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标枪技术教学对策

2015-11-29 16:17莫燕飞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3期
关键词:标枪手臂用力

莫燕飞

(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4)

青少年运动员标枪技术教学对策

莫燕飞

(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4)

标枪与铁饼、链球、铅球一样,都属于投掷性田径项目,但它们在技术特点和运动形式上又各具特色,在青少年运动员比赛中所起的作用也略有不同。标枪的器械特点和运动形式,决定了它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技术水平、灵活性、爆发力等方面都有更高的标准要求。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身高、体重等元素的要求则相对较低。标枪技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标枪技术教学中,一定要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注意教学技巧和对策,帮助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突破技术瓶颈,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

1 增强整体技术认知

在标枪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整体上掌握标枪的投掷技术,分析标枪技巧的基本原则。标枪投掷主要包括助跑、握枪、持枪、最后用力等要素。这些环节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任何环节出现偏差和失误,都会影响其他环节的进行,进而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因此,在标枪技术教学中,首先要引导青少年全面了解标枪的技术原理,整体把握各个环节的投掷技术,进而对标枪技术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体系。

2 把握技术节奏

在青少年运动员标枪技术教学中,很多人都重视投掷步技术的训练,却忽视了助跑速度和节奏的分析。但在实际比赛中,助跑速度是把握技术节奏的关键。部分标枪教师将助跑速度视为标枪出手速度的一部分,错误地认为助跑速度越快,越有利于提高标枪速度。事实上,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远远赶不上标枪的出手速度,因此,将助跑速度视为标枪速度的一部分是极为不合理的。但提高助跑速度对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标枪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这是由于青少年运动员在投掷标枪过程中进行最后的制动时,要将全身的动能都灌注到手臂上,促使手臂摆动,此时身体动能越大,手臂摆动就越快,最后投掷的成绩当然也就越好。因此,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把握技术节奏,才可以增强向前的动能,提高标枪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在提高助跑速度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运动员的投掷步技术和出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青少年运动员的潜能,进而促使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 掌握正确的握枪技术

除了助跑速度,握枪技术在青少年标枪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但却往往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投掷标枪的基本过程是:运动员沿直线持枪助跑,然后借助全身动能将标枪投掷出。在最后的出手瞬间,运动员的手臂和躯干力量都要瞬间爆发,这也是常说的“鞭打”效应,在这个爆发的瞬间青少年运动员要快速摆动手腕,而握枪技术则直接影响了手腕摆动的幅度和速度,因此,握枪技术在青少年运动员标枪运动中起着决定作用。正确的握枪技术要求青少年运动员将中指和拇指放在标枪的枪把圈沿处,小指和无名指按在线圈处,食指呈弯曲状斜握枪杆,掌心与枪杆之间要保留一定的空隙,以便最大限度的放松持枪的手臂。在标枪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醒运动员不要紧抓枪杆,因为在最后的出手环节手腕要做出“点”的动作,手掌抓得过死就会影响这个动作的准确度。

4 掌控最后用力技术

青少年运动员能否将最后用力与助跑有机结合,直接决定了其标枪技术水平的高低。标枪的飞行速度主要取决于枪的出手速度,而标枪的出手速度则主要包括最后的鞭打速度和由助跑产生的速度。助跑速度在出手速度的组成中至少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因此,若要有效提高标枪的投掷速度,就必须首先提高和利用助跑速度。但在标枪投掷过程中,最后的用力与助跑往往是矛盾而统一的。这主要是由于助跑过程中往往会使原来的结束节奏

发生变化,机体对动作的制动力下降,鞭打技术的力度受到限制,标枪的出手速度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但若为了做好最后的用力动作,而减缓助跑速度,同样不能达到预期的出手速度。因此,若要充分发挥青少年运动员的标枪技术,就必须辩证的处理最后用力与助跑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紧密相连,但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处理这一关键技术时往往会出现下述问题。

首先,最后用力与交叉步未能紧密衔接,造成动作缺乏协调性和连贯性。在投掷步环节,青少年运动员常出现蹬地无力的现象,动作过于消极导致助跑速度下降;有的运动员在交叉步阶段,右腿前摆幅度过小,未能超过左腿位置,导致交叉步落地时,持枪手臂与右脚间的距离过小。出现这些偏差的部分原因是青少年运动员在交叉步阶段,步长过大。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完成交叉步动作时,运动员腾空过高。正确的交叉步要求步长和腾高都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身体尽量保持向前状态的同时,摆动腿要超过蹬地腿,以此加快离地速度。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完成交叉步时,腾空时间、高度、步长都要与助跑节奏相协调。交叉步过程会影响重心平衡,腾空过高则会制约水平速度,致使交叉步落地时,右腿负荷过大难以发力。但交叉步过小或腾空速度过低则会导致运动员的动作过于机械。因此,在标枪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最后用力与交叉步的关系,做好二者的衔接动作,指引学生在交叉步落地时右脚应处于左脚的后方。

其次,在助跑过程中,由于身体快速移位导致原来的动力定型发生改变,使得引枪、持枪、控枪的动作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标枪技术教学中,课时安排较少,学习时间比较紧凑,青少年的大部分课堂时间都在进行原地掷枪练习,致使学生形成技术定式,在因助跑改变原来的技术定式后,运动员就会在引枪、持枪等环节发生诸多错误和偏差。部分运动员出现引枪时不转体的现象,他们只是单纯的依靠后仰上体来完成“超越器械动作”,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在助跑时,身体对抗肌群突然增大了工作量,导致手臂向后引枪时肩膀无法及时配合,只好依靠后仰上体进行引枪,这一方面使得上体后仰幅度过大,另一方面蹬地的左腿无法持续用力,从而减缓投掷步速度。还有部分运动员虽然能做出基本的引枪姿势,但在随后的动作中,身体主动呈现后倒状态,这同样会制约双腿的摆动和蹬地动作,减缓前进速度。教师在教授学生助跑和引枪技巧时应当注意处理二者关系,即运动员的身体应当随着助跑节奏,协调用力部位,保持上下一致,负责投掷标枪的手臂在先后伸展的同时,肩部应当随之右转,身体则要与地面垂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转动力量。对水平较高的标枪运动员,更应加强最后用力与技术节奏的协调训练,让他们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动力定型。此外,在助跑过程中,运动员还常因为快速移位而改变原来的控枪动作,导致交叉步落地时,持枪手臂的位置远远低于肩部延长线,手腕下垂过多,枪尖位置过高,仰角过高,导致出手速度严重受到阻碍。因此,若要达到理想的出手速度,教师就必须在标枪技术教学中引导青少年运动员调整好手腕与投枪手臂的姿势,确保标枪维持正确的姿态角度,并确保翻肩时角度不受影响,从而保证在出手环节标枪能击中纵轴。

5 加强专项素质训练

调查表明,45%的青少年运动员下肢蹬地无力,70%要依靠后仰上体完成动作,40%最后用力与交叉步衔接不够紧密,30%标枪控制力较差,这些问题无疑都是青少年专项素质较差造成的。因此,在标枪技术教学中,教师若要让运动员准确的掌握技术要领,合理的安排标枪投掷过程中的幅度、速度和节奏,就必须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保证,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巧。此外,随着青少年标枪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增强肌肉训练,通过半蹲、快速挺举、高翻、快速抓举、深蹲等方法,合理安排针对性较强的力量训练。同时,还可以让运动员手持橡皮带,做快速挥臂练习;或单手、双手投掷小铁球、实心球、胶球等。这些动作既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又可以练习投掷技巧,进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综上所述,标枪运动属于力量型项目,最后用力和助跑是技术核心,若要提高青少年的标枪水平就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系统的技术观念,形成合理积极的左侧支撑,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速度节奏和时间比例,科学安排发力顺序,并通过长期训练形成动力定型。

2015-02-15

莫燕飞(1977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G807.3

A

1674-151X(2015)03-037-02

猜你喜欢
标枪手臂用力
基于Matlab 的标枪形心位置研究
物理知识点在标枪运动中的应用
变大变大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完美的手臂
暴力行为
用力过猛
大树为什么有那么多手臂
7个动作,还原纤细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