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设置策略探微

2015-11-28 19:08季园园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主线材料

季园园

[摘 要]通过前置性学习,学生的认知基础会更牢靠,学习材料也累积得更丰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突出前置性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围绕着学习内容做“有的放矢”的准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 目标明确 主线 材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87

前置性学习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给学生的学习留出了增长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下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集中性的了解和提高,为课堂学习预备充足的材料和经验。这样的学习让课堂教学直达主题且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所以我们要注重前置性学习的设置,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

一、有明确的目标,在前置性学习中做多样化的介入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数学基础,在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够站在原先知识的“跳板”上来建构新知,那么学习无疑是高效的。所以在前置性学习中我们要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地知道将要探索什么内容,可以从哪些途径来介入学习,这样才能让课前的“先学”落实到位,为课堂上的“知识发酵”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百分数的认识”的学习,课前我通过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先初步了解什么是百分数,知道百分数的组成及意义,体会百分数的用法等,再学生带着“认识百分数”的目标走进生活去收集百分数。这一找还真有不少发现:有的学生从白酒的标签中发现了百分数,通过请教别人知道了百分数和分数相似,都是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从新闻资料中发现了百分数的“特别之处”:百分号前面的数不但可以是整数,还可以是分数;还有的学生从营养品的包装盒上发现了“‰”。与“%”相对比发现,百分号是用两个零来表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而千分号是用三个零来表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发现为学生认识百分数和理解百分数做好了铺垫。等到课堂交流时,学生以自己的课前学习收获为起点,互通有无,互相启发,推动了对百分数认识的步步深化,这样充分的课前学习让课堂教学有所依托,有多样的介入点和延续点。

二、有清晰的主线,在前置性学习中收集完足的资料

前置性学习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教师的参与性。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是不同的,预习是教师指明学习内容,让学生先去了解一下,去读一读、做一做;而前置性学习是由一个个问题驱动的学习,是以分层目标为指引的学习。为了完成这样的学习,学生需要尝试构建数学模型,收集整理必要的资料,这样会让课堂上的交流更深入、更充分。

例如“圆的认识”的学习,我设计了几个前置性学习菜单来推动学生的数学研究: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2.怎样画圆?3.圆有什么特点?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学生将许多生活中的圆搬出来,做各种形式的展示,在对不同圆的比较中,学生理解了圆周和圆面的概念,而在说明“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时,有的学生还自制了道具,将一个圆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绕着一根大头针(圆心位置)旋转一周,发现圆周上的点总是与两根平行线正好接触到。这样的材料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圆的中心到圆周上的一点的距离总是等于平行线距离的一半,这样利用“一组平行线间的距离到处相等”就可以推演出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结论。有了学生的充足准备,有了完善和充足的材料说明,学生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意义理解和模型建构也相对轻松自然许多。

三、有足够的空间,在前置性学习中做立体化的准备

前置性学习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时间与空间的相对广泛性。前置性学习可以让学生走进广阔的天地,去独立探寻、去发现和尝试,为课堂交流和学习做好立体化的准备。

例如“打折问题”的学习,课前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看看到底有哪些打折方式,它们与百分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走进商场,发现打折促销的手段真是多种多样。学生经过仔细地了解和比较,掌握了与打折有关的计算,如“原价×折扣率=现价”,学生能利用这个关系计算出相关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还发现可以利用原价和现价来计算“真实折扣率”。比如买“一百送三十”的活动,与最初头脑中形成的“相当于打七折”的概念不同,学生发现真实的情况是花100元获得了原价130元的商品,这样应用100除以130算出相当于打七七折。这样深入的发现建立在学生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并在前置性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了数学素养,将课堂学习推到了高处。

总之,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有了更稳固的切入点,有了更多样丰富的学习材料,有了更深入深刻的话题,有了更多样直接的交流。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这种学习,进而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主线材料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数字主线
最美材料人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设计
信息化条件下职校语文前置学习研究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