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视角下暴走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015-12-04 19:33刘秋月张矛矛
体育教育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广场人群运动

刘秋月,张 宇,张矛矛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城市视角下暴走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刘秋月,张 宇,张矛矛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城市生活压力加大和亚健康人群的增加,让人们开始重视身体的健康问题,城市暴走运动的出现在满足城市人群健身需求的同时成为了一种健身时尚。城市暴走运动相对于广场舞运动具有释放压力、宣泄情绪、亲近自然、培养强身健体的优势,具有运动形式简单、难度较小、参与人群广泛、体育消费低等特点,更易被大众运动群体接受,具有广泛开展的优势。

暴走运动;城市暴走;广场舞

近几年,流行欧美的“暴走”运动开始在国内迅速地发展起来,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掀起了又一轮的健身浪潮,欲有“淹没”广场舞之势,也成为目前能与广场舞在人数、运动价值、参与热度等方面相媲美的新兴体育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追捧。国内已有大量的体育学者对广场舞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研究,而对于新兴的“暴走”运动研究却很少,在研究“暴走”运动发展的同时,将城市暴走与广场舞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旨在为“城市暴走”运动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城市暴走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暴走,是一种高强度又简单易行的户外运动方式,指的是选定一条路线,沿着路线徒步或骑车行走,时间由一日到数日不等。该运动起源于美国,迅速在欧美等国家开展,并在韩国、日本、香港等地受到大量人群的喜爱,它是一种融合了健身、探险、时尚为一体的新运动。暴走,即疾速行走,属于步行运动的一种,与步行运动不同的是它的速度较快,于是形成了“暴走”这一新兴名词。行走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暴走运动的兴起是将日常生活中简单、基础的动作加以丰富和改变,现在的暴走运动在融入了不同环境特色的同时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大众健身运动,而是人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磨练意志、亲近自然、渴望自由生活的最佳方式,已成为健身、时尚、释放的代名词。

“城市暴走”是“暴走”运动的一种,行走的路线多以城市街道、社区为中心,地点多为宽敞的广场、风景区或者马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城市暴走运动”多是将动感的音乐融合在运动中,在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穿着统一的服装,喊着统一的口号,在规定的时间和路线上进行快速行走。一般“城市暴走”运动的时间多在1小时左右,里程在8km左右不等。城市“暴走团”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参加暴走运动的人群被称之为“暴走族”。根据央视的报道,在徐州每晚有上万人参加暴走运动。如今,“城市暴走”运动已经在广州、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区得到广泛的开展。

2 城市暴走运动的优势

2.1 暴走运动特征优势

“暴走运动”在国内兴起于2010年前后,但人数较少,多是孤身一人或者两三人一起,近几年才出现人数暴增的现象,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2.1.1 方式简单

与广场舞不同,“暴走”主要以徒步走路为主,不需要具备任何的舞蹈或音乐基础,运动技能要求较低,动作难度较小,对形体、姿态的要求较低。其动作形式简单,健身效果显著,更易被大众群体接受,且年龄限制较小,适合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参与。

2.2.2 运动形式多样,对参与人群没有特殊要求

“暴走运动”的形式多样,在徒步野外暴走的基础上衍生出“宠物暴走”、“阳光暴走”、“雨中暴走”、“音乐暴走”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暴走运动”还与旅游结合起来,让这项运动形式更加多样。

广场舞运动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纵观广场上跳舞的人群,男性明显很少,有的小型广场舞团队几乎全部是女性,在一些较大的广场舞点,男性广场舞者也不会超过10%。广场舞上出现女性一统天下的现象,一方面与女性的保养健身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与舞蹈的编排偏重女性化有关。与广场舞不同的是,暴走运动对性别没有任何的限制,男女老少都能够参与,锻炼的同时也不会因为协调性不好而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暴走运动不受时间的限制,即使是白天或者下雨天也都可以进行,与广场舞相比更加适宜不同性别、不同行业的爱好者参加。

2.2.3 活动地点与路线随意

暴走运动开展的地点与广场舞也不相同。广场舞多在各居民区的广场、公园等开阔空地进行,并且广场舞团队都有自己固定的场地,一旦地点固定后就不会再改变。而“暴走”运动的活动地点比较随意,只需提前制定出路线即可,在运动的同时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增加暴走过程中的趣味性。

2.2.4 运动成本低

经济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全民健身项目的普及与体育人口的消费水平息息相关。一双舒适的鞋子、一身宽松的运动装、一个水杯就是“暴走”族的全部装备,成本低,消费少,是暴走运动的特点。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前提是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花最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参与健身运动,与网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相比,暴走运动的低成本、低消费成为人们追捧的“明星项目”,这与广场舞运动的迅速崛起相似。目前参加城市暴走运动的主力军多是工作压力较大、工薪水平一般的青年人或是退休、空余时间较充裕的中老年人群。

2.2 城市暴走运动体育价值优势

2.2.1 体育文化价值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家一户”的独门独院已经被高高耸立的公寓楼所代替,城市建设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影响了生活的自由。暴走运动的出现,是人性的一种自然回归和外显,体现了当代人对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的一种理性调节,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不懈追求。“暴走”运动也由最初的都市人释放压力扩展为健身、旅游、探险、环保、交友、挑战困难、磨练意志、健康生活等公众群体文化活动。

暴走运动作为具有娱乐性、健身性、群众性和流行性的运动项目,非常适合中国社会文化的集群性特点。除此之外,每个暴走团还有他们各自的文化特点,他们有统一的口号、统一的服装、自己的队旗,各团队之间还有属于团队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追求目标,他们在交流的同时,能够认识不同行业的人群,结识不同的朋友。

2.2.2 体育健身价值

暴走属于有氧运动,在活动的同时,体内的糖分在氧气的作用下能够得到充分代谢,加快糖元的分解,促进体内脂肪的燃烧。长期参加暴走运动,能够充分有效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使心血管系统能更有效、快速地把氧传输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让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应,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参加运动还能够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改善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降低人口老龄化。暴走运动还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人体在运动时为了保持身体的协调,大脑必须高度集中地指挥和协调身体的各个部位,促使人体的反应更加灵敏、迅速、协调。

2.2.3 娱乐价值

暴走运动能够起到愉悦身心、缓解压力、消除紧张、放松心情的功能。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参加暴走运动能使暴走族释放压力、宣泄郁闷,当情感得以发泄之后人体就会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同时激昂的音乐能够令人精神振奋。

2.2.4 社会价值

简单的运动方法、热情欢快的音乐配合,以群体为主的运动形式,暴走运动是融自娱性与健身性为一体的新型体育活动。它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为百姓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营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增进友谊、增长知识的环境,让跨领域、跨行业、不同兴趣爱好、教育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在暴走运动中放松自己。而且这一群体是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提高群众的约束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 城市暴走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人数众多,团体基数大,危险系数较高

城市暴走团的人群多是自发组织的,人数不受限制,因此,每个暴走团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他们聚集在一起,行走在街头巷尾的马路上。万人聚集的暴走运动,看似气势强大、场面壮观,但同时也会暴露出潜在的安全隐患。人数众多聚集的流动区域,安全监管难度也比较大,一旦问题发生容易造成人群的恐慌,不利于维护社会治安。

3.2 运动强度较大,锻炼时需因人而异

暴走运动并非适合所有个体,它的强度较大,每次的运动量会达到中等强度,心率达到110-130次/分,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上。对于健康人群而言,这个强度比较合适,但是对于体弱多病的人群来说这个强度就显得比较大,锻炼起来会显得吃力。因过量运动导致晕倒、累倒甚至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事件,已经在国内各地的暴走团中频频出现。

有专家提议:心脏病或者骨关节炎患者,不适宜参加暴走运动及其他类似的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另外心肺功能不全,膝关节、踝关节有损伤的人群也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参加一些运动强度较小的体育项目。

4 发展前景与建议

城市暴走运动一经兴起就受到各个阶层人群的追捧,相较于广场舞,它具有运动方式简单、动作难度小、成本低、不受场地、人数、性别限制的特征优势;还拥有与广场舞相媲美的磨练意志、促进沟通交流、结交好友、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等功能。相较于广场舞,城市暴走运动更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适宜在大众间广泛开展和普及。面对目前暴走运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地的体育部门应制定相关的体育指导计划,引导人群科学合理地进行健身锻炼,避免悲剧事件发生。政府部门也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人群进行疏导,维护公共交通和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例如,可以规定引导人群到车少的地段,或者在车少的路段设置暴走专用路线,并限制该时间段的车辆通行,确保群众放心安全的健身。除此之外,老年人在运动中应根据自身的机体状况,合理地调整运动量,在注意营养膳食的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在运动前要提前做好热身准备,尽量避免运动损伤。另外,“暴走族”也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素养,增强安全意识,不随意抢占或横穿机动车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运动、快乐健身。“暴走团”也可以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不同,组建不同的团队,设定与团队人群相适宜的运动路线和目标,从而让不同运动水平的暴走爱好者都能够参加到健身运动中。

[1]高慧林.暴走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21-22.

[2]李叶林.浅析暴走健身[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2):67.

[3]窦彦丽,窦彦雪.广场舞文化溯源与发展瓶颈[J].四川体育科学,2013(2):92-94.

[4]关媛.出行新时尚——大家一起暴走[J].中国商贸,2010 (11):116-117.

[5]张晓,彭放.“暴走”运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4(5):139-140.

[6]彭文革.广场舞蹈的现状、特征、价值与推广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75-78.

[7]左海燕.老年人参与广场舞健身运动风险意识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92-95.

[8]周丛改.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中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1):20-22.

[9]曹彧.群众体育赛事的策划与营销[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5(2):81-83.

Development of Going Ballistic Viewed from Urban Perspective

LIU Qiuyue,ZHANG Yu,ZHANG Maomao
(Sport Dept.,China Mining Univ.,Xuzhou 221116,China)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health problem due to pressure of urban life and sub healthy population increase.The going ballistic in cities satisfy the people’s needsin cities.Compared with square dance,going ballistic can release pressure,emotion,and improve health,featured with simple practice pattern,easy moves and few parficipation requirements low expenses.

going ballistic;urban going ballistic;square dance

G80-05

:A

:1672-268X(2015)04-0056-03

2015-06-0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R101925)。

猜你喜欢
广场人群运动
布鲁塞尔大广场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广场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不正经运动范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