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政公园建筑群规划设计

2015-12-06 04:11石庆旵许世玉安徽汇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
安徽建筑 2015年4期
关键词:办公区建筑群马鞍山

石庆旵,许世玉 (安徽汇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 马鞍山 243000)

1 项目概况

马鞍山市政公园建筑群项目为市重点工程,由我公司设计团队与澳大利亚TMG设计公司共同完成。该项目位于马鞍山城市新区,东临城市景观排涝水系永丰河,南至印山路,西接城市主干道太白大道,北侧为采秣路。总用地面积29万m2,总建筑面积15万m2,为多层开放式景观建筑群。由三大功能区组成:①政府行政会议办公区,位于地块的北端,环境相对安静区域,建筑面积约8.5万m2。②市民广场,位于地块中心区,为市民休闲活动与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为3.5万m2;③文化艺术中心区,位于地块的南端,由3幢功能相对独立的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组成,建筑面积约6.5万m2。该工程2010年建筑成并投入使用,并获“十一五”时期安徽省城市十大标志性建筑。

2 总平面规划

2.1 规划设计理念

马鞍山市政公园建筑群规划设计尊重城市新区规划结构、城市肌理,从整体出发充分利用现有城市水系与景观环境,以开放式的空间形态布局,创造出自然、生态、亲民、为民的规划设计理念。

2.2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立足于马鞍山城市两条主轴线:南北走向的山水轴线,即与长江相平行的长江轴线;东西走向的文化轴线,即翠螺山与濮塘人文景观轴线。两轴线将该地块自然分隔成三大功能区:行政会议办公区,市民广场区,文化艺术中心场馆区。三大功能区以“S”形景观墙为流动元素有机地连接成整体,增加建筑空间序列感。

2.3 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采用规则的几何构图与自然相结合的造园手法,揉入现代城市空间秩序、历史渊源、人文风物的性格元素(见图1)。

图1 为总平面图

行政会议办公区位于地块的北端,由7幢二~五层建筑与连廊构成,为政府四大班子办公、会议与就餐场所。主出入口(含地下车库出入口)沿采秣路设置,次入口沿西侧的太白大道设置。

市民广场区位于地块的中心,成为连接南北两功能区的共享区,约有10万m2,东西两端设有出入口,花园路步行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太白大道、湖东南路相连通,成为市民集会、健身、文化活动、休闲游憩、应急避难场所,市民与政府行政纽带与凝聚点。

文化艺术中心场馆区位于地块的南端,由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功能组成。“三馆”通过东西走向开敞长廊连成一整体,并自然形成楼前聚散广场与建筑出入口。同时连廊结合现有地形高差设置了一系列缓缓由西向东上升的平台,宽阔的缓坡平台又提供了通向各场馆的辅助通道。

3 功能设计

3.1 行政会议办公区

行政会议办公区主体由4幢5层办公楼、1幢3层会议中心、东西两侧2栋3层辅楼以及连廊相互穿插组成。办公楼主入口设在北侧,地上一~五层为行政办公室,会议中心主入口设在西侧,一层为展示厅、大会议室,二~三层为各类中小会议室。东西两侧为两幢三层配套餐厅与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为8.6万m2(见图2)。

图2 办公区、会议区一层组合平面图

3.2 市政广场区

市政广场区位于地块的中央,由城市步行道路花园路分隔为南北两部分,北面广场主要承担市民集会、健身、应急避难功能,南面广场主要为市民文化观演、休闲游憩场所。广场布局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高差与东侧城市排涝景观水系,有机组织广场各区间的联系。交通组织上实现人车分流,交通流线清晰简捷、方便易达。广场面积约3.5万m2。

3.3 文化艺术中心区

文化艺术中心场馆区位于地块的南端,自西向东依次为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与开敞式连廊相组成。博物馆临太白大道,主体建筑为3层:一层设有门厅,休息咖啡厅、陈列厅、展品出入货物区与设备用房;二层为多功能媒体服务室、报告厅与办公区;三层为陈列室、各类藏品库与藏品处理室等,建筑面积1.5万m2,见图3。图书馆主体建筑为4层:一层设有学知门廊,展览厅、图书分类、登记、装卸区,咖啡厅、儿童阅览室等;二层设有贵宾接待室,报告厅、音乐资料室、阅览室、自修室、制做与装裱室等;三层为中外报刊阅览室、普通藏书库、自修室、休息室等;四层为参考书、文献阅览室,珍贵书藏书库,成人阅览室与休息厅等(见图4)。

大剧院建筑主体高度为15.4m,由1500座剧场、400座多功能小剧场、300座音乐厅组成。剧场设有池座、楼座、主舞台、后台、侧台、升降舞台、升降乐池、各类化妆间、休息室等。

4 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从整体出发,打破了传统的政府办公楼“对称”的建筑格局,以开放自由式的空间形态,通过南北主轴与东西辅助将各功能有机贯穿起来,各体块高低错落,相互穿插,使得建筑群既能体现各功能区建筑特点,又具有整体统一性。建筑立面采用了大量的铝板、石材与金属材质,色彩明快、造型简约轻巧美观,具有雕塑感与时代气息,为马鞍山园林卫生城市增添一景。

图4

图5 办公区北入口

图6 行政会议中心沿太白大道入口

图7 办公区西立面

图8 “厅阁”式博物馆

图9 图书馆入口

图10 大剧院

5 景观设计

图11 大剧院剧场

图12 S型景墙

图13

市政公园建筑群整体布局突出其景观设计特点,通过“一系、一带、一墙、三节点”的景观格局将建筑群自然融合于景观环境中,使得景观与建筑相辅相承,相碍益彰。“一系”:指的是南北走向贯通的景观水系,并与东侧城市景观排涝水系“永丰河”相贯通,潺潺溪流极其动感与活力。

“一带”为环建筑群绿化景观带。建筑群四周与道路红线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布以草坪、植被、小径、雕塑小品等,形成环建筑群景观绿带。

“一墙”为连接南北两区的“S”形景观墙。起于行政办公区的连廊,收于“三馆”南广场,通过“S”形景墙这一流动的元素,将三大功能区有机地连接为整体,共同构成城市中心区标志性园林景观建筑。

“三节点”指的是:地块中央的三大广场,即北面的供市民集会、健身、应急避难主广场,南面的供市民休闲游憩与文化观演广场,见图12东面广场景观。

6 结 语

策步马鞍山市政公园,可于潺潺溪流之畔、绿树浓荫之中,体验江东名胜之乐,憩歇者棋声了了,往来者笑语朗朗,清晨里鸟雀欢歌,流光下人声纷繁……

猜你喜欢
办公区建筑群马鞍山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浅析迎泽大街集中办公区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设计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建筑与建筑群储能工程初探
乔布斯办公区理念的启示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群院落式构成法则
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办公区建设前景分析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