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软膏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法的建立

2015-12-08 03:32闰,孟慧,许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甘草酸软膏甘草

王 闰,孟 慧,许 勇

复方甘草软膏是我院的自制制剂,主要成分为甘草提取物及盐酸多塞平,用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及其引起的皮肤瘙痒,临床疗效较好。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甘草中皂甙类成分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1-3];盐酸多塞平是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近年来研究发现,多塞平尚有很强的抗H1与H2受体作用,其拮抗H1受体的作用较传统的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强100倍[4],临床上新用于治疗相关的皮肤病[5-7]。我院根据甘草提取物和盐酸多塞平药理作用,设计组方制备了复方甘草软膏,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保证医院制剂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本文建立了复方甘草软膏鉴别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

1 试剂与仪器

甘草提取物(上海沪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用,批号:20120306),盐酸多塞平(上海沪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用,批号:20120515),甘草对照药材(新疆参茸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2032203),盐酸多塞平对照品(上海西问实业有限公司,批号:20120408),甘草酸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31-201116),甲醇(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乙腈(色谱纯,美国 SIGMAALDRICH公司),紫外分光光度仪(Lambda 14,美国Perkin Elmer公司),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515型单元泵+2487型紫外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复方甘草软膏的制备 称取硬脂酸100 g、单硬脂酸甘油酯75 g、16醇20 g、18醇20 g、白凡士林50 g、羊毛脂20 g,混合加热融化,保持温度80℃;另取甘油50 g、三乙醇胺8 g、吐温-80 5 g、尼泊金甲酯1 g、尼泊金乙酯1 g加纯化水100 mL加热溶解,保持温度80℃,在搅拌下缓缓加入到上述油相中,继续搅拌乳化形成基质;将盐酸多塞平50 g溶解在80℃ 165 mL纯化水中,再加入甘草提取物250 g调成糊状后与上述基质混合,加入氮酮15 g和N-甲基吡咯烷酮15 g,搅拌均匀,待降温至40℃,将30 g薄荷脑溶于30 g液体石蜡中,再以等量递加法分次加入到以上混合物中,搅拌均匀至室温既得。

2.2 复方甘草软膏的鉴别 破乳:取适量的复方甘草软膏于100 mL烧杯中,加10%氯化钠溶液10 mL、甲醇40 mL,水浴加热熔化,加入冰浴中10 min,破乳提取后再经滤纸滤入100 mL的容量瓶中,取下滤纸放入烧杯中;再加入10%氯化钠溶液5 mL、甲醇20 mL,水浴加热熔化后,加入冰浴中10 min,再次破乳提取,合并滤入100 mL的容量瓶中。取下滤纸放入烧杯中,此次只加入20 mL甲醇溶液,同法滤入至10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2.2.1 甘草的鉴别 取甘草对照药材1 g,加乙醚40 mL,加热回流1h,滤过,药渣加甲醇30 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分成两份,一份用甲醇溶解,一份用水溶解作为两组对照;与样品提取液一同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浓氨试液-水-乙醇(13∶1∶4∶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于紫外灯下检视,并计算比移值(Rf值)。

2.2.2 盐酸多塞平的鉴别 取盐酸多塞对照品10 mg于100 mL量瓶中,加入10%氯化钠溶液15 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

取复方甘草软膏0.5 g于100 mL烧杯中,以1 mol/L HCL-甲醇溶液为溶剂,10%氯化钠溶液进行破乳提取,与甘草提取方法相同,提取盐酸多塞平,作为样品。另取未加盐酸多塞平,只加等量甘草提取物的同基质软膏,同法提取,作为样品的空白校正。于波长200~400 nm测定其紫外吸收,以及其在最高吸光度的吸收波长。

2.3 含量测定方法

2.3.1 甘草酸的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C18 柱(3.9 ×150 mm),粒度:5 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乙腈-0.01 mol/L磷酸(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2 nm,进样量:20 μL。

标准品的制备:将甘草酸标准品20 mg,置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适量甲醇超声溶解,稀释至刻度,冷藏备用。

样品的制备:取复方甘草软膏0.2 g于100 mL烧杯中,加入20 mL流动相,10%氯化钠5 mL,水浴加热融化后,加入冰浴中10 min,破乳提取后经有机滤膜滤入50 mL量瓶中,取滤膜放入烧杯加入15 mL流动相,10%氯化钠3 mL,水浴加热至融化后加入冰浴中10 min,破乳提取后经有机滤膜一并滤入5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将标准液分别配置为浓度为 1.25、6.25、12.5、25、50 μg/mL 的溶液,精密吸取20 μL 进样,记录色谱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回归方程。

2.3.2 盐酸多塞平的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C18 柱(4.6 ×150 mm),粒度:5 μm,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钠(35∶20∶45),用2.0 mol/L 磷酸调 pH 至 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进样量:20 μL。

对照品的制备:将盐酸多塞平对照品20 mg,置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适量甲醇超声溶解,稀释至刻度,冷藏备用。

样品的制备:方法同2.3.1项下的样品制备。

将对照品溶液分别配置为浓度为1.25、6.25、12.5、25、50 μg/mL 的溶液,精密吸取 20 μL 进样,记录色谱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回归方程。

精密吸取浓度为12.5 μg/mL的甘草酸标准品溶液和多塞平对照品溶液20 μL,分别在其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5次,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RSD),考察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精密吸取浓度为12.5 μg/mL的甘草酸标准品溶液和多塞平对照品溶液20 μL,分别在其色谱条件下,于 0、2、4、8、12、24 h测定,测定甘草酸和多塞平的峰面积,计算其RSD,考察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取复方甘草软膏(批号20140310),按2.3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6份,分别在不同色谱条件下,求得甘草酸和多塞平的峰面积,计算其RSD,考察测定方法的重复性。

3 结果

3.1 乳膏的制备 所制备品为棕色软膏,气微香。

3.2 复方甘草软膏的鉴别

3.2.1 甘草薄层色谱(TLC)鉴别 复方甘草软膏中的甘草成分使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定。如图1所示,软膏样品的 Rf=1.5/7.5=0.2,对照药材(甲醇、水)的 Rf=1.5/7.5=0.2,根据薄层色谱的结果,表明制备的软膏中含有甘草成分。

图1 甘草鉴定的播出色谱图

3.2.2 多塞平的紫外鉴别 多塞平对照品和复方甘草软膏的紫外扫描分别见图2、图3,多塞平对照品和样品均在298 nm处有特征的紫外吸收,参考文献中多塞平在297 nm处有最大的紫外吸收[8],根据紫外扫描图谱,表明制备的软膏中含有多塞平成分。在软膏样品进行紫外扫描时需排除甘草成分的干扰,因此同法制备只含甘草成分的软膏(不含多塞平),进行破乳提取,作为样品测定时的空白对照。

图2 多塞平对照品紫外-可见扫描图谱

图3 软膏样品紫外-可见扫描图谱

3.3 含量测定方法

3.3.1 甘草酸和多塞平的测定 甘草酸标准品及软膏样品的高压液相(HPLC)图谱见图4、图5,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50 152x+12 391(r=0.9996),线性范围为 1.25 ~50 μg/mL。

多塞平对照品及软膏样品的HPLC图谱见图6、图7,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32 367x+674 630(R=0.9995),线性范围为1.25 ~50 μg/mL。

精密度实验,甘草酸和多塞平的RSD分别为0.78%和1.04%;稳定性实验,甘草酸和多塞平的RSD分别为0.75%和1.06%;重复性实验;甘草酸和多塞平的RSD分别为1.13%,1.45%。表明该测定方法符合要求。

图4 甘草酸标准品的HPLC图谱

图5 甘草酸样品的HPLC图谱

图6 多塞平对照品的HPLC图谱

图7 多塞平样品的HPLC图谱

3.3.2 样品测定 参考《中国药典》中相关的质量标准,规定本品1g软膏中甘草酸不得少于16.2 mg,多塞平的含量应为45~55 mg。取三组不同批号的软膏,测定甘草酸和多塞平的含量,结果见表1,均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表1 复方甘草软膏中甘草酸和多塞平的含量(mg/g软膏)

4 讨论

考虑到软膏中成分复杂,在测定甘草酸含量时,通过调整流动相极性延长了保留时间,从而排除干扰,达到准确测定的目的[9]。在测定多塞平时,选择了与测定甘草酸不同的流动相,文献报道多塞平存在异构体[10],色谱可能出现双峰。依照相关文献[11-12],采用 2.0 mol/L 磷酸调流动相的 pH 至2.5,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关于复方甘草软膏中甘草酸和多塞平的含量的标准,参考了《中国药典》中复方甘草片及盐酸多塞平片的含量标准。复方甘草片的药典标准为每片含甘草浸膏粉112.5 mg,含甘草酸不得少于7.3 mg;而每克软膏中含有甘草提取物250 mg,根据复方甘草片中含甘草浸膏粉的量,折算得每克软膏中甘草酸不得少于16.2 mg,而测定的三批制剂,每克软膏中甘草酸都大于16.2 mg。盐酸多塞平片的药典标准为每片含多塞平应为标示量的90% ~110%,根据软膏制备时的投药量,每克软膏中多塞平的标示量为50 mg,即每克软膏中多塞平的含量应为45~55 mg,而测定的三批制剂,每克软膏中多塞平的含量均在标示量的90%~110%。本文所制定的含量标准可以更好地控制软膏的质量,保证临床的疗效。

[1] 王 兵,王亚新,赵红燕,等.甘草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3):215-218.

[2] 张明发,沈雅琴,张艳霞.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皮肤药理和临床应用药物评价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2):146-156.

[3] 王 娟.甘草制剂在部分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17-18.

[4] 郭源源,王 晖.多塞平非抗精神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2007,26(1):84-86.

[5] 潘经媛,邱银生,严汉池,等.盐酸多塞平乳膏的止痒和抗过敏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2):1505-1508.

[6] 兰建平.依巴斯汀联合多塞平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60例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3):34-35.

[7] 鲁格平,孙治华,刘运华,等.多虑平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疗效分析(附56例临床报告)[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33(6):869-87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2010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95-695.

[9] 钟桂香,严 佳,黄爱文,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化铵甘草口服溶液中吗啡、愈创甘油醚和甘草酸的含量[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3):229-232.

[10]楼丽君,张剑英,周静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多塞平异构体含量[J].医药导报,2006,25(9):962-963.

[11]陈新善.HPLC-测定复方盐酸多塞平胶囊中盐酸多塞平与盐酸可乐定的含量[J].中国药事,1998,12(4):223-225.

[12]张肖玲,张 蜀,邓 红,等.盐酸多塞平乳膏的经皮渗透性比较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4):477-481.

猜你喜欢
甘草酸软膏甘草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雄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顽癣敌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他克莫司软膏配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分析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全蝎软膏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