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使命及途径

2015-12-07 19:46赵进明陆延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6期
关键词:使命翻译途径

赵进明 陆延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使命以及实现这一使命的方法和途径,认为译者的使命是达到“善译”——使其译文与原文“曾无发毫出其间”,读者“阅读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善译”的途径有三:在语言层面上采用归化原则;在文化层面则采用异化原则;当译者遭遇“不可译”的情景时,则应以原作的意境为依归,再创造出一个可以与原作“赛跑”的译作,以延续原作的生命。

关键词:翻译;使命;途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43-02

一、前言

我们知道,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个发生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过程。而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则一直伴随着这个活动的始终,其作用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有人将译者比作“媒婆”,认为译者是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有人把译者喻为“叛逆者”,认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他总是不得不或者是主动地出入于和背离着原作。也有人把译者称为“戴着脚镣跳舞”的舞者,因为译者自打开始翻译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小心翼翼地处于原作、原语文化、译语和译语读者的四面夹击之中,“痛并快乐着”。

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使命及其实现途径”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进行探讨。本人“米粒之珠”,水平有限,撰写此文不啻于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诚然,笔者此举实欲抛砖引玉,向译界同仁求教。

二、译者的使命

译者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完整的漫长过程。首先,我国的早期翻译始于南北朝时期一些佛教高僧对佛经的翻译。那时,人们视佛经为“天书天语”,字字珠玑,所以对佛经的翻译大都是“案本而译,不加文饰”。又由于古代懂得梵文的人很少,所以译者对于一般佛教信徒是否可以读懂佛经译文常常并不在意。可以说,译者的工作是单向的,即只对佛经原作负责,这样一来,普通读者与佛经之间就出现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高墙。到了唐朝,我国的翻译(主要仍然是佛经翻译)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高峰,高僧玄奘率先提出了关于翻译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口号,充分意识到译者的作用不仅仅是佛祖的机械的传声筒,而是沟通原作(佛经)与读者(佛教信众)的桥梁。玄奘学养深厚,汉语梵语俱佳,他的译文“依实出华”,用词贴切,深入浅出,现在的许多佛经译本均是出于其手,至今再无人可以重译得出。清末民初时期是我国翻译的第二个高峰。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了关于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这就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对自己的使命和作用更加明了。与其同时的马建忠则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明确指出,翻译出的作品必须“能够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善译”可以说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而译者的使命就是致力于达到这一境界。为了完成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一代又一代的翻译者们一直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中进行着各种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那么,译者怎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呢?

三、通往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善译”的途径和手段

原语与译语之间、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构成了文学翻译中之路上的“沟沟坎坎”。译者要想达到“善译”,就必须将其“填平”。有时,译者必须在语言层面上对原作实施“外科手术”,使原作在译语中“旧貌换新颜”;有时,译者需要在文化层面上对原作实施“内科手术”,使原作在译语中“脱胎换骨”;有时,译者必须对原作同时实施“内科外科手术”,使得原作“这只凤凰”经过“炼狱”,达到“涅槃”。

1.“外科手术”——在语言层面上对原作进行“归化”或者“同化”处理。任何一种语言由于所处地域、历史、风俗以及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着其独有的表达方式。而归化(domestication)或者同化(assimilation)就是要求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以译语为凭借,以译语读者为依归,对原文的句法结构进行合转换。例如:“‘Coming!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up the path,up the stops,across the veranda,and into the porch.”译文:“‘来啦!她转身蹦跳着跑了,越过草地,跑上小径,跨上台阶,穿过阳台,进了客厅。”可以发现,原文里的介词“over,up,up,across,into”分别用动词“越过,跑上,跨上,穿过,进了”译出,富有张力和动感,使得主人公的欢快和轻盈跃然纸上。正如香港翻译家思果所说,“字是翻译之敌。”在文学翻译中,“炼字”是最基础的功夫。

2.“内科手术”——在文化层面上对原作进行“异化处理”。刘宓庆指出:“译者是守护者。”我认为,译者首先是守护原语及其文化。这就要求译者在传达原作的文化意义时应当以原作及其文化为依归,优先采用“异化”(alalienation)原则,尽量保留原作的“洋气”(外译汉)和输出原作的“土气”(汉译外)。我们来比较一下闻一多先生翻译的美国女诗人萨拉·蒂斯戴尔(Sara Teasdale)的诗《忘掉她》(Be It Forgotten)。

原诗:Let it be forgotten,as a flower is forgotten,译文: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Forgotten as a fine thatt once was singing gild 年华那朋友真好,

Let it be forgotten for ever and ever.她明天就教你老;

Time is a kind of friend,be wiill make us old.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闻译完全模仿了原诗,使得译诗的风格完全西化,保留了原诗的民族味道,促使了原诗在译语中的本土化。又如,“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句诗出自《红楼梦》,是对林黛玉的描写。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为:“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A prim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at the end of Shang Dynasty.A famous bae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比干是智慧的象征,西施则是美的象征,杨译在后面加了注脚,就在译文中实现了对文化信息的异域移植。这正如王佐良所说,翻译“贵创新,创新的一端是改造传统,另一端是借用外国语境”。endprint

3.“另起炉灶”——再创造出原作的意境美。有的时候,在文学翻译中,由于原语和译语及其所处文化存在的彼此不对称性和表达上的相互缺位,使得译者无论采用直译法还是意译法,运用归化技巧还是异化技巧都无法完整再现原作的语言信息和文化意境。这时译者就只好抛开原作,另起炉灶,在译语中重新塑造一个可以和原作“赛跑”的意境。例如,郭沫若翻译的英国诗人纳什(Thomas Nash)的《春》,

,Spring,sweet spring,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

The blooms each thing,the maids dance in a ring, 处处都有花树,都有女儿环舞,

Cold doth not sting,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微寒但觉情和,佳禽争着唱歌,

Cucjoo,jug-jug,pue-we,to-witta-woo!啁啁,啾啾,哥哥,割麦,插——禾!

纳什的《春》韵律轻重结合,节奏欢快,富有动感,是一首赞美春天和大自然的颂歌。译文首先是再现了原诗的腰韵(内韵),还在象声词里夹杂了拟人手法;第一句中的“the pleaant king”,译为“一年之中的尧舜”,营造出了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文化意境。译文充分发挥了汉语的优势,通篇用词极其优美,绘制了一幅中华大地上的乡间春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以下的结论:(1)文学翻译永远是动态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原作的意境总给人以多元美感,不同的译者必然会得到不同的艺术感受;另外,译者不仅追求“精确”,同时也在追求“精彩”(罗新璋语)。任何一个译者都不会满足于只翻译出原作的语言信息,他总是自发地能动地诠释原作,使得译作“千人千面”。(2)译者总是在不断地打破原作——译者自己——译作——译语读者这四者之间的平衡,然后再试图实现新的平衡,实际上距离原作更远。结果,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动态的但是并不对等”。

参考文献:

[1]边莉娟.春之赞——赏析托马斯纳什的诗歌《春》的艺术特色[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2]道探微[M].思果.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赵彦春.翻译诗学散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

[4]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欣赏[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使命翻译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