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浮床对东平湖鲤养殖池塘水质的净化作用

2015-12-04 01:34杨玲陈金萍赵丽娟张志山张龙岗付佩胜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淡水渔业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东平湖浮床去除率

杨玲,陈金萍,赵丽娟,张志山,张龙岗,付佩胜 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淡水渔业

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017

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又称浮水莲花、水葫芦,属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凤眼莲须根发达,生长速度极快,能吸收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某些重金属元素[1~3],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被广泛应用于水域净化和污染水体的修复[4~10]。另外,凤眼莲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磷、钙等无机盐,是家畜和牲畜的良好饲料[11]。本研究以东平湖黄河鲤养殖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凤眼莲浮床对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理化指标的影响,以探索东平湖鲤的健康养殖模式,为凤眼莲浮床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凤眼莲取自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凤眼莲培育池,植株健壮无病。试验池塘为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东平湖黄河鲤养殖池,池塘面积0.33hm2,水深1.5m;塘中架设凤眼莲浮床,浮床面积约占总水面的20%,对照塘不架设浮床,其他管理条件相同。

1.2 试验方法

为防止东平湖鲤吃掉凤眼莲的根系,同时也为控制凤眼莲的生存面积,以竹竿和网片在塘中架设浮床。2014年8月20日架设完成并投放凤眼莲,自8月25日至9月22日,每周采集1次水样(包括试验塘和对照塘),采样时间为上午9点,分别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pH、总磷、总氮、氨氮和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探讨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凤眼莲浮床的净水效果。

1.3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溶解氧测定方法为碘量法;pH的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营养盐含量测定采用流动分析仪(型号:QuikChem 8500)测定,其中总磷含量采用10-115-01-3-A方法;总氮含量采用10-107-04-3-A方法;氨氮含量采用10-107-06-2-A方法;亚硝氮含量采用10-107-04-1-A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解氧(DO)

试验池和对照池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首次取样时试验池和对照池DO的差别不大,分别为7.45mg/L和6.81mg/L,试验池高0.64mg/L;随着凤眼莲的生长,2池的DO值差距变大,至9月15日,2池溶氧分别为6.83mg/L和4.18mg/L,试验池比对照池高2.645mg/L。由此可见,凤眼莲浮床可以大幅提高池塘水体的DO,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2.2 pH

试验池和对照池pH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试验池和对照池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对照池pH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试验池pH则相对稳定。养鱼水体pH常年变化规律通常是降低的,这是因为水中有机物过多和因溶氧不足而缺氧分解的结果。溶氧不足,残饵、粪便等不能充分分解,产生各种有机酸类使pH逐渐下降。试验池pH波动较小,一方面由于凤眼莲浮床阻挡阳光直射入水底,减少水体可吸收光照面积,光合强度较稳定;还有一个原因是试验池溶氧较高,促进残饵粪便的分解。鲤科鱼类的最适pH为7.5~8.5,凤眼莲浮床可为鱼类健康生长提供pH较稳定的良好环境。

图1 各池溶解氧变化

图2 各池pH变化

2.3 总磷(TP)

各池TP含量的变化趋势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首次采样时试验池TP含量略低于对照池,分别为0.205mg/L和0.244mg/L,随着凤眼莲的生长繁殖,密度逐渐增加,其吸收TP的能力也逐渐增加,9月22日,2池的TP含量分别为0.054mg/L和0.201mg/L,试验池约为对照池的25%。4周之内对照池TP含量无明显变化,试验池由于凤眼莲的吸收作用,TP含量明显降低,4周后TP去除率达73.6%。由图3还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凤眼莲吸收TP的速度较前段时间显著减少,这是由于凤眼莲密度过大,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了凤眼莲的生长。因此实际应用中应保持适宜的凤眼莲密度,适时打捞出部分凤眼莲作为饲料投喂鱼类。

2.4 总氮(TN)

各池TN含量的变化趋势见图4。由图4可见,首次采集的水样中2池TN含量相近,试验池和对照池分别为1.485mg/L和1.532mg/L,试验池略低于对照池,随着凤眼莲的生长,试验池水样中TN含量显著降低,到9月22日,2池TN含量分别为0.602mg/L和1.218mg/L,相差1倍多,对照池在4周内TN含量无显著变化,试验池TN去除率为59.4%。从试验池TN含量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开始2周TN含量急剧下降,后2周下降的趋势减缓。这表明凤眼莲在开始2周生长迅速,后来由于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受影响,生长速度放缓。

图3 各池总磷含量变化

图4 各池总氮含量变化

2.5 氨氮(NH3-N)

各池NH3-N含量变化趋势见图5。由图5可见,在首次取样时试验池NH3-N略低于对照池,分别为0.985mg/L和1.037mg/L;随着凤眼莲的生长,试验池水中的NH3-N显著降低,到9月22日,试验池NH3-N含量约为对照池的23%,试验池NH3-N去除率达81.4%。从试验池NH3-N的变化趋势看,前2周内试验池NH3-N含量急剧下降,后2周下降的趋势减缓。

2.6 亚硝酸盐氮(NO-2-N)

各池NO-2-N含量变化趋势见图6。由图6可见,2池中NO-2-N含量的变化趋势和氨氮基本一致。首次采集的水样中,试验池和对照池NO-2-N含量分别为0.072mg/L和0.083mg/L;随着浮床中凤眼莲的生长繁殖,密度不断增加,NO-2-N含量迅速降低,到9月22日,2池分别为0.021mg/L和0.071mg/L,试验池NO-2-N含量约为对照池的30%,试验池NO-2-N去除率达70.8%。从试验池NO-2-N含量变化趋势分析,也和氨氮一样,前2周内试验池NO-2-N含量急剧下降,后2周下降的趋势逐渐减缓,与凤眼莲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图5 各池氨氮(NH3-N)含量变化

图6 各池亚硝氮(NO-2-N)含量变化

3 讨论

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在水质控制、饲料与药物的使用管理等方面还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水体净化措施,残饵和粪便的沉积与分解使水质恶化,导致鱼病频发,又存在用药不规范、药物残留严重、食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水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着眼于池塘水质的净化和改善,以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节约水资源为目标,利用凤眼莲浮床对池塘水质进行生物修复[9,10],有效净化水质,节约水资源,同时减少病害发生,实现淡水池塘节水、节饵、高效养殖。

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由氮磷引起,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超标是危害鱼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池塘中N、P主要来源于残饵和粪便,凤眼莲生长极快;张迎颖等[2]通过吸收水中N、P转化为自身结构组成物质,其生物量的增长速率决定了对N、P吸收转化的能力,凤眼莲的吸收作用是TN、TP去除的主要途径;姚辉等[4]研究得出凤眼莲对富营养化水TN和TP的去除率为90.9%和76.8%;张迪等[5]研究得出凤眼莲对黄颡鱼养殖水体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3%和78%,本研究中凤眼莲对东平湖鲤养殖水体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9.4%和73.6%,与张迪的研究结果相似。蒋艾青[6]研究凤眼莲对鱼塘中NH3-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70%和88.1%,许国晶等[7]研究凤眼莲和EM菌协同对鲤鱼塘中NH3-N及NO-2-N的去除率为81.82%和89.8%,本研究中凤眼莲对东平湖鲤池塘中NH3-N及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81.4%和70.8%,与许国晶的研究结果相似,但NO-2-N的去除率较小,原因可能是本试验所用池塘水质较好,NO-2-N含量原本就在较低水平。

凤眼莲的密度对吸收水中NP的能力有直接影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最好的净水效果。据报道,凤眼莲密度为15~20kg/m2比密度35~40kg/m2对污水中TN、TP的去除率高[6]。根据凤眼莲的生长速度,隔天捞取一定量的凤眼莲喂鱼,并把吃剩的凤眼莲及时捞出,避免污染水质,维持浮床内凤眼莲的适宜密度,保证凤眼莲最快生长速度和较佳的净水能力,并对鱼类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

凤眼莲一般分布于南纬32°和北纬32°之间,由于其繁殖能力强,在我国南方常大面积爆发,引起河道堵塞和水环境急剧变化[10],所以对凤眼莲的利用必须加强管理和调控[12,13]。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凤眼莲不能自然越冬,利用起来相对安全。在淡水池塘中架设浮床,浮床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将凤眼莲控制在浮床以内,可有效防止凤眼莲过度繁殖覆盖整个水面而抑制藻类生长,保护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秋末冬初凤眼莲开始死亡,将其捞出浮床,以免残体造成二次污染[9]。

池塘养殖传统的调水方法是水瘦了施肥、水老了换水,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与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相矛盾。本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浮床对东平湖鲤养殖池塘水体的营养盐(TP、TN、NH3-N、NO-2-N含量等)都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还可以提高水体溶氧,稳定pH,可为健康养殖提供环境保障。利用凤眼莲浮床来净化东平湖鲤养殖池塘水体,可减少换水量,并代替部分饲料,减少饲料成本,探索出了一种东平湖鲤的健康养殖模式;利用凤眼莲浮床净化水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使用安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贺丽虹,沈颂东.水葫芦对水体中氮磷的清除作用 [J].淡水渔业,2005,35(3):7~9.

[2]张迎颖,张志勇,王亚雷,等.滇池不同水域凤眼莲生长特性及氮磷富集能力 [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6):73~77.

[3]谭彩云,林玉满,陈祖亮.凤眼莲净化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4(1):47~52.

[4]姚辉,郭荣军,叶建平,等.几种漂浮水生植物的净水能力分析与筛选 [J].宁波农业科技,2012,40(3):15~18.

[5]张迪,凌去非,刘炜,等.水葫芦和金鱼藻对黄颡鱼养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J].扬州大学学报,2012,33(4):66~71.

[6]蒋艾青.凤眼莲对城郊污水鱼塘的净化试验 [J].淡水渔业,2003,33(5):43~44.

[7]许国晶,段登选,杜兴华,等.养殖池塘利用水葫芦与EM菌协同净化水环境的研究 [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6):40~46.

[8]马旻,朱昌雄,梁浩亮,等.几种植物对水产养殖废水的修复效果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6):18~22.

[9]魏瑞霞,武会强,张锦瑞,等.植物浮床-微生物对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 [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1):68~74.

[10]张文明,王晓燕.水葫芦在水生态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J].江苏环境科技,2007,20(1):55~58.

[11]周文兵,谭良峰,刘大会.凤眼莲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4):423~428.

[12]吴虹玥,包维楷,王安,等.外来物种水葫芦的生态环境效应 [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26(2):25~29.

[13]高雷,李博.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6):735~752.

猜你喜欢
东平湖浮床去除率
浅谈生物浮床技术
修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
——东平湖增殖放流活动实施
东平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趋势研究
东平湖总磷污染来源的解析
浮床植物在水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温度下弹性填料对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不同有机负荷下弹性填料对ABR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再去看看东平湖(外二首)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内圆磨削ZTA陶瓷材料去除率预测
生态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