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始积累的科学含义

2015-12-08 15:28刘巧珍
人间 2015年36期

刘巧珍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论原始积累的科学含义

刘巧珍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330031)

摘要:在对资本的原始积累的含义认识问题上,很多人都存在非科学的认知,而马克思本人在其著作《资本论》中也没有对原始积累的明确定义。本文通过对原始积累非科学含义的批判,分析促进原始积累的作用机制进而对原始积累的科学含义进行阐释。得出原始积累是以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为前提,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主体筹措资本的一种非常方式,它以违背公平、正义的方式为新生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筹措其所必需的初始资本,是资本孕育和资本经营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资本原始积累;“抢本钱”;科学含义

几百年前,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论述说: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分离的过程。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所以叫做资本的原始积累。但经过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原始积累的含义反而变得模糊和混乱起来,我国著名学者、清华大学秦晖教授在其文章中就指出过:从学界到社会,“原始积累”是个被弄得比较混乱的概念。那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原始积累的科学含义呢?促进原始积累的机制是什么呢?本文下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原始积累非科学含义的批判,第二部分分析促进原始积累机制。

一、对原始积累非科学含义的批判

(一)对亚当·斯密“预蓄的资财”观点的批判。

“在政府的各种苛求下,另一方面,无数个体不断地、不受干扰地努力改进自身的境况,通过节俭和良好操行,他们不露声色地、一步步地把资本积累起来。” 斯密说道。斯密认为劳动并不能够积累资本,原因在于工资水平仅仅能够满足直接的消费欲望。他观察到,部分地主阶级拥有足够的收入来积累资本,但是他们却将这些收入花在非生产性劳动上,以满足他们奢侈生活的无限欲望。斯密断定,恰恰是一部分正在兴起的产业阶级是对社会有益的人,他们为了利润而奋斗,努力积累资本,通过储蓄和投资来增加他们的财富。斯密将这些在分工生产之前就必须具备的资财,叫做“预蓄的资财”。斯密认为“预蓄的资财”的形成主要靠那些节俭、有良好操行、对社会有益的产业阶级的节约,积攒起来的。

马克思批驳到: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征服、奴役、劫掠、杀戮和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从马克思生产方式转换的论述角度,需要追问:如果将勤俭的人们蓄积的资财称为最原始的积累,那么他们用这些资财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及用来销售产品的市场,在逻辑上应该还在资财的蓄积之前,那这些生产要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所以,所谓的预蓄的资财是不能称为最原始的积累的。

(二)对原始积累是抢本钱的批判。

关于资本原始形成的经济性质,法国的经济学家、社会主义者蒲鲁东在1840年发表《什么是财产?或关于法和权力的原理的研究》,提出“财产就是盗窃”的论点。蒲鲁东认为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所有权与掠夺存在着不解之缘。

而也有很多学者结合了斯密关于“蓄积的资财”中积累的是资财以及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也提到暴力是每一个孕育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的思想得出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原始积累就是粗暴地积累金钱的过程,或者说就是“抢本钱”的过程。最早这样认为和解释的是苏俄时代著名的布尔什维克学者斯米尔诺夫,把实现无产阶级当政后的工业化的资金来源称之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而这种认识实际上有很多的追随者,如苏联另外一个著名的理论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发挥了斯米尔诺夫的思想认为将国家手中的主要来源于国营经济综合体之外的物质资源(指以不等价交换等手段从小农经济中获得的产品)的积累叫做“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我国的学者秦晖教授则说“其实‘原始积累’这个词的意义非常清楚,就是抢”。

二、促进原始积累的机制

马克思关于所谓原始积累包括八个方面,即原始积累的秘密、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和压低工资的法律、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和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工业资本家的产生、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以及补充的现代殖民理论。无疑,除了第一个和第七个之外,都是促进原始积累的作用机制。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集中表现为我们熟知的圈地运动,而由于当时殖民地还处于封建农业经济,因此对殖民地的掠夺,实质上也就是对殖民地农民的掠夺以及对殖民地大量金银财宝的劫掠来输入宗主国,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即农业资本家阶级的产生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无疑,整个进展的过程特别是农业革命,在使农村居民破产的同时,使农业资本家阶级变得富裕,而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使农业提供的工业原料也同生活资料一样变成了不变资本的一个要素。促进了工业资本在国内市场的形成,工业资本更广阔范围的积累。工业资本家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利用社会暴力的过程。殖民制度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这些原始积累的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缩短过渡的时间。

但是无可辩驳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源泉、动力。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惩治被剥夺者的立法,农业资本家和工业资本家的产生都是为了形成商品市场经济的两极(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产生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资本关系的建立。

结论

马克思曾指出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为了能给新的生产方式提供必要的条件,原始积累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但原始积累究竟表现出怎么样的形式,要视各个地方的现实情况(如经济发展状况,法律,社会制度,习俗等)而定。所以,笔者认为,原始积累的科学含义是以出现新的经济形式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为前提,以资本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为动力,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主体筹措资本的一种非常方式,它以血腥,残酷,非正义的方式为新生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筹措其所必需的初始资本,是资本孕育和资本后期经营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锐,黄久斌. 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解析[J]. 理论月刊,2002,02:66-68.

[2][德]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秦晖.拒绝“原始积累”[J].北京:读书,1998(1).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作者简介:刘巧珍(1991-),女,汉族,江西赣州,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F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