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

2015-11-29 16:17王国强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3期
关键词:特长生文化课体育训练

王国强

(阳信县第一中学,山东 滨州 251800)

简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

王国强

(阳信县第一中学,山东 滨州 251800)

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是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近年来,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生活、学习和训练现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有些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和学习没有达到平衡,虽然取得了良好的体育成绩,文化课成绩却有了一定退步,这与我国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目标是不相符的,甚至是相违背的。因此,学校和体育教师需要正视此类问题,对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推动体育特长生各方面的共同进步。

1 高中体育特长生现状

1.1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况

高中体育特长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属于学生中的边缘部分,成绩较差,多数处于中下游的水平。同时,这些学生的体育成绩突出,体格较好,一般从较小年龄时就体现出了较高的体育天赋,也一直以来都在坚持体育训练。其文化课成绩同体育成绩相差较大,而且往往呈现出下滑趋势。

1.2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个人生活情况

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而言,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体育技能比较突出,但对体育常识和体育社会知识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此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更是了解甚少。高中特长生的生活规律性较低,大部分学生对前途和未来也感到十分的迷茫,并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原因,很有可能产生悲观自卑情绪或者叛逆心理。

2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现状

2.1 体育训练时间不够

若要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率,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但在高等院校升学的压力之下,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不仅需要提高训练效率,保证日常训练,同时还需兼顾文化课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进入名校的体育专业继续深造。可以说,文化课的成绩越高,有可能升入的院校就越好。因此,体育特长生往往会在文化课学习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体育训练的时间不够。科学的体育训练应保持在2 ~ 3h左右,但现阶段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时间大部分都达不到这一要求。

2.2 体育训练执行力不高

为了达到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目的,自然不能忽视完整体育训练计划的制订,这也是保证训练效果的唯一途径。但是只有计划是不够的,必须有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的执行力,否则一切目标和计划都等于零。现阶段,各高中对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还是有一定的规定和计划的,但在实际训练中,这些规划往往得不到严格的执行,指导老师比较随意,执行力不高,学生在训练中也自由散漫,训练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提高。

3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3.1 体育特长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体育特长生自身来看,这些学生往往性格活泼,在平时的文化课学习中也表现出自由散漫的态度,学习不够努力也不够勤奋,这对其自身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特长生没有形成对自己身份的正确认识,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因此,毕业之后希望从事何种工作,该怎样为之努力,都要求体育特长生对此有一个深入的思考,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端正态度为之奋斗。如果在体育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中都能保持一个端正的态度,对自己取得学习、训练的双丰收是有极大的推动力的。

3.2 学校中存在的问题

在有些学校中存在着这样的问

题:在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对体育训练和文化课学习做到全面的把握和恰当的平衡,过分地重视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却看轻体育方面的训练。这样的问题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训练的效率。同时,也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对体育特长生的要求往往较低,使得这部分学生备受冷遇,产生自卑感,从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综上所述,过分地重视文化课学习或者忽视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教育都会对其训练产生负面的影响,阻碍其训练效率的提高。

指导教师和体育教师采用的训练模式都过分注重应试,对体育特长生的整体情况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主要表现为考试要考什么,指导教师就开展哪一方面的体育训练,考试不考的内容,指导老师就不予开展。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体育特长生接受的训练不具针对性,也就阻碍了其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3.3 社会和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和家庭都需要改变这样一种既成观念,即只有学生学习不好才会去进行体育训练,才会作为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以期获得一定的优惠待遇,学习好的学生是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使得很多爱好体育项目,致力于报考体育专业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认为,如果自己参与了体育训练,就会遭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歧视”,从而无心进行体育训练,训练效率也就停滞不前,无法提高。

4 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策略

4.1 正确认识体育特长训练

学校要正确定位体育特长生,学校领导应积极组织教职工进行学习,使学校的教师能够转变对体育特长生的看法,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不仅要消除文化课老师对体育特长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排斥思想和忽视行为,也要促进教师同体育特长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地为高中体育特长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氛围和学习氛围。

对高中体育特长生本人,需要加强其自身对体育特长训练的认识。例如,学校可以召开相关思想教育大会,帮助体育特长生加强对自己的认识,重新为自己定位,消除这部分学生思想中可能存在的消极态度,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既能够在文化课学习中积极主动,又能够在体育训练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除此之外,学校的教师应对体育特长生未来可以选择的发展方向和涉足领域组织相关讲座,使得体育特长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未来充满信心,形成鲜明的使命感,提高体育训练效率。

4.2 优化体育特长生训练的计划

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可以进行全方面的素质培训,尤其重点训练学生的力量、协调能力、反应速度等几个方面,并在其中加入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内容,从而缓解高三体育特长生的升学压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

体育教师或教练员要重视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意志力和耐力,使得学生即使在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树立起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坚持就是胜利的乐观信念。

当高考临近时,高三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就进入到了冲刺阶段。此时,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应适当改变对这部分学生的训练计划,主要以高考需要测试的体育项目作为训练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爆发力做到充分地挖掘和开发,一方面缓解学生备考期间的紧张心理,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保证学生最佳水平的发挥。

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在为高中体育特长生制订训练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适度训练的原则,保证日常的体育训练不繁重,使得学生在训练之后仍有精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并在完成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之后也能得到适当的休息。

4.3 平衡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

近年来,高中体育特长生群体中往往存在着文化课成绩普遍较低的现象,在此情况下,如果想要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率,就必须找准体育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平衡点,有效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保证体育特长生能够实现全方面的素质培养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员需要在充分了解高考对体育特长生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在保证体育特长生能够完成既定体育训练目标的同时,为体育特长生制订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文化课薄弱环节的学习。

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意见进行:(1)每日体育训练的任务在保证基本量的基础上不能太过繁重,需要为体育特长生留下一定的精力以完成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同时也保证体育特长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进行缓冲,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和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一天的体育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中;(2)为了避免由于一味提高文化课成绩而使体育训练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发生,高中体育特长生仍然要将日常的体育训练作为最主要的内容,同时将对文化课的学习穿插在训练的“空挡”之中,保证其高效完成。

4.4 总 结

综上所述,若想达到全面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增强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效果的目的,就要求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教练员等在对高中体育特长生日常生活、学习和训练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视现阶段在体育训练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了解,把握影响体育训练的各个因素,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完善体育训练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率。

[ 1 ] 钟伟良.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方略探析[ 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3):23-24.

[ 2 ] 李祥君.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方式[ J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0).

[ 3 ] 刘亚光.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模式的探究[ J ].中华少年:青少年教育,2013(21):57-57.

2015-02-15

王国强(1983 ~),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G807.3

A

1674-151X(2015)03-079-03

猜你喜欢
特长生文化课体育训练
试论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的建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