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2015-12-02 00:47王晓燕
中外医疗 2015年28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儿科护理小儿肺炎

王晓燕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该院医治的13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5年2月间,该院医治的13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在临床中,对于对照组只进行传统护理;对观察组则在早期进行系统护理,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二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5.51±1.41)、(4.82±1.19)和(6.82±1.49)d,住院时间为(25.1±1.1)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46%和1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62%、79.23%),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患者,采用早期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肺炎的康复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儿科护理;小儿肺炎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0(a)-0176-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fantile Pneumonia

WANG Xiao-y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dian City, Huadian, Jilin Province, 132400 China

[Abstractive]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fantile pneumonia. Methods 130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Febr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other 130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nursing,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early targeted an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for improving cough, fever and pulmonary rales was (5.51±1.41)d, (4.82±1.19)d and (6.82±1.49)d, respectively, the length of stay was (25.1±1.1)d, which was much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98.46% vs 74.62%),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nursing satisfaction(100% vs 79.23%)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Early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habilitation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Pediatric nursing; Infantile pneumonia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 如果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1]。3岁以下的儿童,因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健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也不完善,是这种病的高发阶段,并且极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是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会严重威胁对儿童的健康[2]。可见,对小儿肺炎早期进行高效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的康复和治疗意义重大。该院对于收治的130例小儿肺炎患者,采用有针对性和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间,该院医治的13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59例;患者年龄在为3月到13个月,平均年龄为(14.26±7.02)月;同时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该院医治的13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其中有67例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5月到25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15.02±7.56)月;全部患儿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咳嗽,心率及呼吸加快,肺部闻及细湿啰音等符合WHO小儿重症肺炎的体征, 经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以及有片状阴影。观察组HE 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各方面临床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临床中对于对照组,医师和责任护士完全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实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在护理措施上采用传统的方法。包括:饮食护理、患儿身体指标的观察与检测、药物护理、运动护理等基础护理项目;观察组则采用有针对性和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具体措施。

1.2.1 环境护理 定时换气,确保病房室内空气的流通,同时室内还要保持有充足的阳光,室内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室温保持在20度较为适宜。

1.2.2 休息护理 指导患儿以卧床休息为主, 尤其对肺炎病变广泛的患儿者,必须要求卧床休息[3]。以尽可能减少氧消耗量,进而使心肺功能稳定。要集中对危重患儿的检查治疗和护理,确保患儿的休息时间。在病情好转并且稳定之后,可以让患儿适当进行活动,使肺通气得到锻炼,并且促使排出分泌物。

1.2.3 饮食护理 指导患儿要以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并且要按照先流质,然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的进食原则,还要注意要少食多餐; 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 患儿每日饮水量以每公斤体重80~100 mL为宜。要注意密切观察,当患儿出现体温升高时,体温每升高1度 ,所饮水的量要增加10%左右[4],伴有哮喘的患儿可再适当增加。要注意引入的量要适当,过多会加重心肺负担;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每次进食后要保持患儿坐位在30 min以上,同时还要让患儿漱口,清洁口腔遗留食物残渣; 对卧床患儿,为避免诱发呕吐恶心甚至误吸现象的发生,在患儿进食后,切勿马上进行具有刺激性的操作[5],如翻身拍背、吸痰等动作。

1.2.4 呼吸道护理 及时有效地清除掉呼吸道分泌物,对通气功能的有效改善和肺泡通气量地增加,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潴留与纠正缺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6]。为此,临床上倡导和鼓励患儿利用咳嗽排痰。一旦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就要采取排痰措施。一是雾化吸入法,每天可进行2~3次,15~20 min/次的超声雾化吸入,从而使痰黏度降低和支气管痉挛解除, 达到肺通气改善痰液排出的目的。针对呼吸无力的患儿,可采用头高30度的头高脚底体,促使膈肌下移和气体交换量增大,达到呼吸深度提高、雾化在终末支气管沉降的作用。二是翻身及体位引流法,该方法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由小支气管流向大支气管 ,从而利于排出。临床操作上, 可依据病情的不同,2~3个小时翻身1次[7]。注意对左侧分泌物要采取右侧的卧位,反之则取相反侧卧位。这样,不仅利于改通气善,防止堆积分泌物,而且还能保证支气管排痰顺畅。三世叩击胸背部法,这一方法,通过叩击胸背部使胸壁发生震动,促使小气道的分泌物松动进而排出。方法是利用手指手掌或者叩击器,当患儿呼气时使用腕部的力量叩击,叩击前胸与腋下以及肩胛间与肩胛下等区域部位。四是吸痰法,这一方法是在上述方法难以凑效时采用此法。方法是先将口鼻内分泌物清理干净,之后再将吸痰管插入到气管的预定部位, 开始在深部左右旋转并向上提拉。要严格控制吸痰压力(运用100 mmHg)和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严格无菌操作程序,精心操作,防止对患儿造成黏膜损伤。

1.2.5 氧吸入护理 按照1~2 L/m2的氧流量和不大于40%的氧浓度标准,采用鼻导管或者口罩连续吸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然后进行对比。

1.4 护理效果评价

自制《患儿依从性调查表》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100分为满分,75分以上视为满意及依从。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5.51±1.41)、(4.82±1.19)和(6.82±1.49)d,住院时间为(15.1±1.1)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对比[(x±s),d]

2.2 两组患儿医嘱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46%和1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62%、79.23%),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医嘱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中小儿肺炎,不仅是儿科的常见病,而且在住院患儿中,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诱因[8],对儿童健康威胁严重。有统计表明,患儿感染肺炎后因为自身年龄小抵抗力弱,病情发展较快并极易导致重症肺炎。所以,要掌握小儿肺炎的发病规律,充分认识其潜在的危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及早采用有针对性和系统的护理干预,控制其发展降低病死率。

有相关统计表明, 在中国,儿科住院患者中的25.1%~65.9%,都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张瑞[9]研究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改善治疗环境, 严密仔细地观察病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加以合理饮食的护理方法,同时,普及和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施行系统而且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良好效果的目的。

从该结果上看,经过14 d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5.51±1.41)、(4.82±1.19)和(6.82±1.49)d,住院时间为(15.1±1.1)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Besnard V等[10]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同时,由于小儿年龄较小,肺炎影响到呼吸,患者往往表现出急躁的情绪,配合度差。所以,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11]。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46%和1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又和梁兰芳等[12]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也充分说明,早期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于平缓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护理配合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之,对于小儿肺炎患者,采用早期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肺炎的康复疗效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云发,于文彬,许殿明.误诊为小儿肺炎3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2(5):304.

[2] 刘桂芬.对小儿肺炎的护理及用药情况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3):115.

[3] 丁浩萍.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4,16(11):298.

[4] 张翯,郭舒文,严琳.1例支气管肺炎合并斯-琼综合征患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3,19(2):160-161.

[5] 谢明月.小儿肺炎108例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 18(7):339.

[6] 梁玮,肖凌凤,张承秀,等.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体位引流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4,12(24):258.

[7] Chaudhry R, Nisar N, Hora B, et al. Expression and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e at ion of the Carboxy-Terminal Region of the P1 Adhesin Protei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14, 11(3): 613.

[8] 陈秀霞.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1(8):286.

[9] 张瑞.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80例临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0(9):177.

[10] Besnard V, Nabeyrat E, Henrion-Caude A, et al. Protective role of retinoic acid from antiproliferative action of TNF-alpha on lung epithelial cells[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Lu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 2012, 16(2):430.

[11] 罗鸿坤,罗晓玫.53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 16(4):394.

[12] 梁兰芳,郭臻.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康复中的作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 20(15):213.

(收稿日期:2015-07-01)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儿科护理小儿肺炎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复方丁香开胃贴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