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力量练习法对游泳成绩的影响

2015-12-01 06:47马荣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循环游泳力量

马荣

摘要:随着运动的科学化,当前游泳的纪录不断刷新跟强化体能密不可分。但是直到现在,国内大部分二线游泳队教练仍然不分运动员的主项还继续实行同一的力量训练方法,这对于长短距离不同选手是不能适用的。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针对韩国二线游泳队12周训练后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结果表明:力量训练组通过增加肌肉使得无氧力量增加,进而提高了短距离运动员的成绩。而循环训练组由于提高了肌肉耐力和呼吸循环能力,在长距离的比赛中表现良好。因此,根据游泳项目的不同,要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游泳成绩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力量;循环;游泳;影响

目前,国内二线运动队的教练还没意识到长短距离的运动员需要实行针对性训练,韩国二线游泳队的教练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韩国二线游泳队跟中国二线游泳队水平基本相同,成绩都处在二级运动员的水平。本文针对韩国二线游泳队进行实验,是因为同在亚洲韩国男子游泳一直处于领先状态,研究的数据内容是以12名年龄在20周岁的二线男队员之间进行研究,分为力量训练和循环训练2个小组,每周3次训练,跟12周的游泳训练同时进行。训练周期结束后,观察游泳体力和成绩的变化,分析训练模式对游泳成绩的影响,进而为制定有效又科学的训练计划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12名年龄在14周岁的韩国二线男运动员,按照试验的目的分为循环训练组和力量训练组2个小组,每个组6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实验对象是12名14岁二线男运动员并且分为两组,两组训练内容不同,但都是训练12周,每周3次。训练方式是采用体能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开始下一次的练习。

1.2.3 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运动员训练前后对身体组成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1.1 训练前后两组运动员身体构成比较

经过12周的训练,身体构成变化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训练前后两组在脂肪率上的平均差,循环训练组虽然多减少了0.69%,但是从统计的角度差异并不是很明显;在身体脂肪量上的平均差,循环训练组减少了0.83kg,差异很明显;在肌肉量上的平均差,力量训练组增加了1.39kg,差异很明显。抗阻运动不仅会对肌肉组织形态产生变化,对身体组成也有改善作用。如果针对肌肉力量进行训练,体重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身体脂肪量和脂肪率将会减少,而身体肌肉量将会增加。根据多名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运动对身体组成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众所周知,体脂肪率越高竞技能力就越差。特别是脂肪量对速度、耐力、平衡性和敏捷性及跳跃能力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此次研究中,力量训练组的身体脂肪率下降5.70%,肌肉量增加2.57%。这样的结果表明,通过力量训练身体脂肪没有明显变化,体重和肌肉率明显下降。循环训练组的体重和身体脂肪下降9.34%,这个跟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根据上述结果表明,力量训练和循环训练对减少身体脂肪、增加肌肉方面效果明显,并且对游泳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两组训练前后对基础体能的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2.1 训练前后两组运动员的基础体能比较

通过12周的训练,以及对基础体能的变化结果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作为测试肌肉耐力的仰卧起坐,训练前后两组的平均差上,循环训练组比力量训练组多增加3.67kg,差异很明显;在立定跳的平均差上,差异并不明显;在侧跨步助跑的平均差上,差异并不明显;在体前屈的平均差上,差异并不明显;在闭眼站立平衡性测试中两组都没有明显提高,差异也不明显。此次研究中,两组在肌肉耐力方面都有所增强,而循环训练组成员增强明显。通过循环训练能够全面提高体能;在爆发力上力量训练组提高1.16%,而循环训练组只提高了0.33%。而且两组间差异也并不明显;在敏捷性上两个组训练后敏捷性都有所提高并且组间差异并不明显;在柔韧性上力量训练组和循环训练组的体前屈全部提高,还有两组间差异并不明显,本人认为这和游泳进行并行训练有关。力量训练组和循环训练组的平衡性分别都有所提高。综合整理一下基础体能的变化,力量训练组和循环训练组在基础体能方面都有所提高。两个组之间的统计性差异只有在仰卧起坐,但是从整体上看循环训练组提高的幅度更大。

2.3 两组运动员训练前后对肌肉力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3.1 训练前后两组运动员肌肉力量比较

通过12周的训练,以及对肌肉力量的变化结果如表3所示,训练前后两组在握力上的平均差,力量组比循环组多增加2.5kg,差异很明显;在腿屈肌肉力量上的平均差,差异并不是很明显;在腿伸肌肉力量上的平均差,力量组比循环组多增加9.17kg,差异很明显;在臂伸肌肉力量上的平均差,差异并不是很明显;在臂屈肌肉力量上的平均差,差异并不是很明显;在背部肌肉力量上的平均差,力量组比循环组多增加6.17kg,差异很明显。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的肌肉力量都明显增强,即力量训练组的握力、腿伸肌肉力量、背肌力量、腿屈肌肉力量、臂屈肌肉力量都有明显增强,循环训练组的腿屈肌肉力量也有明显增强。两组的变化差异中,力量训练组的握力、腿伸肌肉力量、背肌力量等有明显效果。

2.4 两组训练前后对呼吸循环能力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4.1 训练前后两组运动员呼吸循环能力比较

通过12周的训练,以及对呼吸循环能力的变化结果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训练前后两组在最大通气量上的平均差,循环训练组比力量训练组多提高13.30L/min,差异并不明显;在最大摄氧量上的平均差,循环训练组比力量训练组多提高0.25L/min,差异不明显;在单位体重最大摄氧量上的平均差,循环训练组比力量训练组多提高5.27 ml/min,差异(P<0.01)明显;在最大心率上的提高不明显,平均差异并不明显。一般情况下,能够体现个人整体耐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是测定心肺耐力和运动强度的重要依据。此次研究中,经过12周与游泳并行训练,力量训练组的最大通气量、最大心率明显提高,心肺功能也有所增强。循环训练组的最大摄氧量,单位体重最大摄氧量都明显提高。虽然两个组的最大心率都显示出提高的效果,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提高使得持续训练能力增强,但是对于提高心肺功能,12周的时间比较短。endprint

2.5 两组训练前后对游泳成绩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5.1 训练前后两组运动员游泳比赛成绩的比较

通过12周的训练,运动员的自由泳50m和400m成绩变化结果如表5所示,训练前后两组在50m自由泳成绩上的成绩平均差,力量训练组比循环训练组多提高2.38sec,差异明显;在400m自由泳成绩上的成绩平均差,差异并不明显。

力量训练组的50m自由泳成绩比训练前提高11.3%,循环训练组比训练前提高5.04%,力量训练组提高明显。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此次的研究中测验的握力、腿屈力量、腿伸力量、臂伸力量、背肌力量方面力量训练组比循环训练组提高幅度大。力量训练组的400m自由泳成绩提高3.81%,有显著性差异。循环训练组虽然提高10.2%,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两个组之间的成绩变化差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成绩变化差异中循环训练组成绩提高明显。这样的结果表明循环训练后肌肉耐力和呼吸循环能力提高程度比较大,进而提高了400m的游泳成绩。

因此,力量训练组由于肌肉力量显著提高使得无氧性项目的50m自由泳上比循环训练组更加有效,而循环训练组的肌肉耐力和呼吸循环能力的提升使得有氧项目的400m自由泳上效果更明显。此次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如果针对计划延长训练时间,本人认为对游泳成绩的提高会更加有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力量训练组的握力、腿屈肌肉力量、背肌肉力量、腿伸肌肉力量,臂屈力量提高显著。而循环训练组只在腿屈肌肉力量方面提高显著。结论是,在提高肌肉力量方面力量训练更加有效。

3.1.2 力量训练组的敏捷性在侧并步测试中提高显著。而循环训练组在仰卧起坐、侧并步、柔韧性方面提高显著。结论是,在提高基础体能方面循环训练更加有效。

3.1.3 力量训练组的最大通气量、最大心率提高显著。而循环训练组的最大摄氧量,单位体重最大摄氧量提高显著。结论是,在提高有氧能力方面循环训练更加有效。

3.1.4 力量训练组在自由泳50m、400m中成绩提高显著,而循环训练组只是在自由泳400m成绩上提高显著。结论是,在提高短距离项目中,比如50m游泳成绩中力量训练组更加有效,在400m项目中两个组无显著性差异。

3.2 建议

3.2.1 力量训练组由于肌肉力量增强使得无氧功量提升,才50m自由泳成绩提高明显。而循环训练组由于肌肉耐力和呼吸循环功能的提高,才使得400m成绩提高显著。所以建议短距离运动员多做些力量上的训练方案,而长距离的运动员要多采取一些耐力方面的计划。

3.2.2 今后针对专业游泳选手选择适当的训练时机,并且根据选手的主项采用不同的训练计划,这样会对提高游泳成绩更加有效。

编辑/岳 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循环游泳力量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浅析英语词汇记忆策略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