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历史课堂45分钟要质量

2015-12-04 09:41谢诗香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质量教学

谢诗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上好每一堂历史课,是我们历史教师肩负的责任。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高效率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本人认为,教师应具备“三力”,注重把握“五性”。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74-02

历史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事与物,不能再现。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感觉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致。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激活课堂,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本人从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老师要上好历史课必须具备“三力”,注重把握“五性”。

一、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力”

1.感召力。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感召力,首先要身正为范,做学生的好榜样。当挫折和失败出现时,老师要表现出强者的风范,不能沉溺于暂时失败中不能自拔。当成功来临时,也不能陶醉于成功之中不求上进。其次,老师要善于总结自身的优、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用汗水浇灌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具备较强的感召力。

2.说服力。作为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流畅,能够吸引学生。另外,应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浓厚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与此相反,抽象、呆板、拖沓的课堂语言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师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教学必须具备较强的说服力。

3.亲和力。在我国,有一位叫夏沔尊的教育家讲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池塘里没有水,就无法成为池塘,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俗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教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善良和慈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爱学生、信任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让学生树立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学习态度。

作为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要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不同的所有学生。我们不但要成为学生的好老师,还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还要关心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更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放在心中。对于那些学习落后,调皮、捣蛋的学生,要尊重他们,采取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要贴近学生,用教师的亲和力感化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你所教的历史学科。

二、教师必须把握的“五性”

1.再现历史,注重生动性。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只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的有机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多媒体课件中,我时常把我收集和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比如:表格、歌曲、视频等,展现给学生。这样我就可以在有限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拓展,知识量大大增加。例如:在讲解《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这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请思考:(1)歌词中的“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指的是中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老人”指谁?(3)“神话般崛起这座座城”指的是哪几个城市?(4)“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不但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使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设计和运用有关歌曲、录像等,再现历史情景,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深入浅出,注重难易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难点知识,如果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也就失去了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因此,就必须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学生就容易听懂了。例如,在讲授《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课中有一个难点概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跨度很大。我在上这一课时是通过提问的方法逐步推进的,步骤如下:(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个概念中,“世界体系”指的是什么?同学答:“世界体系”就是指“整个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2)在这个整体世界里,那类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同学答:“资本主义国家,如:美、法、英等”。(3)这类国家是怎样让世界连成一体的?同学答:“通过对外殖民扩张,输出资本,瓜分世界,占领殖民地。”(4)那么,这类国家占领殖民地又是为了什么?同学们答:“他们是为了倾销廉价的工业品,掠夺当地宝贵的原料,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5)根据以上内容,请你们归纳一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经过上面的分析,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归纳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接着,再分析这三方面内容的形成及原因。最后,这个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只要学生在上课时能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思维自然就活跃了,从而提高了听课效率。

3.论从史出,突出趣味性。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有很多总结性的内容,比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老师若直接灌输这些结论给学生,学生就会一头雾水,听不明白。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厌烦这门课程。所以对历史结论的导出,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许多历史材料中去分析、归纳,使学生有顺其自然的感觉,而不须死记硬背,学生的兴趣也就自然被调动起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历史课本中的结论跟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抓住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讲授《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我通过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让学生进入西周末年烽火戏诸侯的场景,了解西周的灭亡,引入东周的建立,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通过讲故事,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就被调动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4.启迪教育,培养自主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想要极力屏弃那种“教师口沫横飞,学生收效甚微”的教学模式,就应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上下功夫。高中生在思想观念上和行动上都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性。他们自尊而又自信,热衷于彰显自我。不管是在个人生活上,还是在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上,都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他们已不再满足于父母的说教、老师的讲解,或者是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或建议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勇于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

根据学生的这一阶段特点,教师可采用设问教学方法,即:老师把课本的内容变为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问教学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设问教学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例如:在讲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时,学生对三民主义的概念、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等问题都基本上能理解。但对“新三民主义”学生却难以理解,根本无法讨论下去时,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进行设问:孙中山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因材施教,注重实效性。历史课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就必须有的放矢、关注实效。坐在同一个班级学习的学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有的同学学习方法不当;有的同学接受新知识较慢;有的同学理性思维不好。这就要求老师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依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比如:我在上课时就比较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从课本中可以找到的答案的、较简单的问题,我就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会的问题,从而使他们的信心倍增,也有了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那些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就把难度大的问题留给他们,活跃他们的思维。如果提问不具有针对性,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活跃不起来。由此可见,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关注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

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三力”,把握“五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自身的素质,设计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把过去的历史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历史课堂活泼、生动,大大提高了45分钟的教学质量。

以上所谈仅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尝试,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我将不断实践,继续探索,使所有的学生在我的历史课堂中都能热情参与,盆满钵满。

参考文献:

[1][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沔尊,译.广州出版社,2009.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3]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质量教学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质量投诉超六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