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①

2015-12-04 17:18王程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31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少数民族民族

王程(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3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①

王程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31)

摘 要:当前体育产业的价值和功能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各级部门和专家对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越来越重视和深入。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很多的贡献,该文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来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和经济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在中国梦的构建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走科学化、生态化、世俗化之路,文章由此提出如何融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传统体育现状方向融合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体育局局管课题,项目编号:ST13400201。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少数民族的先辈们,创造和形成了许多独树一帜的文化习俗,它们当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既是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成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不同时代和环境背景中产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时代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失去大家的关注度。在发展体育产业以及构建体育产业带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当有它的用武之地,如何实现和提高它的价值是值得认识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面临信息时代的冲击。人类的生存必需要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些少数民族与外界接触较少,生存环境大多相对偏僻、闭塞,生态环境自然纯朴,发展缓慢。人类在生活和劳作之后,也需要文化、娱乐等活动来放松身心,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并逐渐成为偏远民族地区人民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娱乐和休闲方式。而现今在全球化发展下,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人们村寨集体化的自娱自乐的模式发生了转变,转向了个体或家居内的观赏型。另一方面,对活动内容的关注也发生了改变,由关注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转向宣传大型国际比赛项目,比如: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逐渐失去其内部市场。

面临人才流失的冲击。随着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生存、生活环境相对落后,人们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在城市生活的诱惑下,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的涌向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大中型城市,特别是少数民族村寨中年轻人(除考学在外的),大部分都选择外出务工,他们关心自身的经济收入是首要的条件,落后的生存和生活条件使他们义无反顾的走出家门,对本民族的这些传承不再关注。青年人不再关注这些民族瑰丽,这就为其民族传统体育在代际间的传承提出了困难。

面临商业化的冲击。政府和旅游部门为了吸引到游客,增加经济的收入,他们对本民族和地方的资源进行包装和设计,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来,所以形成了很多的地方品牌。但是,政府或旅游部门在设计和开发旅游景点中,过浓的商业化开发很容易使其景点和文化失去原有特色,很多团体旅游的“标准化”就是例证。回过头看看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就会发现,过多相同的体育项目、旅游纪念品商店、手工艺品几乎也千篇一律。在民族体育表演上,演员更多的像是履行工作,看不到他们对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喜爱之情,给人的感觉就是应付工作而已,这种推介本民族的文化演出,无形中却使得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趋于消弭。

面临文化认同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与群众的生产劳动过程或仪式有很大联系。在宗教思想的统治,崇拜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生产和生活在一定的仪式举行,每逢重大纪念日,这更加隆重的仪式,舞蹈和田径是所有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的,始终贯穿仪式,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体育的长期流传。在传统的宗教崇拜,祭祀仪式和表演活动,有丰富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

在具体的祭祀活动以及体育活动中,能定期的提示和表演,可以加深下一代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也提醒他们,作为一个国家的成员,应有以保持和延长其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现在随着思想的进步,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全球化趋势,媒体,学校和许多场合,很多神话和崇拜被作为“迷信”“伪科学”的思想而灌输给年轻的一代人,使他们不能充分认识深藏背后的文化价值。此外,在举行国家体育盛会时,它的礼拜仪式的一部分被简化或省略,主要是以单纯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而奉献给大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价值在逐步消解,它们中的大部分正逐步从它的“母体”中消亡。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确立方向要科学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若想真正成为体育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现代社会人们身体健康和公众娱乐的需求得到满足,就需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发展中产生,反映在不同的历史环境条件下,有着独特的道路发展特点和不同民族的具体方式。低效率的传统运动形成于古代社会,有着落后的、不科学的、不健康的成分,精华和糟粕并存。例如:竞争性比较明显的龙舟竞渡,它最初是与浓厚的宗教迷信创建相联系的,性别歧视女性禁止上船。我们在挖掘龙舟项目中,收集那些既有内在的文化又有比较强的竞争力体育项目,同时,摒弃那些有迷信色彩的宗教项目和对妇女的歧视,使之能成为今天跨越五大洲的出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就是扬弃,既要取其精华,又要弃其糟粕,对于竞技性较强的民族传统项目,要使一些条款更加规范,比如: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裁判的规则等等,使竞争更加科学的同时,更符合体育发展本身的规律。对于娱乐、健身、艺术性质浓重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应该掌

握这些健身项目的特点,既要使它们符合人体的全面发展,又要保持一定的运动负荷。

确立方向要生态化。20世纪60年代之后,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文明病的不断蔓延以及体育的专业化及商业化,体育环境中出现了异化、兴奋剂、体育暴力等等心态和生态危机问题,体育活动的真正目的开始得到反思,由此,绿色体育和生态体育的理念出现了。生态运动和绿色运动,强调协调体育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互相关心、和谐共生和共同发展的理念。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本身就有着与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方式相适应的自然特点,维护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对其自身发展很重要。少数民族不仅要为本民族和全中国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更要使生态运动的概念、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全世界里形成共识,通过促进生态运动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克服各种现代体育发展的弊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要有世俗化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世俗化是一种非神圣。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少数民族和宗教活动的传统体育密切相关,甚至有些体育活动直接来源于宗教祭祀等活动。作为现代世界的今天,神性已经逐渐转身离开这个多元的社会,展现出“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变化的趋势。研究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的很多年轻人注重现世生活远远超过了来世,这说明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基础趋向消亡,因而顺势转轨势在必行。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对节日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意味着大量的体力活动是偶然而不是频繁的,频率不多,强度不大,这大大减少了这些活动的健身性意义,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应超越在节日的偶尔展开,而是成为定期举行的活动,逐渐普遍化、世俗化。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产业的融合

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层文化内涵,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特色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重要的价值和根本所在,其价值和功能以及作用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体育饮誉世界,倍受中外人士关注,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各少数民族受地域、风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呈现出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等,它铸就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蔚然壮观的文化丛林。”在价值取向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当区别于竞技体育,要体现更多的人性和更富有亲和力,减少对功利的追逐,要更强调多民族文化相互理解和融合,只有这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才能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开发民族体育旅游,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将民族体育与旅游联姻的新方法,是一项新型的旅游产品,在民族体育的开发和布局中,贯彻了体育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旅游的角度来看,体育不单是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娱乐、消遣、调节情感、获得经济效益的手段,“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是指民族体育作为一种丰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以及旅游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载体,为其提供了发展舞台。近些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在全国遍地开花,它借助各种博览会和其它文化艺术活动,与各种形式的旅游节相融合,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架起一座实现人类自我发展和完善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的桥梁。它促进着世界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促进民族体育与旅游经济的发展,使之水乳交融并且密不可分。一方面,民族体育使旅游发展得到带动。另一方面,旅游发展使得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更加充分,这种状况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双赢。当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多角度、多渠道地挖掘和整理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区自然魅力和民族特色,最终形成各自的民族特色和品牌。

丰富民族体育的内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文化底蕴,以及不同的开展方式,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比较大的区别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和谐社会表现得非常迫切和期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也应当顺应这种趋势,互相包容、互相补充。当前,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体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非主流体育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已经越来越被推到一个被大家遗忘的边缘地带,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外在强势体育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也是少数民族自身的封闭与保守。当前,少数民族体育要发展,要在体育产业中占到一定的份额,改革其不合理的状况就势在必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工整理,增强其竞技性,让竞技体育的可观赏性成为吸引大众的眼球;同时,在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之路时,应当一方面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性得到保留。另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和推广提供便利,最大限度地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

体育产业对国民的经济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而民俗传统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必须深入挖掘传统体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分析当前存在的种种弊端,对民俗传统体育推陈出新,走科学化、制度化、融合化之路,不仅使民俗体育的发展有灿烂的春天,对体育产业的贡献也将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 121-136.

[2]钱应华.体验视角下的广西民族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8(9):258-259.

[3]李志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变异探析[J].体育科学,2004 (1):68- 72.

[4]陈惠娜.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7):27-28.

[5]蒋心萍.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明进程研究[J].体育科技,2007 (1):21- 24.

[6]颜下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与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4(4):9-13.

作者简介:王程(1968—),男,汉,江苏盐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191-02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体育产业之篮球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