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5-12-08 03:32刘书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患指腱鞘手部

杨 波 刘书宇 单 臣

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杨 波1刘书宇2单 臣1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创伤性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

微创手术;手部屈肌腱损伤;临床疗效

手部屈肌腱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部外伤,其致伤率是手部损伤的30%左右[1]。其损伤类型包括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并常伴有手部或手指神经血管损伤,或伴有骨关节损伤等,严重影响患者患指的自主活动[2]。临床对其治疗包括传统修复术、显微手术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等。传统修复术是将损伤的腱鞘切除,认为深腱鞘是主要功能支配区,术后易导致患指自主活动功能下降[3];采取微创手术治疗,不仅切口小、恢复效率高,术后患指的自主活动功能恢复也较好。本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76例,其中男55例,女21例;年龄15~62岁,平均(39±8)岁。患者入院后均经详细检查,锐器切割致伤50例,挫裂挤压致伤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15~6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6~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修复术进行治疗,先对其创面进行清理和消毒,对患指手臂进行止血操作,待麻醉药物起效后,根据患指情况进行切口,对指浅、深屈肌腱损伤部位进行腱鞘切除治疗,然后对深腱部位进行缝合,并将切口缝合。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先对患指进行清理和消毒,采用相关仪器对其损伤程度、部位等进行确诊。对血管损伤部位进行吻合处理,采用显微器械进行吻合治疗;对末梢血管供血受限者,同样采取血管吻合治疗。根据患者体质,选取适量麻醉药物采用臂丛阻滞麻醉法麻醉,并使用气囊止血带止血,根据患者受损情况(伸直型肌腱损伤或屈曲型肌腱损伤)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对伸直型损伤,行Bruner切口治疗,通过切口将指深屈肌腱断裂的近端沿腱鞘轻轻拽出,并固定断裂部位,然后采用Kessler缝合法对肌腱进行缝合,并使用5-0涤纶线将损伤外膜缝合;对屈曲型损伤,切口应选距断裂处远端0.5 cm处,将腱鞘切开,先采用津下法将近端断裂部位进行缝合,并通过腱鞘管将其牵拉至切口进行固定,然后将近端与远端肌腱部位进行缝合,将切口缝合。最后松开止血带,进行石膏外固定将患处托起。同时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和监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手部肌腱的愈合情况及患指恢复后的自主活动情况进行判断,分为优、良、中、差。优:肌腱创口完全愈合,患指的自主活动情况与健侧手指活动情况相同;良:肌腱创口愈合,患指的自主活动情况大于健侧手指活动情况的75%;中:肌腱创口基本愈合,患指的自主活动情况大于健侧手指活动情况的50%;差:肌腱创口愈合较差,患指的自主活动情况小于健侧手指活动情况的50%[4]。总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粘连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粘连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部肌腱损伤发病原因为切割伤或挫伤,临床主要表现为指关节活动障碍、无力、疼痛等。导致其关节受限的主要原因是骨肌腱断裂、神经受损。而肌腱的组成包括腱周组织、腱鞘、肌腱支持带组织等,是一种具有较强滑动功能的结构,并有血管网密集滋养功能。由于外创因素而导致肌腱损伤后,其滑动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影响指关节的自主活动[5]。传统修复手术治疗主要是将受损肌腱腱鞘切除,同时出现深、浅肌腱损伤时,其只对深肌腱进行缝合治疗,而将浅肌腱切除,但浅肌腱腱鞘具有供应深肌腱血液的作用,因而切除浅肌腱导致患指出现供血不足,自主活动受限,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对肌腱损伤的治疗要求是深肌腱和浅肌腱均应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微创手术不仅可将腱鞘与肌腱的断裂面充分暴露,且采用Kessler缝合法可将患指深浅断裂面进行缝合,使患指能够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促进其病情恢复,而术后患指的自主活动功能明显提高,发生粘连的情况也较低。因此,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屈肌腱损伤具有视野开阔、创伤性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6]。同时应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时,要把握好手术时机,一般以受伤后6~8 h内手术为最佳;缝合时要注意轻重度,采取石膏底托固定时应掌握其松紧度,不宜过紧。

虽然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临床疗效明显,但术后还是会发生粘连。因此,建议手术后,在患者耐受情况下早期行手部及腕部功能锻炼,以促进患指自主活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粘连的发生。同时应注意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应以含钙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促进伤口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手部屈肌腱损伤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创伤性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

[1] 梁进华,谭玉娟,王荣春,等.微创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2):24-26.

[2] 刘景臣.手部屈肌腱损伤的微创手术外科修复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2):921-922.

[3] 林少辉,李朝辉,王大水.手部屈肌腱损伤微创修复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44-46.

[4] 樊东升,温树正,王润生,等.微创手术修复手部肌腱损伤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2):190-191.

[5] 卢群亚,吴华英.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探讨[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3):364-365.

[6] 吴小山,范树满,章小萍,等.碳纤维织造物修复手部肌腱损伤38例[J].浙江创伤外科,2003,8(1):27-27.

R687.2

A

1673-5846(2015)09-0112-02

1吉林省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吉林长春 130021

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猜你喜欢
患指腱鞘手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腱鞘囊肿多半自消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