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灵的农谚

2015-12-06 12:47卢兆盛湖南省永州市移民开发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农谚永州市失灵

文│卢兆盛(湖南省永州市移民开发局)

失灵的农谚

文│卢兆盛(湖南省永州市移民开发局)

或许是出身乡村的缘故,我对农谚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愫,尤其对那些有关气象的谚语,更是喜爱有加,记得特别牢固,乃至于离开乡村多年、人到中年,仍然烂熟于胸,随口即可背出数十条,比如:“云行东,雨无踪;云行西,雨凄凄”;比如:“鸡进笼早,明天天气好”;比如:“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等等。这些不知历经多少年代积累、流传下来的谚语,泥土香味浓郁,朗朗上口,顺顺溜溜,可以说就是民间的天气预报,土得掉渣,但十分精准。每一条谚语都是百姓生活常识的总结,都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像祖辈父辈一样,从小我就非常相信和依赖那些告知天气状况的谚语,只要出门,首先就会从看到的天象物象,想到相关的谚语,带不带伞,加不加衣服,谚语都会提示我怎么做,很少有失灵的。很多谚语,我都反复验证过,屡试不爽。比如鸡进笼早和鸡进笼晚,告示的天气结果正好相反。大凡头天傍晚鸡们早早进笼,次日天气就会晴好,而到了该回窝的时候,鸡们还老大不愿意进笼,第二天就可能会是阴天,也可能会下雨。还有“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揭示的物象与天气的对应关系也非常准确。不幸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深深烙下农耕时代印记的谚语,很多都渐渐失去了从前的准确与灵验,变得不那么管用了,或者说已经过时了。

记得前年深秋时节回老家,天色很暗了,应是鸡鸭回窝的时候,可母亲养的那20多只鸡却迟迟不肯回鸡舍,我估计第二天肯定会变天,哪晓得次日起来,照样还是一个大晴天。我觉得很奇怪,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摇摇头说早就这个样子了,以前那些讲法大多不灵了。去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与单位几位同事相约一起骑车到十多里外的郊区游玩,头天晚上看了电视台的气象预报—晴,早上出发时看到天上出现很多钩卷云,我当即想起“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这句谚语,马上发短信通知同事们带上雨伞。谁知整整一天,老天都没下一滴雨。同事们都笑我这个“谚语迷”发出的信息是虚假信息,提供的“情报”极不准确,害得大家“多此一举”。我除了连连道歉,什么话都不想多说了。

倒不是说所有的谚语都百分之百精准,也不能断言一条谚语随时随地都很灵验,但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前谚语都很靠谱,现在却越来越不管用了?用“时代不同了”作为答案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不过,想起这些年来人类不断拼命送给自己的“礼物”—全球变暖、大气污染、雾霾、苏丹红、地沟油等,准确完整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很多谚语都能像“鸡进笼早,明天天气不一定好”一样反过来解读,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条条蕴藏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气象谚语正越来越“失真”、“离谱”,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猜你喜欢
农谚永州市失灵
失灵的指南针
蝗虫农谚试析
2020年一汽奔腾T99智能钥匙失灵
初春农忙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农谚
奥迪Q3遥控钥匙失灵
失灵保护原理介绍及回路分析
我的第一笔稿费等
我给“农谚”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