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两季犬常见病的综合防控

2015-12-06 12:47唐芳索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刘占斌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
中国畜牧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犬舍母犬犬瘟热

文│唐芳索(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刘占斌(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

冬春两季犬常见病的综合防控

文│唐芳索(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刘占斌(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

冬春季气温低,风力大,空气干燥,各种应激因素增加,犬体的抵抗力容易下降,如果饲养和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很可能引发各种疾病,给养犬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犬实践中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多种因素给养犬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益。

一、冬春两季犬常见病的分类与发病特点

冬春两季犬的常见病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表现呼吸道症候群的疾病,二是表现消化道症候群的疾病。

1.表现呼吸道症候群的疾病。

这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咳嗽、喘、体温升高、流鼻涕,其中以犬瘟热(胃肠道型)和犬窝咳最为典型,其他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犬副流感病、结核病、佝偻病等也有发生。

犬瘟热在冬春两季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犬瘟热病毒在低温环境下能够较长时间的存活并保持感染力。症状表现为眼和鼻有浆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病毒侵害肺脏引起间质性肺炎,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引起支气管肺炎。病犬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双相热、咳嗽、呼吸困难、听诊有捻发音等。

犬窝咳是一种病因较复杂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其传染性非常强,同窝只要有犬发病,其他犬几乎难以幸免,但该病的致死率不高。病犬表现为食欲不振、阵发性咳嗽和呕吐,流脓性鼻液、运动时咳嗽加重等症状。

2.表现消化道症候群的疾病。

这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呕吐、腹泻、消瘦严重,其中以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胃肠道型犬瘟热最为典型,有学者研究发现冬春季细小病毒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69.3%。其他疾病如肠炎也较为常见。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以2~6月龄的犬最为易感,成年犬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2月龄以下的犬很少发病,这可能与2月龄以下犬有特异性母源抗体有关。2~6月龄病犬占发病犬总数的50%以上,可能是由于母源抗体降低或消失而自身的免疫机能尚未健全的缘故。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病犬临床表现为剧烈呕吐、腹泻和番茄汁样血便症状,多预后不良。预防措施主要是疫苗接种,但免疫失败和免疫耐受经常发生,主要原因有母源抗体的干扰、病毒抗原的漂移和强毒株的出现。而胃肠道型的犬瘟热病犬则表现为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偶尔排出血便。普通肠炎常因天气突变、不良饲料、病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病犬以呕吐、腹泻、脱水、排泄物恶臭、粪便中含有血液、黏液、脓液等为特征。

二、综合防制措施

致病条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科学选址。养犬场选址应在交通便利、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公共设施的地方。犬舍建设应通风、干燥、具备遮阳避雨设施。犬区出入口应设有消毒池或消毒间,犬舍之间的隔离墙或隔离网必须牢固,高度至少2米,封顶(以免犬只逃逸或相互咬架)。犬区具备顺畅的排水、排污管道。养犬场应设有犬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地方;在相对僻静处,单独建设隔离犬舍。

2.规模适当。规模养犬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物、营养、环境、安全等多个学科。在发展规模饲养时,必须遵循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的原则,一定要充分考虑现有占地面积、犬舍数量、人力、资金、饲养经验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决策,不能随意行事。

3.防寒保暖。在气温大幅下降以前,做好犬舍维修养护和取暖设备的准备工作,如犬舍应配置犬床,床上垫有毛毡、软草等,并且勤换勤晒,保持干燥,注意防低温、防贼风、防踩压、防潮湿。

4.营养保证。营养保证是指给犬提供全价均衡的营养。全价是指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因素一样都不能少;均衡是指饲料所含营养素的比例要适当。只有具备全价、均衡的营养,才能使犬健康的成长。

5.合理饲喂。犬的饲喂要做到“六定”(定时、定量、定点、定温、定质、定食具),饲喂的饲料要确保新鲜、卫生,做到科学配制,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由于冬春两季寒冷,所以一定要坚持定温,做到防冷食、防缺水。一般情况下,成年犬每天饲喂1~2次,小犬每天喂2~3次,3个月以内的仔犬每天喂3~4次,哺乳犬和病犬可酌情掌握。

6.清洁环境。要求每天清理犬舍内外卫生,使犬舍内外环境清洁,并保持犬舍地面干燥,以减少犬四肢、爪疾病的发生。对于清扫出来的垃圾、污物、粪便等要集中到离犬舍较远处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深埋。

7.散步运动。散步和运动可增进犬的食欲,增强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某些疾病(如佝偻病),还可以防治犬的肥胖症。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犬每天都需要进行一定量的运动,如果运动量不足,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从运动量上讲,老年犬的运动量比青年犬和成年犬低。从品种上看,猎犬的运动量应远大于一般宠物犬。但应注意,喂食前后均不应带犬进行剧烈活动,妊娠期母犬也要避免剧烈运动。

8.强化免疫。严格按免疫程序给犬注射疫苗,使犬获得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也是冬春两季犬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犬疫苗的种类很多,为了强化免疫效果,最好使用进口疫苗。一般情况下,仔犬最佳免疫时间为35~40日龄,以后每隔2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次。对于成年犬免疫,首次免疫共注射2次,每次间隔3~4周,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9.定期驱虫。幼犬驱虫一般在25日龄时第1次驱虫;50日龄时第2次驱虫;90日龄时第3次驱虫,以后每2个月进行1次驱虫;初配母犬可在配种前25天左右驱虫1次,配种前15天左右再驱1次;新引进的犬隔离2周左右,待确认无传染性疾病后在机体保持健康状态下驱虫1次,10天后再驱虫1次,然后才能合群;公犬的驱虫视其配种和体况而定,原则上1年驱虫2次,每次驱虫10天后可再补驱1次;怀孕母犬一般情况下不驱虫,如果必须驱虫时,可在母犬分娩前30天左右驱虫1次,用药量约是正常用药量的2/3。驱虫后的犬粪和虫体要集中堆积发酵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和传染其他犬。

10.勤于消毒。消毒是杀灭犬舍、运动场、食具、用具等处病原微生物的惟一手段,是常年保健的重要措施,对于养犬至关重要。常用消毒液有2%~4%氢氧化钠溶液、2%~4%福尔马林、3%~5%来苏儿溶液、百毒杀、百菌灭等双季胺盐类制剂、灭毒净等有机酸制剂、2%~5%漂白粉溶液、强力消毒灵等高效氯制剂。消毒时要注意消毒药液一定要达到规定的浓度,否则达不到消毒目的。另外,应交替使用2种以上的消毒剂,避免单一种类、低浓度消毒剂的长期连续使用,以防止产生耐药性。

11.多加观察。作为非专业人员,饲养管理人员一般不具备疾病诊断等专业知识,但是对于犬的常见异常现象通过观察的方法就可以发现,这有利于及早发现、先期处置。观察就是通过看犬的外观和行为表现来识别健康与非健康。观察的时机包括带犬散步时看、犬吃食或喝水时看、给犬梳刷时看、在犬的日常行为中看。在带犬散步时看犬的走路是否正常、犬爪有无不敢着地;给犬喂食或喝水时观察犬的食欲是否正常,吃食过程中有无异常,饮水量有无异常;在给犬梳毛时观察犬是否搔痒、皮肤有无脱毛、皮屑现象,耳道内是否有分泌物,犬有无流鼻涕、淌眼泪、抓眼睛或流口水现象;肚子是否变大、阴茎和包皮是否有红肿现象,阴囊是否潮湿,阴道外侧有无肿胀、分泌物或化脓等;在犬的日常行为中注意看犬是否经常摇头、抓挠耳朵等。

12.及时诊疗。对于犬的异常情况,饲养管理人员应及时请专业兽医人员进行专项检查或特殊检查。对于犬的意外伤病,兽医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病情需要来选择治疗方法,用药种类不宜过多,必要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以缓解症状、改善病情,如对犬采取解热、镇痛、镇静、输液等,从而为犬的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对于病情危重、治疗周期长、花费巨大、预后不良的病犬,从经济的角度,可对病犬实施安乐死。作为兽医工作人员,要对诊断和治疗十分熟悉,操作要准确,熟练掌握各种诊疗方法和各种设备的使用;作为饲养管理人员,也应该学习一定的养犬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帮助犬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冬春两季气候多变,是犬体免疫力低的时期,饲养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两个季节疫病发生情况,尤其对妊娠母犬、仔幼犬这两类特殊犬更要细心呵护,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病传入、传播,为它们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因素,才能提高养犬效益。

猜你喜欢
犬舍母犬犬瘟热
母犬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分析
犬瘟热的诊断和防治
犬舍名称备案登记公告
犬舍名称备案登记公告
犬舍名称备案登记公告
犬舍名称备案登记公告
宝丰县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与初步分析
犬瘟热病的中西防治
犬瘟热治疗与预防方法探讨
母犬产后食仔行为主要原因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