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12-02 04:26
山东纺织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服装行业服饰服装

(中原工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随着近几年郑州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以郑州女裤作为代表的郑州服装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也带动河南省的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服装行业的壮大,需求的人才就越多,而且服装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拥有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而是需要掌握有各个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即全能型人才。通过对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渡森服饰有限公司、奥法罗服饰有限公司、梦舒雅服饰有限公司、若宇服饰有限公司、芙美妮服饰有限公司、纽伦服饰有限公司、隆庆祥服饰有限公司、太可思服饰有限公司、逸阳服饰有限公司、快乐屋服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就行业问卷调查,旨在进一步了解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服装企业对服装人才的需求,把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为今后一段时间服装专业教学的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1 河南省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河南省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全省服装行业大约800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3000多家,然而拥有自身较为知名品牌的规模却只有200多家。河南省服装企业加工能力比较强,其中郑州女裤最具代表性,“中国女裤看河南,河南女裤在郑州”已成全国服装界的共识。郑州女裤不仅是郑州服装行业的代表,更是河南服装行业的未来。目前,河南省服装行业仍然处于增长期的,服装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增长趋势仍将持续,行业日益发展成熟。但是,服装行业在结构和品牌等方面与发达城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这将成为制约河南省服装行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1.2 河南省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大部分企业只知道抓生产,抓销售而不注重品牌建设,不注重市场的发展前景,最终只有加工制作能力但缺乏创意设计和品牌。

(2)经验不足。河南省服装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家都是从小作坊起步,他们对市场的发展前景、时尚潮流的把握能力和品牌建设的经验都不足,没有相对成熟的品牌运作经验,这样的企业发展往往比较曲折艰难。

(3)缺少专业人才。经过调查,很多企业虽然有能力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但是没有人能够熟练操作,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根本达不到企业的需求。很多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应用到生产中。

2 河南省服装行业人才需求存在的问题

2.1 服装行业人才的现状

在调研过程中,我逐渐明白服装行业并不需要非常有才气,特别有个性的人才,而是需要有一定专业技能,具有团队精神,虚心好学,踏实肯干能吃苦耐劳的人。这样的人可塑性强,有发展空间,并且留得住。通过对郑州市多家服装企业进行调查,企业对服装行业人才评价如表1。

表1 企业对人才评价

2.2 服装行业人才需求问题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目前服装企业所急需的服装人才主要包括设计师、制版师、样衣师、质检员、跟单员及生产管理人才等。而且,企业现有服装人才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供、产、销”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很多服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服装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服装结构设计原理;

(2)要有一定服装生产工艺基础,可以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3)要有一定的服装缝制技巧,可以熟练进行样衣制作;

(4)要有一定的服装生产管理知识,能够合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5)要有服装设计能力和服装企业管理能力;

(6)要有一定创新思想,敢于创新,敢于探索。

3 服装类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问题分析

3.1 服装类毕业生的缺陷

(1)缺乏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创新意识。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所选择的专业了解不够透彻,没有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专业,而是盲目的选择一个自我感觉还可以的专业。这就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没学到位,而且还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通过实践,自己亲自动手发现或发明一种全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仅是教学任务的重心,而且也是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2)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很少吃过苦,而且总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佼佼者,很了不起,放不下架子,不愿意干体力活,不愿从基层干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3)喜欢跳槽,而且不重视在企业的实习。大学最后一年大学生都要面临着实习,也就是离开学校去企业工作和生活。很多大学生在实习时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难融入到企业的团队里,无法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能很好的完成实习的任务。而且当实习结束后,或感觉自己学到一些东西很了不起了,就想要回家乡发展,不愿意长期留在实习单位,甚至签过合同的,直接单方面撕毁合同,这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再相信毕业生,也不愿意让他们担任重要职位。

3.2 服装类毕业生的优点

(1)做事有热情、有干劲。大学生刚毕业进去社会的最大优势就是年轻、身体好,做什么事情都充满热情,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的心里状态,而他们的积极、努力会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他们的激情和拼搏,同时也会激发起身边人的激情和斗志。

(2)做事一板一眼,相当认真。大学生刚毕业进入企业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一些长久的经验带来的技巧,所以就没有偷懒的办法。也正是因此,他们做事才非常认真。而且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接受新事物、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进步就比较快。正是这些认真的态度,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一些老师傅也非常乐意指导他们,才使他们快速成长和进步。

(3)知错就改,不被挫折打倒。大学生刚进入企业,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所以会经常出现错误。然而不会一错再错,认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而会虚心向老员工请教,主动承认错误,并认真反思自己每次所犯的错误,想办法改正或避免。

4 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4.1 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方向,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和环境让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各类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工业化进程中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形成。

(2)“3+1”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企业对于多元化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时代背景而产生的,它是其它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组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这种模式是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它依靠企业的有效资源,利用企业的设备和环境,具有教学训练与生产零距离接触的实践教学特色。

4.2 设置新的教学体系

(1)改变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为重心的方案。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一味传播知识型的教学方法,力求在结构设计理念、结构设计方式、服装文化及流行趋势各方面融会贯通,把结构设计理论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改变以往重结构轻设计轻工艺的倾向,加大实践技能课程时数,以求所学课程与服装行业的现代化生产趋于同步。

(2)在修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更加明确的定位服装专业培养目标,使学校、老师和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措施。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以“就业岗位”为中心,以“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计划,也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条主线。

4.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1)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应以大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唤起学生的主动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还要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从教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明确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校服装专业应走向社会,校企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服装企业的运作中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来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变的更好,在毕业进入社会时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和挑选。

5 结论

通过对郑州市服装行业的调查,让我们更加明确服装行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也使服装院校对服装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方向更加明确。通过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讨研究和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进行实践,从而寻求一条适合服装专业学校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1]樊志萍.“校企合作、半工半读”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 2008;(6).

[2]张兵. 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关于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调研报告[J].职业, 2009;(3).

[3]陈莹燕. 基于中职服装人才培养的市场调研报告[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4).

[4]吴爱荣,曲长荣.泰安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 [J].天津纺织科技, 2013;(6).

[5]李淑敏. 服装行业发展对服装教育改革的诉求分析 [J].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3;(5).

[6]王赟.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2012;(7).

猜你喜欢
服装行业服饰服装
《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等9项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49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