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去探究

2015-12-07 18:42田应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政策探究

田应军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第七单元第一课。笔者以本课教学为例,谈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设问激趣

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否则,教学就会陷入被动解决问题的状态。

教学中,教师先播放《大国崛起》视频片段: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安详地停在涅瓦河边;攻打冬宫的炮火(十月革命)熊熊燃烧;此时的苏俄还是一个“扶木犁”的落后农业国。随后,画面一转——众多厂房里,机器在轰鸣;无垠的农田里,拖拉机在耕耘;二战中,苏联战斗机的呼啸吹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号角。画面戛然而止,教师提出问题:短短二十多年,这个国家是怎样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一个工业化强国的呢?

这样导入,情境画面让学生从感官上明确了学习主题,问题让学生从思维上进入了活跃状态,产生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问题驱动,全员探究

1.出示“系列问题”,自主学习探究,构建知识结构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导学案不是以基础知识体系建构形式编制的,而是呈现“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基础知识体系框架。

本课主要学习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系列问题”:(一)战时应急之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在怎样的内忧外患局面下实施?②主要措施有哪些?③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④战后继续实施带来了什么问题?⑤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二)迂回过渡之道——新经济政策。①在什么背景下实施?②具体措施有哪些?③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三)强国建设之路——斯大林模式。①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②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③是经历怎样的过程形成的?④这一模式有何积极作用,又呈现出哪些弊端?该“系列问题”基本上囊括了本课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基本知识,而且也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能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个别指导以辅差,又要通过巡查发现完成较好者,还要收集学习能力突出者在此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这样做不仅能落实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理念,而且为后续的学习探究、展示交流和点评做了必要的准备。

2.出示“问题系列”,学生合作探究,深化课程内容

“问题系列”指围绕某个知识点设计一系列问题,逐层逐步分解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教师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比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等内容分别设计了“问题系列”。如,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这一重难点问题,教师先展示了补充材料——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1921年,列宁又说:“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然后设计了以下“问题系列”:①从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上,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特色?②从经济运行机制和所有制结构上,分析新经济政策有何特色?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战后为什么继续实施?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有哪些方面的相同点?

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集体展示,顺利解决了前四个小问题,但探讨第⑤问时遇到了困难。教师提示学生从实施背景、内容领域、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去思考。学生恍然大悟,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系列”的成功解决,不仅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意图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找到了一条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优化“生成问题”,教师引导探究,升华学习主题

生成性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好对这类问题的探究,既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又是促使学生完善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一名学生结合以前的学习内容提出了疑惑:斯大林模式虽然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摆脱了经济落后的状况,但存在严重的弊端,为什么不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呢?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前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相呼应,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经历,形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认识。这名学生的问题恰好涉及到了本课内容在整个知识结构网络中的地位。

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回顾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特点。学生立即明白了:当时,苏联面临着严峻的国防形势,经济水平也相对落后,时势不允许其照搬英国模式。然后,教师推进一步,让学生从所有制形式、工业化道路、农业制度、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五个方面,列表比较斯大林模式、西方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得出结论:模式的形成,受制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环境和生态环境,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但都受一定的潜在规律支配;任何一种模式,都有优点,也存在弊端,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现有模式,才能促使国家健康发展。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说明他们不仅走进了教材,而且走出了教材。

三、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一是展示“知识结构”,健全知识体系。教师有针对性地安排三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成果,其中,一人展示主体知识结构,另两人修正、补充和点评。其他学生据此进一步补充完善自己构建的基础知识体系。

二是强化“成功体验”,分享学习方法。教师安排5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收获。分享时,一名学生说:这节课有很多比较类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从背景、过程或者内容、实质、性质、积极作用、消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及时肯定了他的发现。还有学生说:制定经济政策时要根据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来定。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帮他做了修正: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规律。这样的总结与分享,不仅让总结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让全班学生收获了知识与方法。

四、变式练习,反馈调节

教学时,根据实际学情,教师将模式的最后两个环节(变式练习和反馈调节)整合成一个包含典型案例讲评、梯度变式训练和反馈矫正的练习模块。典型练习一般选用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经典题目。梯度变式训练题由学生当堂完成,互改互评后再质疑。

本节课,在梯度变式训练部分,教师选择了一道既注重宏观知识体系,又是比较类历史问题的组合问题——20世纪,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①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中国的“改革调整”分别指什么?②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分别有何特点?各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③三次改革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据此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这样的练习不仅有助于落实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梯度变式训练要根据实际学情灵活变动,需要预设,但不能囿于预设。

【互动链接】

问题导学模式突出问题导向,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尝试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这样教学,师生双方能共同体验学习过程,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

引导学生认识钠的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化工厂中金属钠失火和灭火”的视频,并设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失火?应该怎样灭火?”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做出了种种猜测,但不出所料,他们都猜错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迫切地想解开心中的谜。我不急不缓地从煤油瓶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问:“钠的物理性质怎样?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容易地得出了结论。第二个问题,显然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他们的兴趣被进一步调动起来。于是,我带领他们分组完成“钠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两个实验,并根据实验情况合作探究,寻找原因。有了实验作基础,学生不仅找到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归纳出了“钠的主要化学性质”,而且对导入时的问题有了正确的猜测。

这样的课堂,师生都成为在问题引导下合作解决问题的学习者、探究者、分享者,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余 兵 罗 阳)

孩子初中时就不喜爱化学,高中情况会如何呢?我心里满是担忧。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和他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不怎么样!老师讲得不多,提了几个问题就让我们自己学。”听着这话,我更担心了。两个月后,孩子回家常常主动和我谈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我打趣他:“看样子,化学老师的课讲得蛮好啊!”他嘿嘿一笑:“老师讲的不多,但我现在喜欢上化学课了。”

我惊异于孩子的变化,问他化学课是怎么上的。他说:“现在上课,老师很少讲,大部分时间都是提出问题,引导我们自主探究。也不知老师施了什么魔法,反正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吸引着你不断地产生学习的欲望。”怕我不信,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认识钠的性质时,老师先放视频,让我们猜原因,这一下子就调动了大家的味口;在大家倍感困惑的时候,老师又带领大家通过实验寻求答案;在课的结尾,大家终于弄明白了——钠失火,可能是遇到了水,扑火时,千万不能用泡沫灭火器。“这样的课多有趣!换做是你,能不喜欢吗?”孩子睁大眼睛看着我,调皮地问。

看着孩子神采飞扬的样子,久悬在心底的石头落地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3)班学生家长 刘 辞)

那天,一向严厉的语文老师一手拿着书本,一手提着录音机,悠闲地走进教室。他打开录音机,耳边立即响起《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优美旋律。

老师想干什么?怎么不按复习、讲课、读书、练习四步曲的套路走了呢?大家感到很困惑。

更不可思议的事儿在后面——老师发给大家一张类似于试卷的纸,眉头上写着“XXX学案”。不过,上面不是大家司空见惯的考试题,而是把问题、点拨等内容整合在一起。他告诉我们,先围绕学案自学,然后分组讨论,最后集体展示。集体展示时,我作为小组代表,走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了我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课后,一些胆大的同学纷纷向老师表示:这样的形式好,希望以后都这样上课。老师高兴地答应了。现在的语文课,带着问题思考、讨论、答疑、交流已成为常态,大家都爱上了语文课。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2)班学生 黄芹英)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政策探究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政策
政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助企政策
政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