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思考

2015-12-04 17:18刘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等级制度指导员办法

刘艳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1993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下简称《等级制度》)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正式进入制度化状态。在《等级制度》颁布的十八个年头里,正好面临我国经济社会和体育快速发展与变革的重要时期,《等级制度》中的一些内容也存在着一些过时和瑕疵现象,致使其中部分规定需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2011年10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第16号令公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级制度》即行废止。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这一变化,是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与理论升华中日益完善的一种发展趋势。该文试图对实施《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和意义入手,对该制度实施的现实问题和主要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在实施《管理办法》中存在的问题,来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工作和促进全民健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社会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在竞技体育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性大众体育热潮。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中讲道,我国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就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群众体育的发展[1]。在社会群众体育发展领域中,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工作发展的骨干力量,与场地设施和法规制度一起构成了发展社会体育的三大支撑条件。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健身活动的组织者、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推行《管理办法》是对《等级制度》的继承并对其的全面修订的结果,也是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1.2 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体育向消费型转轨,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经营性的有偿服务[3]。《等级制度》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服务的工作方式上没有考虑经营性指导服务的职业特点。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职业指导需求的增加,2001年出台的《职业标准》,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趋于职业化,是对《等级制度》中从事经营性指导活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标准的具体规范,是在《等级制度》基础上为满足职业体育指导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且都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用《管理办法》来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各项工作。

1.3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随着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等级制度》中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如何进行管理和促进队伍持续发展的内容设置相对缺乏下,加强对队伍的全面管理的需求日益突显。另外,指导服务的工作方式、指导员基本条件、工作管理机构和组织方面、培训以及注册等方面的内容较为原则和概括,缺乏具体操作规范。鉴于《职业标准》实施后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多元发展,《管理办法》明确了该规章只适用于进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也解决了《等级制度》调整范围较宽但实际只适用公益类型的现实矛盾[4]。因此,《等级制度》的部分规定需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来适应制度自身的发展,进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2 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现实问题

2.1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存在多面的不平衡

社会体育指导的总体数量与我国人口总数量比例不合理,与当前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速度相比仍存在不相适应;指导员各等级之间比例不平衡,国家级和一级指导员数量相对较少;获得指导员称号的与实际指导率不一致;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展不平衡等[5]。另外,还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2.2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机制不完善

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过程中,一些基层单位培养标准和目标把握不当,培养要求不一致,培养内容不充分,资格认证基准不统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种类不明确,没有考虑社区文化、风俗、不同人群、不同项目以及不同地区进行指导员种类细分。

2.3 组织管理机制的局限性

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以及各类体育社团、社会组织的大量建立,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大多仍由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普遍采取的是行政化模式,协会、社团的作用发挥扔较为有限,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另外,很多地方的队伍没有组织起来,主要由于该地区体育行政部门对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情况了解不足。缺乏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不能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社会组织的自治与自律。

2.4 《管理办法》与《等级制度》的关系不明确

《管理办法》是继《等级制度》之后,又一部专门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关系的立法文件,是根据全民健身计划和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诞生的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两者之间存在着承续关系,但《管理办法》实施的同时更是《等级制度》的废止。自此表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要以新法为规范标准和依据,各种矛盾与关系的处理与旧法无关。

2.5 《管理办法》调整的对象、内容、结构不明确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整工具。根据《管理办法》字面理解,我们会认为该制度是一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的管理办法,而实际所调整的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这样就不会背离作为一项法的最基本功能。我们必须认识到《管理办法》调整的内容是开展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全面管理工作事项和工作关系。但《管理办法》基本上保留了原《等级制度》的内容框架,补充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各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3 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相关对策

3.1 继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

由于我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层次,现阶段对健身热潮的认识大幅度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建设仍在持续发展阶段,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对体育的认识仍有严重偏差,导致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艰难。所以,必须加大对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必须加大对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的力度,让社会体育指导员走进农村,打破现有农村体育事业的瓶颈,从而现阶段仍继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3.2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种类

目前在大力发展队伍规模的同时,工作重点也可以向队伍作用发挥上倾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文化水平以及技能指导能力。根据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加快设立不同类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特色。根据我国现实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需求,我国各地的风俗文化差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机制。同时,大力推进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

3.3 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社会化治理,完善管理体系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是体育不断社会化、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产物[6]。目前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仍是以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办法》中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认可仍没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在坚持现在主导的基础上,吸收社会力量来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全面管理调整为做好宏观调控和监督职能上,将管理中的日常事务交给重点推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社会体育组织,切实形成一种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

3.4 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

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宣传工作始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在《管理办法》的实施中,虽然在有关网站和文件中发布外,几乎很少有对这一新的规章进行过专门的宣传和培训。《管理办法》宣传工作的不到位,必然引起对实施新规章与原《等级制度》即行废止的错误认识,甚至对其新规章实施的全然不知。因此,加大对《管理办法》的宣传是当前实施中需要重视的重要工作之一。

3.5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实施的工作培训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既能够很好的对《管理办法》的实施展开宣传和推动工作,也可以学到《管理办法》与《等级制度》中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的不同内容,从而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了解并执行《管理办法》中的规定。

4 结语

《等级制度》实施近20年来的全面修订而出台的《管理办法》是在我国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新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颁布也是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立法保障以及全面推广的必然。因此,笔者在立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现实发展情况下,对进一步实施《社会体育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思考外,希望得到更多体育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关注,以此不断确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作用。

[1]刘鹏局长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工作会议上做工作报告[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073/n1392/n10284348/n1028459/index.html.

[2]于善旭.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戴俭慧,冯赣梅.《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颁布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5):4-5.

[4]于善旭.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多元发展与创新[J].体育与科学,2014,35(5):97-102.

[5]于善旭,王旭光,李荣日,等.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有关重点问题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374-377.

[6]于善旭.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变化发展的深层动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34(1):1-6.

[7]刘青健.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动态发展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01-903.

猜你喜欢
等级制度指导员办法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最好的办法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明清时期门饰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体现
论拉斐尔前派的绘画风格及技巧
从国君称呼看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
盼头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
英语评价不妨用“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