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2015-12-02 11:18钱形邦梁洪雁李秋生侯浩联侯秋华植彩雄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阻塞性重度疾病

钱形邦 梁洪雁 李秋生 侯浩联 侯秋华 植彩雄

1.广东省封开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广东封开 526533;2.广东省封开县人民医院内科,广东封开 526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钱形邦1梁洪雁1李秋生2侯浩联1侯秋华1植彩雄2

1.广东省封开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广东封开 526533;2.广东省封开县人民医院内科,广东封开 52650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为BMI用于COPD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15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和采用6MWT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分析BMI与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1)高低BMI两组FVC﹑FEV1%和FEV1/FVC均低于正常BMI组, 三组FVC﹑FEV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组FEV1/FV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统计学(P>0.05)。(2)低BMI组和高BMI组在6min步行试验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低BMI组在重度和极重度中比例均明显高于高BMI组。 结论 COPD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为COPD患者的病情评估﹑后续辅助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质量指数;肺功能;呼吸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来有关研究资料显示[1-3],超过60%的COPD患者存在营养障碍,且出现呼吸肌收缩力下降﹑呼吸困难程度加重等症状。在临床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用于衡量人体营养状况的生理指标,目前有关BMI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COPD病例,以期为COPD的早期防治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156例,其中男87例,女69例年龄48~78岁,平均(53.2±4.1)岁。所有患者诊断与分级符合全球创议GOLD制定的COPD诊疗指南[4]。排除标准:支气管哮喘﹑合并影响肺功能结果和呼吸困难的其他系统疾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及肝肾功能衰竭等。根据WHO的BMI划分标准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均为52例,分别低BMI组(BMI<18.5kg/m2)﹑正常BMI组(18.5kg/m2≤BMI≤25kg/m2)和高BMI组(BMI>25 kg/m2),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肺功能检测 采用ST-75肺功能仪(日本福田产业株式会社生产),严格按照美国胸科学会(ATS)的质控标准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主要检测参数有:用力肺活量(FVC)mL/3s﹑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mL/1s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 FVC)%,评分标准根据GOLD制定的COPD诊疗指南[5]。

1.2.2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进行评分和分级[6]:(1)步行距离≥350 m为0分,属于轻度;(2)步行距离250~349 m为1分,属于中度;(3)步行距离150~249 m为2分,属于重度;(4)步行距离≤149 m为极重度。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OPD患者肺功能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低BMI组和高BMI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BMI存在一定相关性,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的FVC比较有明显差异(F=6.42,P<0.05),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的FEV1比较有明显差异(F=7.85,P<0.05);而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FEV1/FVC比较无明显差异(F=1.79,P>0.05)。见表1。

表1 不同体质量指数组肺功能指标参数的比较

表1 不同体质量指数组肺功能指标参数的比较

参数 FVC(mL/3s) FEV1(mL/1s) FEV1/FVC(%) 低BMI组 2065.0±123.3 1235.00±89.61 63.64±8.29正常BMI组 3392.0±163.8 2305.00±123.80 81.95±5.49高BMI组 3185.0±187.4 2962.00±162.90 78.28±8.77 F 6.42 7.85 1.79 P <0.05 <0.05 >0.05

2.2 COPD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低BMI组和高BMI组患者在6min步行试验中有明显差异(P<0.05),且低BMI组在重度和极重度中比例均明显高于高BMI组,见表2。

表2 高低两组体质量指数组呼吸困难程度的比较[n(%)]

3 讨论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营养障碍的作用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引起全身病变的疾病,已成为一项重要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7-9],45%~65% COPD患者均存在营养障碍,其显著特征为体质量下降。而体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受力,降低肺通气质量,进而增加呼吸困难的机率。目前,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障碍与其肺功能及呼吸困难存在一定相关性已有报道[10-11]。因此,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并结合本研究实验结果去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营养障碍的作用机制[12-13],主要内容:(1)呼吸耗能的增加,COPD患者长期气道狭窄或堵塞,气流受限,增加呼吸阻力,使呼吸肌负荷加大,导致机体耗氧量增加,体质量下降。在静息状态下,其呼吸肌做功负荷比正常人增加40%~55%,能量消耗量每天比正常人高7~9倍,约450~760kcal/d。气道堵塞越严重耗氧量越高,体质量下降越明显。(2)长期应激状态增加机体耗能,COPD患者由于肺部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且长期咳嗽咳痰和反复感染等作用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出现内分泌紊乱,三大营养物质呈现高分解消耗状态,导致患者体质量下降。(3)消化吸收障碍,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及肺动脉高压,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胃肠道血管淤血﹑电解质失衡等情况。同时患者多伴有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影响下丘脑摄入中心调节异常。最终影响患者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机体体质量下降。从本研究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低BMI组的FVC﹑FEV1和FEV1/FVC等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BMI组和高BMI组,且高BMI组的FVC﹑FEV1和FEV1/FVC等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BMI组。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通过其自身高代谢和负氮平衡作用,使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耗能状态,导致体质量出现进行性下降特点。

3.2 体质量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一直以来,体质量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影响的研究结果没有完全统一。主要有两个方面:(1)低体质量指数的影响。目前已经肯定低体质量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有明显作用。Fabricius P等[14]研究证实,低体质量指数会大大降低COPD患者的肺通气能力,在重度COPD患者上表现更加显著。毛旻韬等[15]研究表明,低体质量指数会加重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进而增加死亡率。通过改善患者体质量指数,可以降低其死亡率。因此,低体质量指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2)高体质量指数的影响。近年来对高体质量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评估作用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研究表明[16-17],由于高体质量指数对COPD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可作为预测COPD患者病死率指标因素之一。而盛嘉君等[18]分析住院期间死亡的67例COPD高体重指数(肥胖)患者,其主要死因是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和恶性肿瘤,研究结果认为超重或肥胖与COPD病死率增高无明显相关性。在本研究中,表1结果显示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对COPD患者肺功能预后影响有明显差异性(P<0.05),这表明BMI对COPD有明显影响作用,特别是低BMI组FVC﹑FEV1肺功能指标与正常BMI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表2结果显示,低BMI组以中重度患者为主,正常BMI组和高BMI组以轻度患者为主,并且低BMI组在重度和极重度中比例均明显高于高BMI组,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高体质量指数COPD患者,比低BMI组更有效改善肺功能功能,且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疾病控制。因此,控制COPD患者在合理体质量指数内,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综上所述,体质量指数是一项采集简便的生理学参数,其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呼吸困难程度有密切相关性,可为COPD患者的病情评估﹑后续辅助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孙丽蓉,李水霞,李冬,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重指数与肺功能的关系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252-253.

[2] 苏英娟.体质量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56-57.

[3] 侯永泉,张文挺,徐毛冶,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体重指数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7):24-28.

[4] 单锡峥,罗艳蓉,高荣倩,等.重度COPD患者BMI与肺功能的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 (5):82-85.

[5] 陈国忠,曹霞,余昌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反应与体重指数密切相关[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777,779.

[6] 冷秋平,曾学文.COPD评估测试和呼吸困难指数评分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新疆医学,2013 43(10):57-60.

[7] Ashmore J,Russo R,Peoples J,et a1.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activation research trial (COPD-SMART): design and methods [J]. Contemp Clin Trials,2013,35(2):77-86.

[8] Blum A, Simsolo C, Sirchan R.Vascular 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Eur J Intern Med,2014,25(4):370-373.

[9] 勾建强,李强.体重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9):1518-1519.

[10] 刘晓辉,金妍,邓淑仙,等.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42-43.

[11] 符琴,王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水平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6026-6028.

[12] 张连东,裴新军,谭美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瘦素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4,34(8):708-710.

[13] 蒙秋华,陈娇香,曾庆思,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气肿CT测量与肺功能分度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28(10):1530-1533.

[14] Fabricius P,Lokke A,Marott JL,et a1.Prevalence of COPD in Copenhagen[J].Respir Med,2011,105(5):410-417.

[15] 毛旻韬,沈啸翼,仲斌诚,等.COPD 患者改善体质量指数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J].现代医学生物进展2013,13(17):3293-3299.

[16] 周伟雄.体质量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2):27-28.

[17] 苗丽君,张瑞霞,王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预后与体质指数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1):35-38.

[18] 韩俊,张爱珍,李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肺功能及HRCT气道重塑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28-1631.

[19] 盛嘉君,陈宇清,周新.肥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5)1192-119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function, dyspnea and body mass index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QIAN Xingbang1LIANG Hongyan1LI Qiusheng2HOU Haolian1HOU Qiuhua1ZHI Caixiong2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engkai County, Fengkai, Guangdong, Fengkai 526533, China;2.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Fengka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engkai 5265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function, dyspnea and body mass index(BMI)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with BMI. Methods 156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low BMI group, normal BMI group and high BMI group, the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was performed, and dyspnea was measured with 6MW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lung function and dyspnea were analyzed. Results (1)The FVC,FEV1 and FEV1/FVC of low BMI group and high BMI group were lower than normal BMI group, the FVC and FEV1 of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FEV1/FVC of three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2) The differences of 6MWT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ow BMI group and high BMI group(P< 0.05), and the severe-to-very severe proportion of low BMI group was higher than high BMI group.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function, dyspnea and BMI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hich sh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 of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evidence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Body mass index; Lung function; Dyspnea

R563.9

B

2095-0616(2015)16-166-03

2015-04-02)

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4E1117)。

猜你喜欢
阻塞性重度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宫斗剧重度中毒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