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文化“男尊女卑”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历史自始至终都是以男人为主导,家中也一般是以男人为中心。文中的“我”,男性中心的思想更是明显。“一切取决于我”,一句话活生生体现了作者一家之主的霸权思想。而且,在他眼中,他不仅是家庭的决策者,而且潜意识里认为儿子也是家庭的决策者,之所以现在要听命于自己,是因为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儿子长大了就可以自己做主了。而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我的,妻子呢,在外面,她也是听我的,说明母亲和妻子都要听我的。应该承认,这种状况并非作者意图使然,而是长期以来“集体无意识”的强大威力作用于作者,从而推动其不自觉流淌于弊端的结果。表明作者的男权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文章一开篇便表明了家庭成员的家庭地位,地位最靠后的是可爱的儿子,可是,那是因为儿子还小,如果儿子年龄大一点,那便不会是排在最后了。那么,排在最后的便是我的母亲、妻子。就连最后发生了分歧,首先提到的也是老母亲和儿子,妻子的地位则远远落后,这里微妙地表现出作者的家庭地位的层次,这也是反映出中国大多数家庭成员的家庭地位。

近一二十年,有关西方女性主义的思想理论进入中国思想理论界。在本文中,我们不想对女性主义文论做系统严密的分析评判,但无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世界,让我们在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了千年的性别政治控制着一代又一代的可怕

结果。

四、教学启示

《散步》一文表现出的浓浓温情的确让人感动,但它其中表现出对女性的歧视和家庭地位的刻板划分不容我们忽视。这幅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和睦画面表现是完全符合男权社会的画面,这完全不是莫怀戚老师为了表达父权制社会观念而故意编制的画面。也就是说,对于母亲和妻子的女性形象塑造,并非作者为迎合男权思想而故意设计。然而,越是无意,就越是能表现出作者潜意识里的观念是多么根深蒂固。而这样的文本思想,会引导学生对女性刻板的认识,造成对女性不正确的认知,这必将影响学生以后的两性观念,是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在人类无法脱离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性别早已不是天然性属, 而是社会性属。对于两性之间差异的形成,西蒙·波伏娃有一句著名的论断:“一个人之为女人, 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一个女人之所以是女人,并不是她天生的,而是后天赋予她的,类似《散步》这样的文本,给读者和学生一种刻板的、约定俗成的女性形象,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和漠视。通过对之前研究的总结,发现对女性形象在教科书中的刻板塑造,还不在少数,要是长此以往下去,对女性的刻板认识将会一代又一代的影响我们民族的未来,男女平等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由此,教科书的编制应该:1.纳入性别平等意识,选文时应增加女性生活经验的主题语素材,公平地呈现女性活动与贡献。2.注意选材的合理性。现行语文教材中很多语文素材(或编者)潜意识中不自觉的对女性的贬低,应尽量避免。3.女性形象应该尽量多元化,不仅是局限在家庭妇女、教师、保姆等角色。除此以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对人生意义、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以外,还需要对性别角色进行正确诠释,这样才能平衡男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孙慧玲.失声的女性—《散步》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语文建设,2005(5).

[4]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高玉秋.从性别视角解读《落花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

[6]刘忠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J].教育教学研究,2007(37).

[7]张伟.性别公平教育探析[J].科教文汇,2013(4).

[8]乔晖.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偏见—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作者简介:谢静,女,1991年生,汉族,四川宜宾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主要从事语文学科教育研究。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散步
散步的收获
散步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爱散步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