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攻防功法在太极拳教学模式中的研究①

2015-11-29 15:42吴国峰石家庄铁道大学体育部河北石家庄050043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功法练习者套路

吴国峰(石家庄铁道大学体育部 河北石家庄 050043)

套路攻防功法在太极拳教学模式中的研究①

吴国峰
(石家庄铁道大学体育部河北石家庄050043)

摘 要:太极拳属于我国传统民族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的一种形式。太极拳教学在学校中较为普遍,但多数教学存在课时比较少,套路比较多,学生对太极拳理解不喜欢。教师的教学套路也比较老化,很多采用比较固定的套路教学模式,过度关注动作的学习和规范性,学生只是单纯的模仿,人云亦云的感觉。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老师成为上课的主角,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自能学习太极拳的一些皮毛,很难体验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该文从套路、攻防、功法入手,让学生能够对太极拳的内在精神文化有个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懂得太极拳传统文化内涵及哲理,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掌握太极拳之奥妙与精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模式研究套路攻防

①基金项目:2014年石家庄铁道大学教育研究课题(y201422)。

在我国现有的高校太极拳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方法简单落后,造成上课形式单一,气氛凝重,久而久之学生对太极拳教学产生厌烦情绪。该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来对太极拳教学改革进行创新,为太极拳在学校体育中发扬光大提出意见和建议。

1 太极拳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国原有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列队站好,教师在队伍前面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只是进行了套路的教学,并且没有互动和讲解,让学生对太极拳的文化了解甚少,对太极拳的练习方法了解更少。本文通过“套路、攻防、功法”三方面的讲解的教学模式,使太极拳教学不再那么的枯燥索然无味,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丰满,课堂教学模式也更加多样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明白太极拳的来龙去脉,还能和老师、同学间进行交流,再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把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太极拳教学改革重中之重,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不但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兴趣爱好,进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2 太极拳套路

2.1太极拳套路简介

《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对套路运动的定义如下:武术套路运动是将单个攻防动作或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运动规律编组成的成套练习,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程式化锻炼形式和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太极拳套路就是将单个攻防动作或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运动规律编组成的成套练习,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程式化锻炼形式和表现形式。太极拳套路特别是学校体育的教学套路是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以太极拳攻防动作为主要素材,其特点主要是“柔和缓慢,上下相随,心静体松”为内在特点的功法,展示出太极拳运动的健与美。再根据太极拳要融入生活的理念,编排动作也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络学和穴位考虑进去,让人们练习太极拳能过气血运行顺畅,达到滋阴补肾强身健体的功效。

2.2太极拳套路作用

套路是学练太极拳的载体,是进行学习和交流太极拳的一个平台。套路可以使学习太极拳更加完整和流畅,使太极拳的真正内涵真真正正的表现出来。太极拳套路练习能提高练习者的体能,太极拳又叫蹲桩,是需要重心下沉的一种运动,并且套路种类繁多,运动量大,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例如: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一套约6分钟的套路,没有进行练习或很好的身体素质很难按照规格动作完成。套路练习可以提高练习者的专项协调能力,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多处幅度比较大的重心转换、抬腿、踢腿等动作都学要较好的身体协调能力,也只有在套路的练习当中多次进行练习,才能提高此式的运用技能。太极拳套路可以劲力顺达,练习者在进行太极拳套路练习时,套路演练的过程中能否将全身的劲力通过正确的用力方法、合理的出拳路线等展现出来,是衡量太极拳素养水平高低重要的指标。太极拳套路对传统的养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主静”与“主动”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两大观点。太极拳套路当中既有对“主静”的展现,也有对“主动”的很好的展现。更有对动静结合的不同展现,可以说太极拳是传统养生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和形式。通过套路练习能增加练习者对太极拳内涵的理解,太极拳的底蕴是十分的雄厚,说打一遍又一遍的收获有点夸张,但是只要是练习者持之以恒的通过套路不断的练习,在每个阶段总会有很多的感想和收获。在收获感想和收获的同时会更加激起练习者的练习兴趣,如此以往会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会更加着迷于套路的练习,而熟练的套路练习会更加增进练习者的功力和水平。

3 太极拳攻防

3.1太极拳攻防简介

攻防运动又称格斗运动,是现代武术运动的三种主要运动形式之一,泛指两人在一定的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选手或器械格斗的对抗练习和实战竞赛。其内容包括徒搏(推手、散打)、短兵、长兵三项。太极拳的攻防则以推手为主。太极拳的推手是以手法为基本攻防方法,攻防两人相互搭手推挽,听劲而动,粘走相随,既要化解对方的推逼,保持自身稳定,又要乘势破坏对方平衡,使其露出破绽的运动。太极拳的推手基本技术包括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等。

3.2太极拳攻防的作用

太极拳攻防练习有很多锻炼价值。在攻防练习中,练习者的身体和精神要保持高度一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心理上要保持战胜对手的意念和毅力,对练习者心理素质是个很好的锻炼。动作要敏捷、随机应变、见招拆招,要求练习者有很好的意动结合的能力。在对练的过程中练习双方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底,要有一定默认的动作规范指导,更要有一定的预判和对对手的包容,这样对培养练习者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指导非常有帮助。

学生在练习攻防的过程中能很好的培养和解决个人和团体的作用,在练习中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改进,也能让对手帮助自己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这几样既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的提高,增加了练习者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培养了练习者的团队精神,发扬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的中国传统美德,让这种正能量能够发扬光大。

4 太极拳功法

4.1太极拳功法简介

武术功法运动是武术运动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是为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太极拳功法是为了加强学习者的基本身体技能,掌握和提高太极拳套路和功放含义而进行的一种专门的单项练习。如太极拳练习中进行下肢肢体的运行线路的专门技巧练习。包括云手中的动作技巧和方法等等专门的练习。

4.2太极拳功法的作用

太极拳功法可以很好的提高练习者的身体单项及综合素质。在太极拳的功法练习当中,以单一的动作形态来进行练习,包括静力性和动力性练习两种,而种类又可以分为力量、协调、柔韧等等。太极拳功法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无论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都有很大的作用,包括专项和基本的身体素质。除此以外还有助于提高神经元的工作能力,激发人体潜能的效果。无不对练习者的身心健康是一种极大地提高。

5 结论

(1)“套路、攻防、功法”教学模式的教学就是要将太极拳的这三种形式进行组合,三个部分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部分,通过精心编排的攻防动作组合和精选的功法运动项目,并结合套路部分的成套动作,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2)通过“套路、攻防、功法”教学模式的教学,让学生对太极拳的内容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了解功法是基础,套路也是多个攻防练习演变而来的,改变以前认为太极拳只是老年人的活动,只是花架子,没有实战作用的思想。

(3)通过“套路、攻防、功法”教学模式的教学,抛砖引玉来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太极拳的哲学和技战术的思想。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在对太极拳的实用价值、运动负荷、美学体现以及健身都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谭嘉辉,赖勤,黄竹杭.注意焦点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元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4):80-87,110.

[2]郭志禹,姜娟.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的研究[J],科技文摘,2006(10):57-61.

[3]姜娟,刘志华.太极拳健身理论系统的建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3):116.

[4]刁振东,杨道宁,杜磊,等.三双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28):1687-1688.

[5]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6]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8 3 -8 7.

作者简介:吴国峰(1977—),男,山东寿光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215-02

猜你喜欢
功法练习者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Airbnb上的套路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眼下有套路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