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拓展训练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2015-12-04 17:18叶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体育课体育

叶平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南京 211198)

体育教育在长期以来的教育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结构是否健康均衡,还直接关系到人民体质以及生活态度。体育课是伴随每个人学生时代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阶段,学校设置的体育教学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大学阶段,大多数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锻炼习惯,相对自由的课程安排与学校组织社团的支持,使得老师们在安排体育课程教学时有更大的改革和创新空间,现阶段比较时尚前卫的户外运动比如攀岩、跑酷以及学生比较熟悉的轮滑、瑜伽等等,都能够被纳入新型的体育教学体系之中。但就现阶段青年知识分子的体育锻炼调查来看,其中47.46%的大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的锻炼计划,他们能够实际参与到户外活动之中的机会也少之又少。这样的局面对于年轻人以及整个高校体育教育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不仅意味着这一代人健康风险的上升,也再一次凸显出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与重大的历史使命。

1 高校体育课改面临的现状

1.1 体育场馆以及相应设施不健全

现阶段的高校建设规划与中小学校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它们能够有充足的物资支持、比较大的场地,并能够在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体育设施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各个高校努力促成自身的体育馆建设以及体育设施完善是无可厚非的事,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高校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些学校将自己的塑胶操场以及体育馆限时开放甚至是在课余时间大门紧闭,将一些有运动需求的学生和老师拒之门外,或者在运动器材比如篮球、网球等的支取上设置诸多限制,让师生难以在课上或者课下完成必要的体育活动。还有一些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更是在教学物资这一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环境简陋以及地形等条件限制都让一些正常的运动项目难以开展,学生一些合理的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有的高校也存在着思想意识上的问题。比如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羽毛球馆按市场价向校内以及校外人员开放,人们能够理解体育馆开放需要耗费人力管理费用以及基础的水电费,但是这种公开喊价的做法仍然引起了学生的不满,校方在研究之后也继而取消了收费制度。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一些高校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交织导致了在硬件上跟不上学生的锻炼需求以及教师们的教学要求,其根源问题还需要老师以及高校的领导在经过调查核实后予以及时的解决和改进。在这样的现状之下,老师们将学生带出体育场、体育馆,去有组织的参与户外攀岩、野营、越野赛等等,能够巧妙的将基础设备上的劣势转化成为户外创新教育模式开展的优势,从而逐步建立起户外运动教育体系的雏形。

1.2 新兴户外运动项目发展缺乏动力

体育课程不受学生与老师们的重视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学生们就没少经历过体育课被占的情况,再加上学校普遍对体育课程缺乏考核机制与教师培养进修机制,导致体育课以及体育老师们在教学领域的位置十分尴尬。尽管现在在中考、高考阶段考核项目已经拓展到了一些体育项目测试,有的学校也已经把日常的课间操、晨跑等等纳入了教学体系,但这样的力度并不足以让老师和学生扭转对传统形式体育项目缺乏重视的观念与思想,有的学生甚至主动放弃体育课学习,排斥户外体育运动等等,这样的状况对于体育教育的地位巩固以及人们的思想转变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学校领导以及从事体育教育的老师们付出更大的心血。由于学生们对传统篮、足、排项目需求的逐渐饱和,一些能够满足他们寻求新鲜、刺激心理的项目被增加到课程之中,尽管这一举措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一些老师和学校害怕承担风险和责任,或者由于欠缺经验未使户外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类似这种原因使大多数的户外训练计划夭折,与之相关的教学体系建立与发展进程也比较缓慢。因此,针对这类问题,提升学生们对新兴体育课程的认可度与好感度是老师们以及学校工作的重点,他们在思想意识以及实践活动中的煽动作用以及有意义的教学改革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转变已有的体育课程开展模式,改变之前在体育教学中累积的不良习惯等等也是改变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形象的重要途径,逐步的改进将会使体育教育获得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更多的支持。学校方面也应该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逐渐吸取经验,增强课改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1.3 单项训练较多,户外运动项目难以联结

尽管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持续的进行,但一些具有历史惯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教学实践当中。各个单项的训练是不同阶段体育课教学最常见的。高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动作的重复以及耐力的训练,以户外攀岩为例,学生在经过老师们详细的动作讲解后,往往会进行针对性的攀岩训练,在不断的重复中掌握攀爬姿势、发力技巧、落脚点的确定等等。这对于初学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就一些已经有过类似经验的学生,老师完全可以将攀岩、速降、野炊等等融为一体,进行组合式的教学,而不是将每个项目孤立起来。这样的做法不仅会造成成本浪费,还会使学生的户外运动能力与经验大打折扣,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实用性不会太理想。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贯穿学生各个体育学习阶段,他们在长期的重复与固定的模式之下必然会产生技能训练的瓶颈期,以及心理上的抵触。再加上由于一些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身体素质参差不齐,过于专一和稳定的训练程序有时会对不同学生群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效果,每个学生在项目训练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侧重点以及相应的个人计划。因此,界限划分过于分明的体育教育并不适用于每位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会转变为两个极端,他们所收获的生存能力以及身体素质训练会过于单薄,这样的局面显然不符合高校体育教育的初衷。

2 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要点

2.1 户外运动项目开展要结合实际情况

实际上,造成一些高校不能够正确合理开展户外运动教学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对体育教学的轻视,户外运动并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或者野营探险,该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发展规划都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师资力量等方面。结合一些高校体育课程硬件不足的状况,学校和老师们可以尝试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户外运动项目,来缓和教学需求与学校资源现状之间的冲突。户外运动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中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比如攀岩、野营等户外运动项目不仅在模式上对师生都是一次良好的刺激,其对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锻炼作用也相当显著,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可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还能够在团队之中获得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等最生动的素质教育,可谓一举夺得。在具体项目的选择上,老师们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将意外风险降到最低。校方在这一方面也应该摆脱以往害怕学生在运动中发生意外、不愿因承担相关责任等负面的思想影响,而是应该在保证活动安全性与完善应急机制的基础上鼓励师生走出校门,增强实用性技能,获得更加全面的体育教育与学习体验。

2.2 主动迎合学生需求,获得学生配合

体育教学特别是针对户外运动项目方面的体系在建立之初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因素,如此得出的相应的工作方法不仅会具较强的实用性,对将来教学体系的适应性调整也将会有较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户外教学项目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常规项目,然而想要使教学体系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就需要在运动项目以及课程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来更好的迎合现阶段高校学生们的个性化要求。比如,大多数的年轻人不愿意走出宿舍参加体育锻炼,因此,老师们可以为他们增设以亲近自然、陶冶情操为主题的户外活动,或者为女生增加女子防身术课程等等,除了鼓励他们动起来,也在体育项目的观赏性、实用性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的调整能够很大程度的为学生的体育学习以及日常锻炼增添动力,为学生日后的生活提供有价值的训练与技能积累。体育教学的目的与宗旨最终也归结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这些针对他们实际需求而产生的课程调整少了更多的限制,能够贯穿在他们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当中,这种短期投入、长期收益的设置将会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的投身到户外体育课程的学习之中。

2.3 积极促进户外运动体系的创新发展

户外运动教学实际上与传统体育课有一定的差别,它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其形式的灵活性以及对学生不同需求的适应性,想要实现该体系的长久发展也需要老师同学们在实践之中不断提出新的思路与创意。老师们在建立和发展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同时应该学会适应学生们的心理需求,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耐力训练、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应急能力。这些素质都是传统体育教育不能给予学生们的,特定的户外环境、良好的运动氛围以及一些突发意外情况都会为学生的运动以及体育学习增新颖的元素。另外,户外运动教育的进一步转型发展还需要老师以及学校方面进一步的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尽最大可能的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以及富有价值的课程方案。户外运动教育的发展迎合了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的号召,同时也为老师们更好的开展教学创新改革、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户外运动课程的在全部课程中所占比例、灵活的时间安排,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合作等都是老师们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在进行具体的实践时,他们更应该放宽眼界,寻找学生群体的潜在需求,逐步完善这一新兴教学体系,并通过实际的教育与指导为他们解决关于身体素质、机能以及运动习惯等等的问题。这一课题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生群体特点的转变而进行及时且合理的改进与调整。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伴随着学生群体实际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着变革,其中涉及的新形式、新手段以及相应的工作思路都需要师生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进行检验与权衡。体育课程自从出现以来一直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的实践性要求学生们身体力行,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与思想,而是用更加实用的训练与技能来为广大学生塑造强健的体魄与坚毅的品质。户外运动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对现阶段体育教学状况调查的基础之上,在其发展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巧妙的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以及户外拓展训练运动的优势,将具有创新性的新型体育教学融入到高校学生培养之中。

[1]龚小芹.大学生休闲体育与户外运动的教育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影响[J].大学教育,2012(12):31.

[2]曹正玉.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的综合研究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4):185-186.

[3]刘美凤,郑瑾.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新思考——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J].湖北体育科技,2015,34(2):177-179.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体育课体育
冬季户外运动
体育课
户外运动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区域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高校户外运动课风险管理探究及应对策略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无忧踏青清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