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会成本的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标准

2015-12-08 11:04陈淑芳彭莹莹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洞庭湖区洞庭湖成本法

陈淑芳,彭莹莹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基于机会成本的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标准

陈淑芳,彭莹莹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生态补偿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科学、合理的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和难点.以洞庭湖区为例,计算了粮、油、棉的收入,以土地成本为载体,应用机会成本法确定洞庭湖区进行湿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探讨了不同的退田还湖方式对机会成本的影响:双退垸农户的补偿为4 000元/年,单退垸农户的补偿为2 000元/年,渔民在禁渔期的补偿为120元每人/月.土地成本结合机会成本估算,是确定区域生态补偿的有效方法.

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退田还湖;机会成本

引言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稀缺资源进行生态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在生态保护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保护往往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来获得社会的长远利益,如果不对受害者提供合理的补偿,就难以调动他们在保护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积极性[1].所以,生态补偿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生态补偿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补偿的主客体、生态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补偿阶段的确定和运行机制等,其中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重点和难点[2].目前,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有很多,而最为常用的有:生态价值评估法、协商博弈法和机会成本法.其中,生态价值评估法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数据样本和方法的不同,往往导致计算结果很高,可行性不是很高;协商博弈法由于补偿双方在受教育程度、政治背景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往往使受偿方处于劣势,补偿标准很可能对受偿方不利[3];相比之下,机会成本法的可操作性强,并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被普遍认可、可行性较高的确定补偿标准的方法[4,5].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以机会成本法作为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最低下限值,以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值作为补偿标准的上限值[6].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机会成本法的研究成果之上,分析了湖泊湿地资源机会成本的内涵,特征及其计算模型,并以这种方法作为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最低标准的确定方法,为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技术方法.

洞庭湖区从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后开始对湖区实施退田还湖政策,对湖区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移民农户人均耕地不足,移民就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建立自然保护区会限制当地居民的发展[7],农民出现返耕现象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农民损失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偿,农民在选择返耕和接受补偿之间存在博弈[8].所以,对洞庭湖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1 机会成本法概述

1.1 机会成本法的基本内涵

“机会成本”最早是由奥地利学者弗·冯·维塞尔在《自然价值》中提出[9],对于机会成本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统一认为是指“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作出该决策而不作出另一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10],即当人们在面临多种选择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只能作出一种选择,不得不放弃其他的一些选择,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这些选择中的最大收益.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机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发现,机会成本法应用的基本前提是该资源是稀缺资源,而且具有多种用途.单一用途的资源不存在多种选择,只有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有限的资源,才提供人们多种选择的机会,才具有机会成本.生态补偿中的机会成本就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供者,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所放弃的经济收入、发展机会等[11].

机会成本法在国内的应用很多,如李晓光、苗鸿等利用机会成本法对海南中部山区林地生态补偿经行研究,分析海南中部山区生态公益林划定和管护对林农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是橡胶和槟榔的损失),作为确定海南中部山区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西藏地区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补偿,以农民每年土地大麦产量作为补偿标准确定的依据[12].本研究采用机会成本法作为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以退田区所获得的农业收入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

1.2 机会成本的确定方法

在对机会成本的方法进行确定之前,要先确定补偿对象.主要包括在生态保护中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例如需要搬迁的家庭,或者是不需要搬迁但经济利益受到损失的农户.就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来说,退田还湖的机会成本就是农民会因禁止耕作、禁止捕鱼、禁止施肥和喷洒农药等而导致农业收入减少[13].

对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机会成本的计算,其思路是了解退田还湖区的面积,在该面积范围内农业收入的纯收益,具体过程是:假设补偿区域内有n种作物,分别为X=(x1,x2,…,xn),每种作物对应的种植面积比例为P=(p1,p2,…,pn),单位面积的收入为I=(i1,i2…,in),单位面积的成本为C=(c1,c2,…,cn)[14].所以有:

S=AXP(I-C)

在上式中,S为总的补偿标准;A为总的补偿面积.

1.3 数据来源

收集的资料主要来自湖南省历年的统计年鉴、湖南省水利部关于洞庭湖退田还湖的规划报告、还有民间走访调查.本文所利用到的数据包括:①退田还湖区土地利用状况,②接受补偿区域的基础数据,主要有补偿面积、补偿人口、可利用土地、种植业结构及投入产出概况.

2 洞庭湖湿地概况

洞庭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荆江南岸,对长江洪水有重要的调蓄作用.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15].洞庭湖平原区为湖南重要的农业主产区,水稻和棉花是主要的农作物,耕地面积约占湖南全省的六分之一,居住人口约占湖南全省九分之一.

洞庭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在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中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长江中游,四水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湖泊面积减少,从最初的第一大淡水湖变成现在的第二大淡水湖,导致蓄洪和泄洪的能力减弱.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工程资金投入总额200亿元[16].规划平退堤垸314处,平退总面积1 578.7 km2,耕地总面积758.7 km2,计划搬迁220 549户计815 965人.其中,双退堤烷210处,双退总面积227.3 km2,耕地总面积132.7 km2,计划搬迁48 081户计174 932人,如表1.

表1 研究区内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基本情况统计

3 案例分析

3.1 洞庭湖退田还湖区土地利用状况

洞庭湖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16.1~17℃,无霜期263~283 d,年平均光照1 350~1 820 h,年降水量1 200~2 300mm,河网稠密,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宝地,主要种植粮、棉、油、麻、茶、果、菜等,其中以粮食、棉花、油菜和水产的产量最多[17].根据1998年的统计资料,洞庭湖区粮、棉、油、水产的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5.71%、74.34%、40.03%、50.81%.分析《湖南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粮食、油菜、棉花的播种面积占洞庭湖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8%、16%、5%.

退田还湖工程使洞庭湖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18],退田还湖前,堤垸的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为主,而退田还湖后,原有单双退堤垸的土地大多数被水产养殖、杨树种植、蓄滞洪区基础设施建设所占据,耕地的面积大大减少.

3.2 补偿标准计算过程

3.2.1 双退垸农作物的收入和成本

双退堤垸是指退人又退耕,农户要离开原有的土地,移民到另外一个地方,从头开始,所以农户损失的不仅仅是对原有土地的使用权,还包括在新的地方购买房屋(政府提前安排好)、添置家用器材等所需要的费用,在新的地方找工作需要一个缓冲期,这段时间的损失也需要政府考虑在内,不过这个损失只是暂时的,两年后就不需要考虑了,所以不需要计算在政府的补助范围内了.

根据退田还湖的规划,洞庭湖区计划平退双退垸210处,双退总面积22 730公顷,耕地总面积13 270公顷,根据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等于耕地面积乘以复种指数(湖南省的复种指数为200%以上),可以计算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6 540公顷.根据洞庭湖区粮食、油菜、棉花播种面积均比为58∶16∶5,可知粮、油、棉的播种面积为15 393、4 247、1 062公顷,按照年均单产量6 163、1 623、1 241公斤/公顷,按近年来的平均市场价3 000、5 000、15 000元/吨计,可获得年收益约为33 686万元.

表2 洞庭湖区双退垸农林渔业统计数据

农作物成本的投入:

(1)水稻的投入:每公顷水稻大约需要种子费357元,化肥831元,农药198元,农膜费105元,机械费1 003.5元,蓄力费448.5,灌溉费150元,人工费4 407元,总成本为7 500元/公顷[18].

(2)油菜的投入:每公顷油菜大约需要种子费276元,化肥880.5元,农药231元,机械费270元,蓄力费328.5,人工费4 361元,总成本为6 437元/公顷.

(3)棉花的投入:棉花生产的付出主要包括:种子425元/公顷,化肥农药1 000元/公顷,人工费4 000元/公顷,总成本为5 425元/公顷.

3.2.2 单退垸农户的机会成本

单退堤垸是指退人不退耕,农民可以在水位低的时候耕作,水位高的时候还湖,这种退田还湖方式虽然没有让农户离开原来赖以生存的土地,但是由于生态保护,农民会被禁止捕鱼、禁止施肥和喷洒农药,这些都会导致收入减少.

洞庭湖区每年的高水位持续在4~6月份,这段时间水位很高不适合农作物的播种,是农民的休耕期.根据湖南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早稻和棉花正好是在这段时间播种.按照洞庭湖退田还湖的计划,拟退单退垸104处,总面积13.51万公顷,耕地面积6万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万公顷.按照双退垸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单退垸农户可获得年收入约为54 636万元.

表3 洞庭湖区单退垸农林渔业统计数据

3.2.3 渔民的补偿

为了恢复洞庭湖的生态环境,2001年开始实行春季禁渔政策,从每年的4月1日到6月30日实施近3个月的“船进港,网入库,人上岸”禁渔政策.长期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无土无田,捕鱼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禁渔期间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需要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支持.综合各方的考虑,以每月120元/人的补偿最为合适.

3.3 研究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机会成本的核算思路与方法,本研究分别对洞庭湖区双退垸、单退垸内的农作物的收入和成本进行了估算.根据纯收入=总收益-总成本,可得双退垸的机会成本=粮食的纯收益+油菜的纯收益+棉花的纯收益=16 915+713+1 203=18 831万元,单退垸的收益成本=早稻的纯收益+棉花的纯收益=25 197+7 914=33 111万元.考虑到单双退垸的退田还湖方式不一样,不能按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补偿,具体补偿标准为:双退垸共要搬迁4.8万户,则每户每年的最低补偿为3 923元,折整为4 000元,单退垸共有17万户,每户每年的最低补偿为1 947.7元,折整为2 000元.

4 讨论

在现有的生态补偿标准方法中,机会成本法的可操作性最强,并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19].对于机会成本法的计算,最基本的是要找出合适的载体,目前学术界常用的载体有劳动成本、土地成本、造林成本等[20].在中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对土地的经营.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对农民在土地经营上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那农民就会放弃生态保护转而继续经营土地.所以,本研究以土地成本为载体,对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

基于机会成本的核算模型为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最低标准提供了方法依据,并对单双退垸的情况做了一个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双退垸的农户每年可得到4 000元的补偿,单退垸的农户每年可得到2 000元的补偿,无土无田的渔民在禁渔期每人每月可得到120元的补偿,补偿标准不同主要是因为退田还湖的方式不一样,不能按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补偿,会产生不公平的现象.

虽然机会成本法比较合理,但估算方法只考虑到短期内的情况,即利用一年的收入数据来确定机会成本,这在短时间看来是可行的.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时间因素和天气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即作物在不同时期产生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每年的补偿金额需要根据当年的情况来做一个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会太大.

[1]欧阳志云,郑华.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措施[J].生态学报,2013,33(3):686-685.

[2]郭跃.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研究:标准与计算[J].林业经济,2012,7(5):109-113.

[3]秦艳红,康慕谊.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参与生态建设的补偿标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65-68.

[4]秦艳红,康慕谊.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57-567.

[5]Walter Immerzee,l Jetse Stoorroge,letal.Can payments forecosystem services secure the water tower of Tibet[J].Agricultural Systems,2008.

[6]李晓光,苗鸿.生汰补偿标准确定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J].生态学报,2009,29(8):4431-4440.

[7]杨芳.基于社区参与的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2):172-175.

[8]毛德华,胡光伟.基于能值分析的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标准[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525-532.

[9]苗丽娟,于永海.机会成本法在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中的应用——以庄清河堆子湾海域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5):21-26.

[10]张乐勤,荣慧芳.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在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4):158-163.

[11]熊鹰,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J].地理学报,2004,59(5):772-780.

[12]Stefano Pagiola,EliasRamirez,et al.Paying for th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of silvopastoral practices in Nicaragua[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

[13]张怀清,朱晓荣,周金星,等.退田还湖工程前后洞庭湖区湿地变化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3):309-314.

[14]李晓光,苗鸿.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9,29(9):4875-4883.

[15]庄大昌,欧维新.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36-543.

[16]杨新荣.湿地生态补偿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2(11):103-114.

[17]熊鹰,王克林.洪涝胁迫下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湿地科学,2003,1(2):86-91.

[18]潘明麒,于秀波.不同时段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退田还湖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140-145.

[19]龙力涛,彭澧丽.稻谷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38(5):16-19.

[20]刘训华,袁希平.洞庭湖渔民生活现状调查[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3,28(2):112-117.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of Returning Cropland to Lake Based on Opportunity Cost

CHEN Shu-fang,PENG Ying-ying
(Resources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stitut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a hot topic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How to determin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is one of the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during designing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cheme.Taking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as a case study,we calculate the income of grain,oil,cotton.And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ecological wetland protection was determined in Dongting lake region,which was considered as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Moreover,the impacts of differentways of returning land to lake factor on opportunity costwere discussed:the farmers of double back area can obtain compensation of4000 yuan/year;the farmers of single back area can obtain compensation of2000 yuan/year;the fishermen in the fishing ban period can obtain compensation of 120 per person permonth.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bining opportunity cost calculation with farmland cost is a suitablemethod to determin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Dongting lake region;ecological compensation;returning cropland to lake;opportunity cost

X196

A

1671-9743(2015)11-0090-04

2015-05-12

陈淑芳,1990年生,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洞庭湖流域水资源与水问题.

猜你喜欢
洞庭湖区洞庭湖成本法
洞庭湖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GIS的洞庭湖区水土流失变化监测
洞庭湖的麋鹿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洞庭湖区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