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探析

2015-11-30 18:09汪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汪勇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求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否能够认同和践行,将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探究改善和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并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因此,探讨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意义重大。

一、加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避免核心价值观“边缘化危机”

2009年12月《人民论坛》发表了《未来10年10大挑战》的“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报告”。8 128人参与调查,选出了我国未来10年10大挑战,“主流价值观边缘化”位列其中。主流价值观其实就是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多元价值观中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的价值观。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我国目前意识形态方面,部分群众对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深刻,或者是模糊不清,甚至是出现不认同的看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五部分。如果要对每个部分都介绍清楚,需要一定篇幅,对青年大学生接受认同都需要一个过程,更不用说普通民众。党的十八大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用贴近人们实际的话语表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普通百姓易于理解,易于内化,从而践行,能有效地避免核心价值观“边缘化危机”。

(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梦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就业形式和利益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加上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种状况一方面活跃了我国的思想文化,促进了主流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腐朽落后、反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加上辨别能力不强,给他们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中国力量的凝聚和中国精神的发挥。此时迫切需要在人们生活中树立一面思想价值取向方面的旗帜来凝聚中国力量和发挥中国精神。党的十八大明确地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三)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不断深化,西方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社会思潮也不断涌入我国,尤其是腐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严重冲击了我国传统的主流思想价值观,威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加上西方社会企图利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机会,通过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输出和渗透,妄图达到“西化”或“分化”社会主义中国的目的。大学生是信息获得者的活跃分子,但由于价值观尚未成熟,对待腐朽消极因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免疫能力,为了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增强思想价值的免疫力,从而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一面价值观方面的旗帜。十八大适时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抵御各种腐朽的和错误的思想观念的侵蚀,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

在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加强的新形势下,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制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也呈现出新特点。

(一)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迷茫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加深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是各种社会思潮突起激荡的年代。传统和现代、积极和消极、先进和落后、利己和无私等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使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青年大学生产生迷惑。尤其是西方传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与社会主义所宣传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受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学校的应然教育和一元价值教育被消解,传统价值标准被颠覆,既定信仰和终极意义价值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青年学生既不愿遵循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而新的价值体系又未能及时有效地建构,造成了道德领域的真空现象,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无序性、盲目性和易变性等特征。”

(二)教师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程度的影响

学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强“魂”的关键,为此,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知识背景以及价值取向等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价值观教育方面产生影响,教师对理论的理解和践行程度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的接受和认同程度。教师只有真正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够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因此,教师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endprint

(三)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受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广泛传播的影响,全球化思潮倡导超国界的整体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益至上等思想观点,对我国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造成了很大冲击。致使部分学校和家庭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大学教育阶段,部分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重视,更多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中央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实不到位。不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出现不满情绪,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属感不强,工作认同度受影响,势必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之融入社会生活,让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前大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探索出具有实效性教育的路径。

(一)提高教师素养,提高育人本领

学校是塑造社会神经的系统所在,教师作为塑造社会神经系统的主导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师身体力行尤为重要,要深入思考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人格品质等综合素质,坚持做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神形兼备,通过言传身教去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时代特征和成长规律等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课堂和生活之中,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融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实效性

长期存在的传统的说教式灌输教学法过分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陈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割裂状态。加上中学思政课强调应试教育,只是简单交代了是什么,理论知识只是采用简单死记硬背的方法。很大程度地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了倦怠甚至是厌烦的心态。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带着原有认识和偏见,消极地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产生了思想上的审美疲劳。因此,课堂教育必须按照文化“三贴近”原则,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式游戏,实地体会的实践教学等学校环境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环境,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头脑,扎根人心。

(三)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协作的教育网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把它同其他教育联系在一起。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同其他教育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着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协作的教育体系。首先,学校教育应当采取多形式的教育方式,通过课堂、环境、网络、社团活动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开展教育活动。其次,社会要从各方面、各领域来进行教育。各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唱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开发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休闲益智游戏,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使广大青年大学生能够做到寓学于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要充分发挥各类艺术馆、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的教育功能。最后,还要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家长一定要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和良好的品行修养,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陈新汉,邱仁福.警惕核心价体系“边缘化危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25.

[2]李玲芳.当代社会思潮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2,(1)186-187.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3). [4]习近平.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4-07-09(15).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2.

[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9.

[7]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3-114.

编辑/于金苗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