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校体育软实力建设

2015-12-06 00:35王若文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力体育运动阳光

王若文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体育部,上海 201418)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校体育软实力建设

王若文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体育部,上海 201418)

1 前 言

我国政府颁布和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多年来,各高校都十分注重“硬实力”建设,但在自身“软实力”提升方面重视不够。本文旨在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与软实力内涵的解读,揭示与分析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高校体育软实力建设的若干对策。

高校体育整体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师资队伍、经费状况、体育资产等外在的“形态”实力。相对于硬实力,软实力是指高校的体育文化、体育价值观、体育体制与机制、以及体育形象等要素构成内在“神态”实力。结合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吸引学生自觉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动参与锻炼,始终是阳光体育运动实践中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难题。加强软实力建设,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 阳光体育运动与软实力的内涵

2.1 阳光体育运动的涵义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宗旨,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以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为形式,引导学生迈出教室,步入操场,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自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后,学校体育工作及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被置于国家制度层面,并依法保障所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成为促进我国教育和学校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2.2 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Soft Power)原本属于国际政治术语,其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Joseph S.Nye)于1990年率先提出的。软实力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吸引而不是强制他人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软实力可以分为3个层次:(1)是文化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2)是社会经济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同化力;(3)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力、自身价值观的构建力、对国际规范制度的主导力和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力等”。自软实力概念引入我国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站在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其目的就是力图充分利用软实力,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那么,就体育而言,尽管国内学者对体育软实力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解读,然而对构成体育软实力基本要素已达成共识,即体育文化、体育价值观、体育体制、体育制度与政策,以及体育形象。体育软实力就是由这些基本要素对他人产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2.3 体育软实力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硬实力的支撑,更需要软实力的推动。而这种软实力的推动力来自于体育自身的文化吸引力、价值观感召力、制度导向力以及形象的感染力等。因此,体育软实力既是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体现。可见,加强软实力建设对于推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十分必要。

3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高校体育保障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阳光体育运动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国家制度层面保障所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运动技能的权利和需求。然而从现状看,保障与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有调查显示,高校运动场地器材仍无法完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学生课余活动缺少教师指导,学生健身缺乏指导服务,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活动开展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3.2 高校体育缺乏协同和联动工作机制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然而事实是,许多高校将阳光体育开展的职责仅落实到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形成一家独撑的局面,以致阳光体育的开展收效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多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体育教师数量并未随之按学生人数增长而增加,以致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为此,迫切需要举全校之力,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协同推进阳光体育运动。

3.3 高校体育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学生锻炼意识薄弱,态度消极,导致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往往采用制度化的强制性方式,将学生“推拉”到运动场,以达到所期望的结果。那么,如何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改变方式,引导、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学生走出教室、迈向操场,是目前高校至今难以解决的问题。从现状看,倘若高校仍然沿用陈旧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只注重运动场地规模的扩大和器材设备的先进,显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加强软实力建设,塑造独特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品牌形象,提高校本体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增强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3.4 高校体育硬件设施供求矛盾略显突出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体育场地设施的支撑。近几年来,尽管各高校在体育硬件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然而要完全满足“阳光体育运动”中所强调的在校学生“每天锻炼l小时”的要求,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已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基本配备类’要求,只有极少数学校尚存一定差距。但是,体育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则有所不同,有半数以上体育教师认为目前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需要。”为此,高校有必要强化制度软实力建设,通过完善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体育硬件设施的使用率,以缓解体育场地设施的供需矛盾,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4 提升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对策

4.1 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是以人为中心,满足每个学生体育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体,校园体育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一种必然的互动关系,它能满足学生的某种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形成一种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使学生对其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这就是体育文化的价值所在。从目前看,有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精神层面的挖掘远远不够,缺乏特色,给人以“千校一律”的感觉,难以形成自己的传统,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还有学者认为,“阳光体育运动”难以深入持久开展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长期忽视体育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影响,即缺乏文化影响力的渗透”,体育文化基础长期处于缺失的状态。而支持人们爱好和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恰恰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从长远来看,更多的是要加强高校校园体育的内涵建设,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着手,提升高校体育的文化环境、教育水平、指导质量和服务水准,使之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让学生愿意接受和乐于接受,并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以影响学生的意识与行为。

4.2 完善体育制度构建和提高制度执行力

制度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如果说“阳光体育运动”是学生体育活动的权力保障,那么,制度就是促进阳光体育运动贯彻与实施的保障。然而,目前高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流于形式。各高校在体育文化制度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正式约制较多,限制面较宽,未能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约制;另一方面是在管理行为上又流于形式。这种流于形式化的制度管理将会给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和负面效应。为此,在深化阳光体育运动进程中,要注重制度创新,尤其是要重视舆论、激励、协同与后保机制的建设。此外,在细化和完善“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制度的前提下,重点确保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3 加强管理与提升整体合力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全员性系统工程,面向全体学生,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因此单纯依靠学校体育职能部门难以承担这项繁重的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创新长效工作机制;需要制定阳光体育与分管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学生团体、院系负责人相互制约的评价体系;需要打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并充分发挥媒体宣传的作用,才能确保真正实现和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只有强化制度与方法创新力,强化制度执行力,强化文化渗透力以及强化师生内聚力,才能提升高校体育合力,发挥体育软实力的整合作用。

4.4 提升高校体育形象

学校形象是学校软实力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良好的学校形象可通过软实力建设得以提升,也是软实力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良好的学校体育形象不仅有助于增强学校影响力和凝聚力,提升学校综合软实力,还能提高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高校体育形象与学生对高校体育的满意度及对学生的吸引力有着密切关系。满意度越高,形象越好;形象越好,吸引力越大。有一项大学生对高校体育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对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体育设施满意度保持在中等水平;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组织、体育活动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满意度保持在中等偏下水平。由此表明,目前高校体育形象并非令人乐观。为此,加强高校体育软实力建设,从体育价值观念、体制机制、文化环境、服务理念等方面增强影响力、提升吸引力、提高感召力,以塑造高校体育良好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 结 语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政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高校体育的发展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不仅需要硬实力的保障,更需要软实力的推动。为此,加强软实力建设,注重提高体育文化、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制度的吸引力,完善制度构建和执行力,提升体育管理整体合力,塑造良好地体育形象,对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冀丽丽.北京市重点高校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2] 李育刚.“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新格局的构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 段黔冰.四川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

G807.4

A

1674-151X(2015)06-031-03

2015-05-13

王若文(1959 ~),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实力体育运动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体育运动
实力抢镜
走,出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