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与展望

2015-12-05 09:10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6期
关键词:展望



中国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与展望

周宇 赵宗泽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650106

[摘要]本文从中国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背景入手,探讨了二胎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谈了几点对我国人口政策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人口政策;单独二胎;展望

一、“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备受大众关注的“单独二胎”政策终于浮出水面。中国“单独二胎”政策作为生育政策的拐点,彻底改变了中国独生子女和“一胎化”政策的倾向。

然而对于放宽人口政策的反对声音也是屡见不鲜。如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等人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将总人口逐渐减至5亿人左右。反对者担心放宽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突然增加,不利于环境、资源、城镇化、就业、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的发展。有的政府经济部门甚至担心人口总数暴增,会导致人均GDP下滑等。

作为一项关乎民生大计的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稍微调整都能影响整个中国13亿人口的发展,因此政府在这方面比较谨慎和保守。其间,政府一胎政策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并且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时的国家计生委选取了甘肃省酒泉市、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河北省承德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个地区的农村进行全面“二胎”试点——即无论夫妇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也无论他们的第一胎性别,都可以生育第二胎。在经历了无数次专家调研、讨论和测算,“单独二胎”政策才得以出台。

二、“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遇冷”

卫计委对实施单独政策的预测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全国可能会有近亿夫妻想生第二胎。这个数字来自最近一次卫计委的生育意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70~80%,即约9000万育龄夫妻,有生育两个孩子的意愿和计划。其次,放开单独二胎,每年出生人数上升100到200万;目前,除西藏、新疆两个本来人口政策就较为宽松的自治区外,其他29个省(区、市)都已依法启动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按之前官方的预测,全国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夫妇约有1100万对,政策调整后,预计每年多出生约200万人。第三,立刻全面放开二胎,人口就要爆炸。在权威人口期刊《人口研究》上,卫计委的首席人口专家翟振武撰文指出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后果,每年出生人数上升150%,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的4年内,年度出生人口将每年增加2425万人。

“单独两孩”政策实施至今已将近两年,根据反馈的数据表明,民众对生二胎的意愿并没有到达预期的结果。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也比预期的要少很多。据国家卫计委计生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透露,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有大概145万对夫妇提出了二胎生育的申请,为139万对办理了手续。也就是说,实施至今快两年,提出二胎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仅占符合条件的12.6%。单独两孩政策,明显“遇冷”。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条件的限制,申请了二胎准生证的夫妇并非会做出行动,所以实际出生的人口可能会低于申请数。

三、人口政策的未来展望

针对最近颁布实施的“单独二胎”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社会各阶层开展了积极的讨论,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论证,提出了许多调整我国人口政策的积极建议。结合这些思考和建议,本文提出几点我国人口政策的未来展望:

第一,全面放开二胎。事实证明:放开二胎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成熟,并且没有带来专家预测的生育堆积或高峰。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实施的“一个太孤独,两个正好不嫌多,三个刚刚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践证明其控制人口规模的效果明显。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人口规模800多万人的农村地区试点”二胎方案”,实践证明其控制人口规模的效果显著。因此可以说,放开二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

第二,合理改善人口结构。要健全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特别是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要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努力平抑人口老龄化的负面效应,确保社会“老而不衰”;要从根本上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确保“人口生态安全”;要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推进城市化进程等。

第三,提高人口素质教育。即将人口政策的重点,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上,转向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力资源的教育培养上来。放开二胎后,应当强调从政策上积极影响人口的结构和素质,使之适合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大力加强对劳动力人口的教育培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口的整体水平。

第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要统领经济发展,也要统领人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上,不仅要讲经济效益、政策得失,更要讲社会效益、民族利益、人类大计。由于人口增减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二三十年的滞后期,对于人口政策的调整一定要着眼于未来,既要充分考虑人口对于经济发展的所谓“人口红利”,也不能忽视控制人口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高利贷”。

本文阐述了中国二胎政策的出台,及其实施没有符合预期的效果,最后,为我国人口政策作出了几点展望。但本文只是做了初步的探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易富贤.《人口政策应及时调整》.南方周末期刊,2012.10

[2]曾婕.《论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国商界,2010.11期

[3]易申波,张斌.《浅析中国人口政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6

猜你喜欢
展望
中国银行体系改革创新的设想和中外对比
海参人工育苗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剖析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实践及展望
文学网络时代的狂欢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流域水文模型综述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