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角下校园排舞教学的研究

2015-12-01 03:03唐晓义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舞曲段落节奏

唐晓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体育教研室,北京 100049)

国际视角下校园排舞教学的研究

唐晓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体育教研室,北京 100049)

排舞具有舞种丰富、音乐风格与节奏多样化、舞动中享受轻松与欢乐、提供身体活动与社交机会、舞者无需舞伴即可独自舞动等特点,在欧洲、北美、亚洲及大洋洲的很多国家或地区广泛开展,吸引众多不同年龄、能力的人投身其中。国外教育机构在体育课程标准中也将排舞列为体育教学内容。排舞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在于其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时间与强度,对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效果,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运动技能发展和文化传承方面。

以青少年群体参与为主的校园排舞已在我国逐渐开展,很多学校已经或即将纳入排舞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由于国内教师接触排舞的时间还相对较短,针对排舞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而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排舞教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历,并且经常通过工作坊、网络等途径互相交流经验,研讨教学案例,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对我国校园排舞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本研究基于国外排舞教学案例与研究报道,对校园排舞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我国校园排舞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 舞曲的选择

排舞是由编舞依据不同民族或地域的多种风格与节奏的歌曲所创编,创编所依据的歌曲就被称为舞曲。目前,排舞舞曲的来源以欧美流行歌曲为主,如历年获得格莱美音乐奖的歌曲以及曾获得历届奥斯卡奖项的电影主题曲等。排舞舞曲虽然数量众多、风格多样,但从中选出教学舞曲并不容易。在排舞教学实践中,为使学生能够获得对将要学习舞曲的整体印象,国外教师在教授动作之前一般会进行舞曲的配乐动作演示。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对演示的反映有所区别。积极的反映如通过哼唱、打拍等行为表现出对舞曲旋律与节奏的喜爱;通过模仿教师演示表现出对动作的兴趣,演示完成之后希望能够立即进行动作的学习。与之相对,部分学生则积极性不高,如不喜欢舞曲的旋律与节奏,希望能够学习自己熟悉的、喜爱的舞曲;觉得舞蹈动作太难,流露出畏难情绪,对掌握动作信心不足等。上述情景出现的原因与舞曲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选择适宜的舞曲是教师在准备教材中的重要工作。

从传播文化的角度出发,校园排舞包括多种风格的舞曲,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由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编舞吸收本民族歌曲与舞蹈元素所创编出的排舞。此外,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喜爱的歌曲,可能基于某种风格,也可能仅限定于某位歌手所演唱,但就总体而言,多数学生更加偏爱流行歌曲。教师利用校园网络课程平台等途径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所喜爱歌曲的情况,选择排名靠前的歌曲进行舞谱检索,从中选择符合学生能力,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的难度适宜的舞曲进行教学。

舞谱是舞曲所对应舞蹈动作的文本描述。排舞难度一般被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决定难度等级的因素包括段落长度、墙壁数量、每分钟节拍数、舞序编排的复杂程度、段落连接动作、重新开始与段落划分等。从维持或提高初学者对排舞兴趣的角度出发,能够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并在舞曲的伴奏下体验舞动十分重要。如教材选用中级或高级难度的舞曲,对于先前并未接触过排舞的学生而言很可能会出现难以掌握动作的状况。国外教师针对排舞初学者的教材一般采用段落长度短且简单的舞曲。段落长度控制在32拍以内;1或2个墙壁数;段落中的基本舞步以单拍为主。随着学生水平逐步提高可选择中级或高级难度的舞曲,如48或64拍的段落长度;4个墙壁数;更加复杂的段落等。此外,在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舞曲中常会出现与音乐旋律非常搭配的动作,如在高音坠落时伴随的踢腿动作;出现鼓点敲击节拍时伴随的臀部运动;舞曲中出现“咔哒”音时伴随的拍手动作等。教师选择含有此类动作的舞曲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对含有连接动作与重新开始舞曲的教学

舞曲包括多种风格与节奏。简单结构舞曲表现为节奏自始至终未发生变化,舞曲的完整动作仅由单一的段落构成。与简单结构舞曲不同,复杂结构舞曲还含有连接动作、重新开始、段落划分与节奏变化等元素。上述元素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在某一舞曲中。连接动作即编舞依据舞曲结构在2个段落之间所编排的特定舞步。重新开始指在某一段落中为保持与舞曲的同步只进行部分节拍动作,之后开始下一个段落。在复杂结构舞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连接动作出现在前后段落的衔接阶段,学生较易遗忘而是继续进行后一个段落,这种现象在舞曲节奏未发生变化时更为常见,由此造成前后段落之间无法串联;很多学生在舞曲伴奏下进行舞动的过程中当遇到需要省略部分段落动作而重新开始下一个段落时,往往继续进行应省略的段落动作,导致后续动作与舞曲节奏无法对应。

复杂结构舞曲中出现连接动作或重新开始时必然会涉及到前后段落的衔接问题,国外教师采用将段落动作与上述元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完成段落动作的教授后安排专门时间对学生进行段落连接动作的教学,加强“前一个段落→段落连接动作→后一个段落”的串联练习,使其首先能够跟随相对正常音乐节奏较慢的节拍口令完成。当学生跟随较慢节拍口令能够流畅完成串联动作时再按照正常的舞曲节奏进行练习。在完整舞曲伴奏下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简洁的口令及时提醒学生连接动作或重新开始出现时所对应的音乐节点,使其能够形成完整舞曲动作结构的整体印象。

3 对含有段落划分舞曲的教学

段落划分是指编舞根据舞曲的旋律或节奏特点划分出若干节点,按照节点排列2种或以上的段落。如编舞Byran Ang和Ann Tan根据2010年南非世界杯官方指定全球唯一主题曲Waka Waka创编出的排舞B&A Waka Waka分为4个段落,按照AABCAABBCDBBAD的顺序编排而成。单一段落的简单结构舞曲长度大多在64拍以下,而出现段落划分的复杂结构舞曲则相对较长,如B&A Waka Waka长度为112拍。学生在学习含有段落划分的舞曲时不仅需要记忆每个段落的动作,而且需要记忆段落之间的衔接顺序,在练习中经常出现遗忘某一段落动作或段落衔接顺序错误的现象。

含有段落划分的舞曲的总长度较长,教师在教授完成每个段落的动作后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为加快学习效率,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掌握动作较快的同学担任组长,带领本组组员进行练习。当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前一段落的动作之后再进行下一段落动作的教学,并在完成下一段落动作的教授之后将前后段落串联起来进行练习。在进行舞曲伴奏下段落之间的衔接练习时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段落的数量,分步骤播放舞曲。在舞曲伴奏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非常注意在段落划分节点处对学生及时进行提示。

4 对含有节奏变化舞曲的教学

节奏变化是指完成部分段落动作的速度相对其他动作而言发生变化,如排舞Country roads中第5个段落中的25-32拍速度逐渐变慢,而在第6个段落中速度则逐渐加快。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学生已经掌握了段落动作,但在舞曲伴奏下进行舞动的过程中,当音乐节奏发生变化时常出现抢拍或慢拍的现象,不能做到动作与舞曲的恰合。

国外知名排舞教师Robert Royston建议在舞动之前首先要聆听舞曲,辨析整首舞曲的节奏。在聆听舞曲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挥手、响指或击掌等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舞曲的节拍。学生采用任意身体活动形式表达自己对于音乐节拍的感知,如点头、挥手、击掌、响指、膝盖弹动、踏步等。当舞曲节奏发生变化时,教师发出所对应的节拍口令,语言引导学生感知节奏的变化,观察学生身体律动与舞曲节拍的恰和状况。

5 团队合作创编与展示

结构舞蹈与创造舞蹈均属于学校舞蹈教学内容。结构舞蹈的特征在于其动作在教学前即被创编。由于所有舞蹈均存在被创编出的下肢动作,其中部分舞蹈也存在针对上肢及躯干的动作编排,排舞也被列为结构舞蹈。与基于特定情境,借助身体语言自由表达情感的创造舞蹈相比,学生在结构舞蹈中长时间学习规定动作容易出现枯燥感,导致学习热情降低。为提高学生学习排舞的主动性并在课堂中更加投入,国外教师建议课堂应尽可能提供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特定的创编内容并进行展示。这种方式显著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仅在课堂中积极投入,而且主动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编排与练习。

基于国际知名排舞教师Christy Lane所倡导的“多数学生学习舞蹈并不是为了成为一名专业教师,而是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个人技能的机会”这一理念,虽然排舞新舞的创编工作一般由受过音乐与舞蹈训练的编舞完成,其创编出的作品力求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但校园排舞并不着重于培养编舞等专门人才,而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参与排舞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其对排舞的兴趣。因此,团队合作创编出的作品并不以推广为目的,而是为了满足学生自由发挥的需要,以及通过团队讨论→创编→练习→展示系列活动,打破个体被动学习动作的局面,提高自身社会交往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团队合作创编前,学生需了解排舞的概念与特点并进行过舞动体验。每个团队可自行选择一首简单结构舞曲,运用先前课程所学习到的基本舞步创编舞序,创编出的舞序应包括4个墙壁以及能够表现团队特性的动作。创编可基于先前课程所学习过的曲目进行,有利于团队在熟悉的旋律与节奏下创编出更加自然流畅的舞序。如先前学习过舞曲仅对舞者的下肢动作进行了规定,团队也可对上肢及躯干进行相应的动作创编。此外,排舞的“排”不局限于固定的队列,教师引导学生对团队展示时的队形进行编排,如单列队形可以变化为双列或环形等,队形变化过程应自然流畅。

6 结 语

随着校园排舞在我国的发展,通过分析国外排舞教学案例与研究报道,借鉴其教学理念与方法,在国内研究尚未充分开展的前提下对提高我国校园排舞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未来应基于我国学生的群体特点,进一步开展有关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的针对性研究。如人们对于吸收本民族传统舞蹈元素,能够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排舞更具有认同感。我国现已存在吸收蒙古族、藏族等民族舞蹈元素创编出的排舞,深受大众喜爱。如何根据学生兴趣与实际能力,选择具有我国各民族特色的舞曲作为校园排舞教材尚需探讨。

[ 1 ] 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四条小学校园排舞成果突出 [EB/OL].[2014-04-29].http://www. linedancechina.com/info/news/dynamic/area/ detail/273.htm.

[ 2 ] 北京晨报网.排舞表演进校园[EB/OL].[2014-05-29].http://bjcb. morningpost.com.cn/html/2014-05/29/ content_289416.htm.

G807.02

A

1674-151X(2015)04-011-03

2015-03-09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基金资助(编号:Y25102NN00)。

唐晓义(1981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排舞教学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舞曲段落节奏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冬的舞曲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短文篇】
节奏
心理小测试
轻快漫舞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