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研究①

2015-12-04 17:18徐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转型专业体育

徐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

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研究①

徐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摘 要:该文首先对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依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我国高校转型发展是基于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以及高等教育转型之下的适应性转变,它是基于地方特色、根据区域差异调整教学,是基于自身的条件以及发展需求来进行转型调整;随后是对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分析,要从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要从加快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要从办学体制进行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其中,要从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师资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不断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关键词;转型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整体性发展,主要是要体现出现代教育培养思想所要求的方向性、科学性、超前性、竞争性等多个方面,它需要根据现代教育培养目标,来制定出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建立一个最佳的教育培养结构,以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并且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调整方面还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就主要从转型发展形势下,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水平,优化其能力结构,以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多面型与开拓型体育专业人才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1 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依据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第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成为转型发展的外在驱动力。详细来讲,其转型发展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是基于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以及高等教育转型之下的适应性转变

当前,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有研究学者指出,所谓高等教育的转型,主要指的便是高等教育中学生、教师、教学以及管理体制等多项要素在相应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之下而产生的一定质变以及量变的过程。纵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现,其存在着空间上的全方位性、时间上的快速性以及程度上的深入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顺应高等教育的转型,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优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

1.2是基于地方特色、根据区域差异调整教学

普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必须适当地根据其地方特色来进行调整,要积极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根据民族特色增设一些民族传统项目课程。例如,在北方冰雪多的地区,可利用这一优势增设一些冰雪项目;在内蒙古地区,就能够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

1.3是基于自身的条件以及发展需求来进行转型调整

在转型发展新形势下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调整上,也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以及发展需求为标准,并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不能够盲目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必须要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2 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分析

2.1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以加快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体育观念的束缚,加之竞技运动的影响,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长期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较快、较好地发展,而且也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没有较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改革的需求。因而,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陈旧的惯性思维当中解脱出来,要树立起现代的体育观念,构建出一个开放型的体育教学体系。必须严格按照当前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要真正实现“抓住一方,放开一片”的要求,改善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以培养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当中,首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基本条件、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学校教学条件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的选修课程,通过一些课外课余锻炼活动来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其次,应该实施开放性地教学系统,沟通体育教育专业同其他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鼓励学生跨专业听课,促进学习与交流,也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再次,还应该牢牢把握当前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动向,根据最新需求动向来及时调整并且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最后还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教育,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地体育教育实践机会,安排学生进入中、小学进行体育教学实践,以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

2.2对办学体制进行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其中

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时期,各行各业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性也愈加凸显。竞争不单单表现在学生毕业之后所面临的就业双向选择方面,重点在高校教学过程当中,也必须要注重对于学生参与竞争的精神以及竞争实力的培养,要培养出经得住市场选择,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当中,也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质量求生存的战略方针,应该要配合市场需求以逐步建立起一个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市场。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适当选择竞赛法进行教学,并且多举办一些校内、校际间的体育比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养成正确地竞争观念。

2.3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师资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如缺乏优秀的专业教师,那么就算教学改革方针再好也无济于事。假如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能力没有及时更新完善,那么也会制约了学生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当中,学校也必须要严格根据专业学科、根据体育课程建设的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必须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优化其知识结构,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调整。

2.4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在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方面,不但需要在制定课程方案的时候增强学生教育实习时间,而且也应该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观摩见习,增开一些教学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让学生自主组织并且参与到活动竞赛当中,以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裁判能力等。除此之外,还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自学环境,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5注重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讲,其教育类知识的不足仍然是其知识结构体系当中的一大问题。这同我国长期存在的重术科、轻理论,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办学思想息息相关。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面来看,教育学知识、计算机知识、语言表达知识以及方法学知识等多方面知识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讲都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时候,也必须加强对学生教育类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改革,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开展一些休息日的学术讲座,举办一些不同类型的专题研讨会,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一些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教育行为理论以及教育改革成果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以积累下今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识。

2.6努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个性定义,当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趋同的一个观点便是:一个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其兴趣爱好、个人能力、个人特点等方面,具有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它既是将人类社会共性的物质内化于学生,同时又将学生个性的物质外化为社会价值,这两者是趋于一致的,并且共同贯穿于教育过程当中。因此,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当中,除了需根据教学目标以及课程要求,使学生达到共同的标准之外,还必须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促进学生个性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2.7鼓励学生突出个性特点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是一个大的系统,其系统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特定的标准,对学生基础素质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之下,其智力发展水平、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善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些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学习掌握较快;有些学生篮球基础水平较好,有些学生田径基础水平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明确技术规格之外,还必须要在符合技术原理的条件之下,鼓励并且指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来较快较好地进行教学。

2.8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

个人才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对社会的贡献值以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一个人个性才能的发展同其个性潜能的开发也是息息相关的。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当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关键便在于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使其能够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以充分施展出自身的才华。因为体育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育情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善于观察、分析,并准确地把握好学生的潜能,并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方式,能够肩负起今后改革体育教育重任的综合性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昭绒,张焯庆,庞燕群.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整体性发展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89-91.

[2]曹社华,尚华萍,陈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结构优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212-213.

[3]陈文坤.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93-96.

[4]时殿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318-319.

[5]顾永安.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2):80-83.

作者简介:①徐霞(1983,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定向越野/田径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142-02

猜你喜欢
转型专业体育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