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拓展训练在高校的现状①

2015-11-29 15:42骆腾昆郑达雄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厦门361006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培训

骆腾昆 郑达雄(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福建厦门 361006)

浅谈拓展训练在高校的现状①

骆腾昆郑达雄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厦门361006)

摘 要:拓展训练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经济复苏时期得到了社会和企业认可,这种新兴的培训方式风靡于世界半个多世纪,拓展训练已经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但也受到很多方面的争议和质疑,比如在体育理念上、教学安全上、教学局限上等。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观察法、专家走访、电话调查等,对拓展训练在高校中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发现目前制约拓展训练在高校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现状培训

1 拓展训练在高校中存在的问题

拓展训练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经济复苏时期得到了社会和企业认可,这种新兴的培训方式风靡于世界半个多世纪,1995年进入中国内地。15年来,这一新颖的素质教育方式在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已经被成功的应用到社会企业的方方面面,并于2002年由北京大学钱永健带入中国高校课堂,由此,拓展训练更是以雨后春笋般的趋势渗透到高校的各个角落:新学生入校培训、毕业生耐挫培训、大学生情感引导培训、辅导员工作培训、社团活动等,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据统计,目前全国已300多家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但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体育教师,多年一直保持着零事故,但是却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1.1拓展训练成为体育课一直倍受争议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前,是一种被社会认可的成功的企业培训方式,但是,在高校中很多学校领导并不认为拓展训练是体育课,其原因是运动量太小、偏重智力方面,娱乐性太过。体育的狭义概念包涵两方面:其一,以锻炼和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其二,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崇高的精神。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是,“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更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优良的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勇担风险和面对挑战的信心。”[1]而拓展培训中的野外项目,如定向运动、易行、泅渡在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和战胜自我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拓展训练运动量比较小的应该是场地室内项目,如七巧板这个活动是要求大家坐在位子上在规定时间内,用有限的小木板拼出所要求的图形。如果这个项目在户外进行,并且每一组拼出一图,该组留下一人,其他同学进行一定的身体练习(如跑田径场一圈)。如此就可以避免学生长时间坐着。

以拓展训练运动量小为理由而排斥其成为体育课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既然象棋、围棋、桥牌都属于体育,那么拓展训练这项注重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训练活动理所当然的是体育的一种。只要体育教师以认真的态度在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众多拓展项目进行认真筛选、修改,拓展训练是完全可以满足体育两个属性的要求的。

1.2拓展训练学生欢迎,其他体育教师反感

这种新兴的授课方式较之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更能让学生接受。“因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并把传统的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当代的大学生是追求时尚的一代,他们更喜欢时尚、刺激和冒险的活动、更喜欢在做中学、更喜欢在体验中学习和感悟。”[2]拓展训练经过多年的改进有了自己一种特殊的训练方式,甚至有一种仪式。拓展训练的最主要目的是熔炼团队,挑战自我。课程一开始把队员分为若干个队,分别进行队名、队训、队歌、队徽等的团队文化建设,上课前后师生都进行一种仪式:问候、队名、队训、队歌都要求精神抖擞、整齐响亮地表现出来;当某队员要进行项目挑战时的仪式:即充电,其他队友都会围拢在他身旁,并且把手搭在要挑战项目的队员身上大声地喊出队训或鼓励的口号。有时大家围成一圈聆听其他队友的感受和分享,不时出现热烈的掌声。这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完全参与进来的体验式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会很快受到学生的热爱。

但是,由于课程总是由一些游戏贯穿始终,其欢声笑语常常伴随始末,但有时候大家低头沉思,有时挑战成功兴奋不已奔走相告,经常会引来许多其他正在上课同学好奇的目光甚至是围观,这样多少会影响到周边的其他体育课的教学,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必定引起其他体育教师的反感。但是拓展教师经常感到自豪,还很享受,一部分拓展教师认为拓展训练是一种最为新颖、先进、科学的体育课,是传统、枯燥、乏味体育课改革的替代品,过于夸大和美化拓展训练。其他教师没有完整的、系统地听完这门课,只是从表面和短时间的观察就会认为拓展不过是大家一起玩游戏,根本学不到什么技能、技术,更甚者还会认为拓展就是搞传销。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拓展训练在高校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二是拓展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拓展并且在课前也没有精心地设计和安排课程。

拓展课不能学到其他传统体育所能学到的技能、技术。但是拓展训练以亲身体验,让学生感知如何面对困难、灾难,和团队合作等情商方面的收获。拓展训练作为新兴的体育课是传统体育课程有力的补充,任何夸大和贬低拓展都是片面的。只是如何合理地安排好拓展课程和其他体育课的时间和场地的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是每个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1.3高校拓展场地、经费投入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

据调查统计,福建30多个大专院校拥有高空场地和较大规模的拓展训练场地的只有华侨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缺少必要的场地这一因素阻碍着拓展训练在福建高校中的开展和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福建有一部分高校对体育课进行改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课任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俱乐部形式,一些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渐渐地退出讲台。但是这些体育教师留了下来,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就成为拓展训练的教师。福建高校拥有拓展培训资格认证只有2~3个人。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难以保证课程的质量和真正达到拓展训练的效果,拓展训练作为一项新的体育课,对于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学方式、新的组织形式,等等。教学关键点在于提升项目本身的意义,教学难点是如何巧妙地设计情境并符合学生的切身需要。教学要点是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体验。因此教师的岗前培训和持续教育显得相当重要。拓展

设备的安全性要求非常的高,因此场地长期的日常维护、定期的设备更新、人力付出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拓展是一项长期不断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投入。拓展训练对于学生和学校的影响是无形的,无法在表面上为学校带来荣誉,而这一点与以政绩来衡量一切的机制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体育教学部不重视这个非竞赛项目[3]。

2 高校拓展训练课与其他拓展训练理念的区别

拓展训练从1995年进入中国内地,但2002年才登上高校体育课程。其各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还是在摸索阶段。但是社会的拓展培训可以说已经相当的成熟和系统,因此很多体育教师照搬社会上的拓展培训。但是社会的拓展培训,有较强的商业利益驱动,要在极短时间(一般2~3天)完成既定的目标,让培训对象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而体育课有至少一个学期的课程,因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而且同一个拓展项目对于大学生和企业员工目标和主题肯定不一样,更不可违背教育理念。例如信任背摔在企业培训中经常用于新员工入职培训,主题是信任对方、信任团队、信任公司、信任公司的每一个人。这完全是为了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进入角色。大学生从小到大父母和学校经常要求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信任陌生人。如果还是照搬企业培训的主题,必然会与学生的思想观念相违背。高校拓展训练可以如此引导:做一个能让别人信任的人,了解一个人才信任一个人,不要轻易打破信任。因此高校的拓展训练课肯定和其他培训的理念不一样,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理念和目标。

3 高校的拓展系统尚未成熟

现在国内的拓展培训师的认证混乱,就国家级认证机构就有劳动部、社会保障部、人事部、体育局、商业联合会、各个地方和民间协会、高等院校等,认证机构的繁多,认证质量也良莠不齐。据调查目前没有高校设立拓展训练专业或体验式学习专业,培养拓展训练师资。只有北京大学拓展研究中心的师资认证,开展5天60学时培训比较有针对学校,但时间较短,培训效果也限。全国已经有300多所高校和大部分中学开展了拓展训练,培养拓展专业的师资,成立相关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迫在眉睫。在目前拓展行业混乱的局面下,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规划管理拓展行业:设计行业规范、权威、准入标准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对拓展培训基地建设和维修标准和认证,器材的安全认证和使用寿命标准等进行把关。

参考文献

[1]邵义强.拓展训练引入我国高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体育网刊,2008(12):94-97.

[2]杨耀华.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9-120,127.

[3]许晓琴.生命哲学视野下的高校体育安全教育探析[J].运动,2011(5):96-97.

作者简介:①骆腾昆(1982,2—),男,汉,福建人,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休闲、体验式教育、冒险教育、攀树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104-02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