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堂生成性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2015-12-08 01:18姜志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0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历史教学初中

姜志娟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学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课本教材的内容,更要注重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历史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主要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大大的削弱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降低了历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本文阐述了几种有效开发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途径,旨在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 生成性资源 初中 历史教学 效率

课堂生成性资源主要是指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课本教材上的资源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所产生思想启迪、情感感知等,这些新问题以及新情况的出现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鲜活,充满灵动性与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历史学科中本身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在具体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必须有效的抓住课堂生成性资源,将其充分的利用到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去,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枯燥与死板的弊端,为学生营造一种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全面综合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一、营造开放性与民主性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课堂是死板的,没有生机的,主要是以老师教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育,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利于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也大大的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具体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具有开放性与民族性的课堂氛围,为开发以及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提供前提与基础。心理学表明,当一个人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营造充满活力的,且具有民主性与开放性的课堂氛围能够深入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内心各种想法自然的流露出来,与老师的思想发生碰撞,进而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在创设课堂氛围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适时的转变自身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教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与协助者,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观点,从而进一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中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信任、平等、关爱与激励,这样一来就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历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时,老师提出,让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分析并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学生从不同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针对观点错误或者片面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予鼓励并将其观点补充完整,针对观点新奇又正确的学生,老师应给予表扬与赞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尊重、平等以及民主的学习氛围,也使得精彩的课堂中出现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善于捕捉并巧妙利用生成性资源

初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均未完全形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种状况,老师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与监督,巧妙的抓住学生产生的种种课堂意外,将学生偏执的思想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从而激发出新的思维与观点,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具体来说,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以及独特的感受,对待学生的缺点以及错误行为进行适当的教育与引导,而不是给予过激的批评与打击,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将正确的新奇的思想不断放大,层层引导推进,进而形成生成性的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讲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一课时,对李鸿章进行评价,有同学认为李鸿章是危害民族利益的人,也有同学认为李鸿章签订条约是以退为进曲线救国,针对这一问题,老师让持有正反观点的两方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对他们的讨论以及观点做出总结。整个过程层层推进,无意中开发了学生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使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用辩证、客观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从而以正确的标准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及情感体验等。总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的观点,并将其扩大,适时的启发学生并引导学生,及时利用学生错误或者正确的观点,灵活的驾驭课堂。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枯燥无味的,老师教授的知识完全依赖于课本教材,使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降低了历史学习的效率。因此,老师要充分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本教材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小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在讲到狼牙山五壮士的历史故事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利用表演与模仿的形式将经典历史故事演绎出来,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历史并领悟历史,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以及爱国情怀,这样不仅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与成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故事用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历史故事更加鲜活生动,真实的感受历史面貌与精神,在观看视频或者图片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不断提出自己的疑虑与观点,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也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被充分的利用。此外,老师还可以在有条件有时间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或者纪念馆,使学生们面对面的直接感受历史,并在体验与反思中不断地升华自我,使自己历史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发现问题能力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进一步的启发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课堂的生成点。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历史的想象中更加善于思考,大胆设想并大胆质疑,这样就能够为历史课堂上形成生成性资源奠定基础,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广泛知识面的学生往往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比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一课程时,老师让学生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有学生回答“太平天国是一场灾难性的运动,它使清政府更加的落后。”从这一回答中看到了学生考虑事情的片面性,没有从客观方面正确的看待整个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老师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洪秀全,你在当时那个历史时代会怎么做?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全面的涵盖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整体的评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还需要由丰富的想象能力,将这些都充分结合在一起,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也能够很好的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开发。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下,将传统的历史课堂转变为动态生成的课堂势在必行,从历史教学本身的价值来看,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动态思维,又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历史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在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与教训,创新与改革教学观念及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洪义清. 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意外”——谈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文教资料,2013(14):189-190.

[2] 王恩科. 有效开发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途径[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06):14.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历史教学初中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