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企业与公益组织创造共享价值
——第十届映绿公益论坛在上海召开

2015-12-08 13:21高丹丹
WTO经济导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丹丹社区服务伙伴

文| 本刊记者 高丹丹

聚焦企业与公益组织创造共享价值
——第十届映绿公益论坛在上海召开

Focusing on creating sharing value of corpo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

文| 本刊记者 高丹丹

10月30日,为期三天的第五届“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动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开幕。活动以“新公益、新伙伴、新活力”为主题,共有180余家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社会组织参与。

在公益伙伴日期间举办的“第十届映绿公益论坛”的沙龙活动上,上海本地公益组织、CSR研究机构和跨国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就“公益组织如何与企业伙伴创造共享价值”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谈到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飞扬华夏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徐历以相亲故事为比喻,讲述了企业与社会组织在合作关系中的初、中、后三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创造共享价值:“初识,需要双方充分沟通后,才能加深了解、掌握对方的需求与自身优势,中期达成共识并强强联手,最终优势整合,整出新产品,达成‘共建’。”

公益志愿者、涓涓互动首席执行官鲁达认为,企业与公益组织合作的落点在社区;企业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在于: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对此,鲁达通过社联网与杭州56万人口社区的案例实践,分析了社区公益与五社联动的模型,即通过社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企业、社工、社区基金的联动来提升社区服务于居民的整体效率,并借助考核方式(统计求助数及救助率等)来考评社区服务能力。

如何实现企业和公益组织的结合与共赢?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征认为,企业在能力范围之内,应该去主动选择和解决一些社会性问题。企业要尽量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去选择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与企业有密切相关度的议题更容易得到企业的管理层持续地支持。而公益组织则不应受外部热点的影响去不停变换项目主题,而是该多花时间去研究和寻找与自己服务能力和服务方向相匹配的企业来合作。

当提及何为责任品牌时,陈伟征表示:“企业的责任品牌是企业负责任形象的累积,负责任的行为源自企业负责任的管理和经营。因此,责任品牌的打造和传统的品牌塑造有一定的区别和路径上的不同。而公益组织与企业的合作共赢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蔡文静对本文也有贡献)

编辑|高丹丹 dandan.gao@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丹丹社区服务伙伴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相距多少米
高中数学之美
伙伴
新伙伴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林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