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结合便携式视听软件在本科实习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2015-12-01 03:56钟云青王秀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心肺软件技能

钟云青,王秀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结合便携式视听软件在本科实习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钟云青,王秀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目的:观察传统高仿真模拟人联合便携式视听软件在本科实习生岗前培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使用stata12.0软件将60例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学生采用以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为基础,配合便携式视听软件供学生反复练习,对照组学生采用单纯的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满意情况调查.结果:经过培训后,试验组学生在考试成绩、满意率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听诊技能教学中,在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的基础上,配合便携式视听软件供学生反复练习,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传统高仿真模拟人;便携式视听软件;本科实习;岗前培训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探索一种适合学生的、能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起点,是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活动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为独立处理患者治疗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岗前培训的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在心肺听诊技能教学中,以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为基础,配合便携式视听软件供学生反复练习,与单纯的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价该强化教学模式在本科实习生岗前培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旨在优化教学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对象

选择将在我院进行岗前培训的广西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医专业本科实习生共60例,学生入组均以自愿为原则,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试验过程中禁止参加者接受其他方式的培训.

1.2 排除标准

(1)既往曾经从事过医疗行业,考取中医本科后参加实习者;(2)单独参加过专业性心肺听诊培训班;(3)外校学生来我院实习者.

1.3 剔除标准

(1)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对象;(2)符合纳入标准,但纳入后未接受任何培训,无任何记录者;(3)非规定范围内接受其他方式的培训,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1.4 试验方法

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使用stata12.0软件,给定种子数200,按1:1比例生成随机序列,每组30例.培训前所有纳入者均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后所有对象均接受5个学时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培训,试验组同时予心肺听诊DVD供学生课后反复练习,观察期为3天.

1.5 评价指标

两组学生再次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由专业医师进行出题和考评.此外,自行设计满意情况问卷,让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进行.考核评分由与本课题研究无关人员进行(单盲),以减少测量偏倚,保证试验研究的科学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且满足方差齐性的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的资料使用非参数检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与本次培训的60名学生中,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所有学生均完整地参加整个试验,无脱落或退出.

2.1 两组学生在培训前后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经过培训后,试验组的学生在考试成绩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效果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表1 两组学生在培训前后考试成绩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在培训前后考试成绩比较(±s)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培训前成绩 培训后成绩试验组 30 63.53±7.09 83.90±4.61对照组 30 62.90±5.72 69.57±5.14

两组学生经过培训后,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效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效果的满意情况调查

3 讨论

医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实习生进入各实习教学基地后,即安排到各个科室进行跟班实习.实习生首次上岗时角色递进跨度大、应变能力弱、适应能力差、医患沟通能力缺乏,在学校对各项临床技术操作训练少,为提高实习质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实现从课堂到临床、由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这之间必然要有一种过渡衔接的桥梁,而实习前的岗前培训正是这一实质的内涵体现,使实习生从上岗的第一天起,就能进入一种良性的工作、学习、生活轨道.岗前培训是医学生进入临床的第一课,也是必修课,可强化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缩小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因此,对初到医院的医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规范病案书写、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巧、实习管理制度、医德医风教育、医疗法律法规等.心肺听诊是体格检查的重要部分,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只有正确规范的心肺听诊,与问诊和辅助检查有效地结合,对心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够提供重要的帮助[1].尽管在高精尖诊断检查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不能以先进医疗器械代替心肺听诊,认真准确的心肺听诊有时会给心肺疾病的诊断带来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同时它也是判断病情及疗效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各大医学院校不断地扩招,出现了学生多、病人资源相对有限,使得实习的病种及数量跟实习学生人数之间供求失衡.其次,病人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有拒绝教学示范的权利.一些典型的教学病例,患者不愿意让学生反复多次检查,患者不配合,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敢练习,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学生临床技能得不到提高.此外,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来说,也不应该让某一百病缠身的患者作为众多实习学生的练习对象.实践教学任务与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存在矛盾,学生完全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见习、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越来越难[2].因此,在新的医疗形式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如何走出目前的困镜,使学生能得到足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机会,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解决的课题.

应用高仿真模拟人系统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临床实践病例资源的不足,部分缓解了以上矛盾,也可规避由于操作不当给患者带来的反感甚至伤害.而这些模拟人系统具有解剖标志、仿真度高,可以通过相应软件程序的设置模拟出各种心音、杂音、呼吸音等,声音逼真,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直观的认识,受训者可以通过比较声音的性质、部位、强度、传导等特点,使听诊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受训者本身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此外,通过老师的指导、总结经验教训,直到受训者熟练掌握,避免将错误暴露在病人面前,为将来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奠定基础.因此,高仿真模拟人系统培训显现出了许多普通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目前有很多知名院校虽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技能实训中心,购买了高仿真模拟人系统,但不是很成熟,而且此模拟系统价格比较昂贵,学校购买的数量有限,每次只对少数学生进行授课,每个学生使用的机会少,培训的时间也很短,为高仿真模拟人高效使用的障碍,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已引起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网络化,把信息用电视图像和声音表达的形式表现出来,常作为一种辅助学习材料让更多人分享.由于视听资源(如DVD、MP4)对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视听资源具有视听结合、突破局限、存储再现、可重复性、传送方式多样化、时间方便性等特点,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将课程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多次反复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又解决了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多、病例少的矛盾,弥补了临床病源的不足.但也不能过分强调多媒体资源的作用,它不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高仿真模拟人现场培训过程中的表达能力、语言手势、身体语言甚至表情的交互传递等特点,也发挥和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将两者相结合时,是否能达到更大的教学效果,尚未知晓.

近年来如何优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心肺电脑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但尚未见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结合供学生课后反复练习的便携式视听软件与单纯应用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的优劣性评价.本研究以考试成绩、满意情况问卷调查作为评价指标,评价在本科实习生岗前心肺听诊技能培训中采用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结合便携式视听软件是否较单纯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更优.本文用stata软件将受试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保证试验设计中非处理因素均衡,避免出现各种人为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偏性,从而提高统计检验效能;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劣性,能获得较高级别的证据;考核评分由与本课题研究无关人员进行,对结果测量者实施盲法以减少测量偏倚.结果表明,在本科实习生岗前心肺听诊技能培训中采用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结合供学生课后反复练习的便携式视听软件较单纯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效果更优.对学生的调查则表明学生对所采取的综合教学方式较为接受及认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拉近了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因此,在心肺听诊技能教学中,在传统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教学的基础上,配合便携式视听软件供学生反复练习,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1〕唐承,高燕敏,丁丽丽.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J].海南医学,2011,22(5):105-106.

〔2〕王晓婷,王文松.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20):23,39.

G434

A

1673-260X(2015)12-0056-02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3D18、2013C16)

猜你喜欢
心肺软件技能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禅宗软件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软件对对碰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