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分析

2015-12-02 11:17吴雄辉黄锦远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陈 文 吴雄辉 黄锦远

1.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广东湛江524100;2. 广东省湛江肿瘤医院普外科,广东湛江 524000

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分析

陈 文1吴雄辉1黄锦远2

1.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广东湛江524100;2. 广东省湛江肿瘤医院普外科,广东湛江 52400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情况。 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67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开腹组27例和腹腔镜组40例。 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冲洗液量均低于开腹组(t=12.37﹑7.40﹑8.48﹑8.32﹑35.75,P<0.05),腹腔镜组感染﹑穿孔复发﹑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x2=11.75,11.75,11.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腹腔镜;开腹;胃穿孔;修补术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胃穿孔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1-2]。急性胃穿孔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消化道溃疡引起穿孔﹑外伤性穿孔和癌症诱发的穿孔,其中消化道溃疡诱发的胃穿孔比例最高[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67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开腹组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25~49岁,平均(36.9±4.2)岁,穿孔距离入院的时间为2~11h,平均(4.2±2.0)h。溃疡穿孔部位:胃部15例,其中幽门窦部5例,胃窦9例,胃小弯1例,十二指肠12例,其中十二指肠前壁8例,十二指肠后壁4例。腹腔镜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3~48岁,平均(36.2±4.8)岁,穿孔距离入院的时间为3~10h,平均(4.0±1.8)h。溃疡穿孔部位:胃部23例,其中幽门窦部13例,胃窦8例,胃小弯2例,十二指肠17例,其中十二指肠前壁9例,十二指肠后壁8例。两组急性胃穿孔病因均是胃溃疡引起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开腹组患者采取常规麻醉,采取仰卧位,进行气管插管,上腹部正中手术横切口,给予穿孔部位进行探查,将穿孔胃组织和周围坏死部位,进行大网膜覆盖,通过0.9%氯化钠进行溶液冲洗,留置引流管,进行常规性缝合手术切口。手术后给予抗生素﹑抑制酸治疗﹑胃肠道减压﹑禁食和肠外营养支持。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下床活动时间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冲洗液量(min) (mL) (h) (h) (d) (mL)开腹组 27 67.5±7.2 126.8±15.9 26.5±2.4 45.0±7.1 8.6±1.5 5764.6±269.3腹腔镜组 40 66.1±9.0 87.4±10.2 16.4±6.8 25.8±10.2 4.7±2.1 3615.4±220.8 t 0.68 12.37 7.40 8.48 8.32 35.7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腹腔镜组患者采取常规麻醉后,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气管插管,建立气腹,将压力调整为13~15mm Hg,向脐部插入鞘管,通过腹腔镜观察发病部位,根据患者穿孔部位放置10mmtrocar,对腹腔内的情况进行观察。根据胃十二指肠溃疡情况酌情放置鞘管,对腹腔内漏出的食物残渣和腹腔内的积液进行吸引,彻底吸净后,根据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部位﹑大小和瘢痕的范围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穿孔边缘特点,在距离穿孔边缘5~8mm处,通过4号丝线进行全层间断性缝合,根据穿孔大小进行缝合,一般缝合2~3针,通过大网膜对穿孔部位进行覆盖修补,对腹腔内的渗液进行清理,根据清理情况,进行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腹腔,对穿孔部位和下腹部放置引流管。术后措施同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穿孔复发﹑腹腔脓肿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建立数据库,患者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冲洗液量均低于开腹组(t=12.37﹑7.40﹑8.48﹑8.32﹑35.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感染﹑穿孔复发﹑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x2=11.75,11.75,11.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属于普外科常见急腹症,起病急病情凶险,治疗不及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治疗显示急性胃穿孔死亡率接近20%[5-6]。急性胃穿孔发生率为1/10000,其中有66%患者有溃疡病史,患者发病年龄跨度较大[7-8]。急性胃穿孔属于消化性溃疡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往往有突发性的持续性的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程度似刀割样,胃﹑十二直肠内容物会随着次﹑穿孔向外流出,对腹膜造成不良刺激,从而疼痛逐步扩散到全腹部,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降低﹑脉搏加快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脓毒血症和败血症等,最终会造成中毒性休克,进而死亡[9-10]。患者腹部按压有肌紧张,特别是右侧上腹部较为严重,肝脏浊音界明显缩小或者消失,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通过X线观察腹部透视在膈下有游离性气体存在,腹部穿刺可以得到浑浊性液体[11-12]急性胃穿孔多采用手术治疗措施,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小切口开腹修补术和腹腔镜下修补术。传统的开腹性手术创伤较大,对于腹部冲洗面积较大,术后容易造成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腹腔镜下手术创伤较小大范围的对腹腔进行探查,对局部术野进行放大视野比较清晰,角度可以进行调整,进镜之后利用辅助性的手段对穿孔部位进行确认,观察穿孔部位的病变严重程度,有效的避免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同时腹腔镜下手术,腹腔脏器在空气中暴露相对较少,其受到环境和细菌影响的程度较小,利于术后恢复,缩短了下床活动的时间,提高了预后恢复的效率。另外腹腔镜下修补穿孔,可以更加彻底的对食物残渣和消化液进行清理,直视的条件下进行腹腔冲洗和有效的引流,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中经验性操作,明显的降低了肠粘连和腹腔脓肿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67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开腹组27例和腹腔镜组40例。结果表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冲洗液量均低于开腹组, 腹腔镜组感染﹑穿孔复发﹑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提示腹腔镜下进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手术创伤明显低于开腹手术治疗,对于腹腔影响较少,另外对于局部病灶直视观察,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减少对了术后复发和感染的可能性。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 韩芳,姚国华,孟塬.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与小切口开腹修补术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34-5035.

[2] 张国胜.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4):523-525.

[3] 王健,张文伟,林 波,等.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1):50.

[4] 马忠明,严宏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8):5.

[5] 张炽棠.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1):62.

[6] 张传宝,安慧玲,张海涛,等.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手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14):1913.

[7] 石一峰,何永越,万德炎,等.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6例的体会[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09(2):92-93.

[8] 萧金丰,贺轲,向国安,等.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7):529-532.

[9] 谢伟.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效果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5):1370.

[10] 王庆,崔恒官,徐伟强,等.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5):665-666.

[11] 麦海星,陈立军,曲楠,等.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分析(附24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4):390-392.

[12] 沈叶,顾建萍,周联明,等.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4):1890-1891.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curative effect of gastric perforation repair by laparoscope and laparotomy operation

CHEN Wen1WU Xionghui1HUANG Jinyuan2
1.Department of First General Surgery, Zhanjiang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Zhanjiang 524100,China;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Zhanjiang Cancer Hospital, Zhanjiang 524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comparison of comprehensive curative effect of gastric perforation repair by laparoscope and laparotomy opera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7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and they were allocated to the laparotomy group with 27 cases and the laparoscope group 40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leaving bed tim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hospitalization stays and The volume of rinsing of the laparoscope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aparotomy group(t=12.37, 7.40, 8.48, 8.32, 35.75, P< 0.05). Infection, perforation recurrence and incidence of abdominal abscess of the laparoscop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aparotomy group( x2=11.75,11.75, 11.75,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Conclusion Gastric perforation repair by laparoscope has fewer traum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Laparoscope; Laparotomy; Gastric perforation; Repair

R656.6

B

2095-0616(2015)16-119-03

2015-06-19)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