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及优化措施研究①

2015-12-04 17:18汪继东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优化环境体育

汪继东(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9)

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及优化措施研究①

汪继东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不能脱离体育教学环境而独立存在,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系统要素之一,对体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体育教学由体育教学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构成。这三个部分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又可以分为体育教育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体育教学由体育教学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因素构成。因此,研究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是研究体育教学最迫切的任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为今后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体育教学环境构成要素优化研究

1 体育教学环境中的几种关系

1.1体育教学环境与环境的联系

环境通常是指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外部条件。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完成,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的发生始终与所处的教学环境之间保持着物质和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1]。

1.2体育教育与教育、体育教学的概念和联系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3]。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实际操作部分,也是中心环节。因其授课内容和形式有着独特性,教学的环境具有多变性。因此,在对教学环境选择上更加具有灵活性,在教学环境的优化上更有发展的空间。

2 体育教学环境构成要素

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体育教学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主要指针对学生本身来说的环境要素,而外环境主要指学生本身之外的种种因素。学生的内环境主要与学生的生物科学基础环境、心理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因素有关;外环境主题要指除了学生本身之外的教学物理环境、心理环境、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内环境因素与外环境因素存在着辩证的促进和制约关系。

2.1体育教学的内环境

2.1.1生物科学基础因素

生物科学要素主要指人体的生理、生化、解剖因素。包括学生的生理机能和结构功能等是否能适应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过程占主体地位的学生,其生理机能和机体结构功能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的程度。

2.1.2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

个体的心理环境主要指校风、班风、课堂气氛、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等[4]。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它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5]。班风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其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直接影响班级的每个成员。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指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形成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关系等[5]。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消极和对抗的情绪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实施。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一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6]。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健康水平评价的标准,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

2.2体育教学的外环境

体育教学的外环境主要由物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构成。这些因素为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可能,也制约着体育课程开展的程度。

2.2.1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是体育教学环境赖以存在的载体,从物理环境的内容看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体育教学的物力环境主要由构成体育教学的场馆、场所设备、体育教学相关资料等;人力资源主要为师资力量;财力资源主要是支撑和维持体育教学活动的相关资金。

2.2.2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

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和校外及学校周边所存在的自然界的环境,这种环境不受人的意识所控制的未经开发或者经过人工改造,长期以来而形成的山川、河流、森林、湖泊、草地、沙漠以及阳光、空气、风向、雨雪、温度、湿度等。

2.2.3体育教学的社会环境

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教育,既促进社会的进步又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实施环节。纵观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横向看社会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社会的稳定性也是制约体育教学的因素,社会资源的投入程度、社会的体育运动氛围也是体育教学环境中不容忽视的地方。

2.2.4体育教学的政策环境

体育的政策环境主要有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当地政府的政策方针、相关学校的政策方针等。当地政府在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的同时,考虑到当地的情况和地方特色制定和实施相关措施。相关学校的政策方针是学校根据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及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方针。这些政策环境对体育教学有很好的导向性作用,最著名的就是“举国体制”,成功使中国体育走向了体育强国的地位。而现在“阳光体育”“全民健身”“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等政策也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3 体育教学环境优化措施

针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因素进行优化。对内环境构成因素,从生物科学、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优化。学生的健康知识储量、健康意识水平、物质营养不断的改善和优化,另外学生的

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也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外环境的优化指的主要从师资力量、物理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等构成因素有的放矢地优化和改进。

3.1内环境优化措施

3.1.1生物科学基础环境优化措施

对学生内环境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第一,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加强传授生命科学相关知识。健康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运动习惯,为参加体育运动做好良好的理论指导,更加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开展;第二,加强学校的饮食卫生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学生摄入健康的、营养的食物。第三,根据学生的解剖学特点,因材施教。

3.1.2心理环境优化措施

对学生的心理内、外环境的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第一,心理内环境的优化可以从教师做起。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进而使其融入班集体,在班集体中寻求归属感。第二,同学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交流,排除心理产生的各种障碍。组建兴趣小组,定期举行趣味性活动。第三,家庭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第四,加强学校的宣传教育。第五,加强对学生心理变化的监控和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3.1.3社会适应能力优化措施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优化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对学生主体认识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二,正确的对待成功与失败的教育。第三,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教育。第四,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加更多的社会性活动。

3.2外环境优化措施

3.2.1物理环境因素的优化措施

师资环境其优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强化师资团队建设,严格的选拔有才能的体育教师。第二,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学习。第三,完善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物力资源环境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第一,提高体育教学的场馆、场所设备、体育教学相关资料的利用率。第二,利用现代科技,发挥现代多媒体、3D技术等进行教学。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相结合。财力资源环境的优化:第一,合理配置有限财力资源,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投入力度。第二,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创业、推进俱乐部发展。第三,利用周末场馆闲置时间做好运营机制。

3.2.2自然环境因素的优化措施

自然环境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开展相相应的体育项目。例如,靠近山川、湖泊和森林的学校可以开展素质拓展课程。第二,开发新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人工开发的有限资源和自然保留的资源,开展体育课程。第三,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学习丹麦体育课程的设置,把体育课程挪到自然环境中。

3.2.3社会环境因素的优化措施

优化社会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扩大媒体对体育的宣传程度。第二,加大社会资源的投入程度。第三,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方面人才提供有效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第四,活跃社会的体育运动氛围。

3.2.4政策环境因素的优化措施

政策环境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第一,坚持贯彻党对体育事业政策方针和路线。第二,落实当地政府和相关学校的方针政策。第三,创新性的完成各项任务。自“阳光体育”“全民健身”相关政策的出台之后,创新性地完成各项任务成为发展体育事业的客观要求。

4 结语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隶属教育的体育学科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体育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体育教学环境的诸多构成要素有着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上对其进行优化,更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亚荣.体育教学环境优化策略[J].教育评论,2014(9):123.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5.

[3]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4]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9.

[5]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49-651.

[6]李睿.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J].现代教育,2014(11): 123.

作者简介:①汪继东(1989,11—),男,汉,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外聘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068-02

猜你喜欢
优化环境体育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我们的“体育梦”
漫观环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