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比例分配现状初探①

2015-12-04 17:18胡萍哈尔滨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8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分配比例

胡萍(哈尔滨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比例分配现状初探①

胡萍
(哈尔滨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8)

摘 要: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能力培养比例分配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比例分配上存在重专业训练,轻理论学习;重专业培养,轻文化学习;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学习,轻素质能力培养的问题,应均衡分配,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体育表演专业能力培养比例分配均衡发展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艺术作为一种新颖的表演艺术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也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体育文化领域。各体育院校陆续组建表演艺术类专业,以适应社会对于体育艺术类人才的需求。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体育表演类专业学生的能力也就是在完成体育表演专业教育目标时所体现出的根本素质。这种基本素质的培养方式具体体现在每一个体育院校的培养模式中,而各院校的培养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其类别和结构也被科学地细化、详分,但是在学生能力培养的比例分配上各院校却不尽相同。究竟哪一种比例分配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一直都各院校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能力培养的基本类别

1.1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1.1.1对本专业的精通能力

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无论学习的是哪一个项目,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本身对本专项的精通和了解。对于自己的专项具有熟练运用、灵活使用的能力,并且在表演性和示范性上都要达到标准以上的水平,这也是我们专业能力培养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也是一切培养方式的基础。

1.1.2对本专项的创编能力

艺术类专项的特点是表演性与健身性在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让参与该项目学习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创编能力已经成为高校专业教育工作必须要认真完成的核心工作。创编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所开展的一些有目的的创新行为中,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心理取向的行为结果,在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大众艺术体操教育中培养这项能力有着突出的意义。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将此项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项目进行培养。

1.1.3对其教学能力的培养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体育艺术表演以及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所以其教学能力的培养便成为对其培养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健美操教学,健美操教学能力是体育表演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健美操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教学能力之一。

1.2文化基础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训练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也应该同步发展,使学生树立体育艺术表演不仅仅是单纯的肢体表演的思想,逐渐培养其在表演过程中加入文化含量,让观赏者从中领悟,欣赏体育艺术带来的文化和快乐,力求做到与其他院校学生在本科教育科目达成一致。如培养其本专业科研能力,思想政治觉悟,计算机运用能力,其他体育运动理论及时间能力,相关交叉学科的学习能力等,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并且为体育类院校学生打好文化基础,使之成为具有内外兼修的体育院校学生,国家及社会需要的高级体育文化型专业人才,使其将体育艺术表演变为文化的表演和文化的传承。

1.3实践能力的培养

社会实践则是当今表演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真正的社会实践运用,才能真正验证一个表演类专业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其培养标准,是否是可以直接将几年学校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在未来的工作中,直接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而不是只会空谈的纯理论型毕业生。那么在培养过程中应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比如: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验、实训课程的设计,设立校内实习基地,开设第二课堂,重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等。再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项技术技能,自行创编设计一节课,要求包

括时间、内容、正确示范动作、合理示范方向、口令、手示、讲解等,为学生尽快走向工作打下基础。

1.4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体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体育人才,是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希望。增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教兴体、人才强体”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体育院校大学生和各类体育人才只有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其次,是文化修养、个性、人格以及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也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使培养面向每个学生,改变精英的因材施教为全面教育的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特长,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各方面的人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健全的人。

2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比例分配均衡的重要性

2.1能力培养不均衡分配的后果

首先,培养出单一、片面型学生,使其在工作学习中只能够完成部分工作,没办法全面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不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不能拥有全面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因此,对未来的专业型工作会做出不完善的决策。

其次,教学资源使用不充分,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不但起不到使学生进步的目的,反而使学生只专注于一个方向进行学习,不但知识得不到更新和发展,而且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对同一方向问题研究的腻烦性心理。

2.2学生能力培养比例分配均衡的优势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只会做不会说,只能比赛而不能教授的单一性人才,事实证明,能够在社会中不断自我发展的、能够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地发展的,大部分都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他们不但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也同样拥有不俗的专业能力,因而可以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脱颖而出。

首先,综合型人才往往在社会实践和工作中更具有竞争性,无论在任何的岗位上都可以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用自己综合型的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更懂得随机应变,处事灵活,懂得变通。

其次,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所以单一性的培养模式不但抹杀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望,更会使学生思维定势。然而学生的能力培养比例均衡,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多种知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顺利地解决问题。

3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比例分配现状

体育表演专业是我国体育类院校近年来新增设的专业,其任务就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艺术型专业人才。要求其既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又兼具专业的艺术素养,成为适应社会的高级人才。随着体育类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不断地发展完善,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也不断地发生改变,其指导方案也更加科学化、理论化、规范化。尽管如此,在培养过程中部分体育院校还存在以下问题。

3.1重专业训练,轻理论学习

大多专业性强的院校,都是这类培养模式,将培养重心全部放在专业训练上,使学生的技术不断完善,但与此同时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科研能力却完全没有得到发展,使其在运用时出现了只能做不能用的尴尬境地。

3.2重专业培养,轻文化学习

一部分院校将专业看成重中之重,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基本身份,这样的培养模式也使学生对学习文化知识方面变得越发轻视,使之成为只懂专业,却未能达到一个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的低级专业型毕业生。

3.3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能力培养

一部分院校看到理论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强了相关方面的培养,包括在考试所占比例方面也有所提高,但却忽视了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有的学生成了考试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实践中完全脱离所学知识。

3.4重知识学习,轻素质能力培养

也有一部分体育院校,通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已经可以全面的发展专业及基础文化知识,但对更为重要的基本素质培养却有些忽视。从小学教育开始,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有一个正确的信仰和积极向上的理念。所以,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任何等级学生的培养都应该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

4 结语

研究表明,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比例分配并不均衡,而学生能力培养比例均衡分配是如此之重要,只有均衡地分配培养比例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全面型人才,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所用,社会也更容易接受这类型人才。所以,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对此问题进行重视,合理、均衡地分配学生能力培养的比例,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但是对于比例失衡的问题不能急于一时,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改进,需要一个不断适应和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熊艳.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2]王世涛,毛娟.吉林省普通高校增设体育表演专业的研究——以吉林体育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7-98.

[3]马鸿韬,吴梦晗,李敏.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一三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77-81.

[4]马鸿韬,李敏.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265-1297.

[5]翟廷立,李芳,罗元翔,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学报,2006(1):70-73.

[6]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

[7]林翊,林子华,肖钠.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5):67-70.

①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 GJZ201301113。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Performing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s Ability Status of Allocation

Hu Ping
(Harbin sport universityLeisure and social sports department,Harbin Heilongjiang,150008,China)

Abstract:Using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s,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selected performance sports colleges majors for the study,cultivation status quo apportioned to study its capabilities.Studies have shown that:sports colleges performing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 the heavy presence of 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light theoretical learning;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eavy and light cultural learning;severe learning theory,light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heavy Knowledge Learning,light quality problems Ability It should be a balanced distribution,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ocial needs of practical talents.

Key Words:Professional Sports Performance;Capacity-Building;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Balanced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胡萍(1971—),女,土家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223-02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分配比例
人体比例知多少
1种新型燃油分配方案设计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组成比例三法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