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与发展方向探讨

2015-12-08 08:01白桂银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23期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方向应用

摘 要: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是困扰交通领域的四大难题。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之后,交通事故率大幅降低,交通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大幅提高,智能交通将成为建设绿色现代化城市的基础。本文从智能交通概念入手,阐述了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交通;应用;发展方向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092

0 引言

交通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各大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也在快速有序地推进,但是汽车保有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之势。据统计,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正以15%的高速率增长、而城市道路的增长率则仅为3%左右。有限的资源承载空间与迅速增长的汽车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加剧,使我国大中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不畅以及不安全的问题。尽管大中城市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想尽一切招数缓解交通拥堵局面,但在全球20个最拥挤城市排行榜上,中国仍有5个城市入选。

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比如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能源过度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都需要借助信息化的科技力量来加以缓解,达到“安全畅通、改善环境、节能增效”的目的。

1 智能交通技术定义

智能交通技术,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有效协调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形成一种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事故率和事故损伤程度,有效利用交通设施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化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2 发展智能交通的意义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业同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运输需求逐步旺盛的形势下,既要保证公众出行安全,还要满足综合运输的多样化需求,只有依托已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在衔接好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系统与数据库的有效对接,才能实现交通运输智能化发展。

智能交通技术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欧洲、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积极寻求在这一领域中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日本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的成绩相当显著。据统计,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之后,交通堵塞降低了20%,延误损失降低了10~25%,车祸事故降低了50~80%,燃油损耗降低了30%,现有公路使用率提高15~30%。可见智能交通技术的深入应用,不仅使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同时真正构建起了“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

3 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在交通运输方面,影响交通运输的基本因素有四种,分别是使用者、车辆、道路以及环境,由此智能交通系统应该由以下几个主要模块构成。

(1)信息采集感知系统。信息采集感知系统,就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全方位采集车辆信息。目前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传感器类型很多,有图像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微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通过这些传感器应用,可以检测道路车辆实时流量、监测车辆实时车速、实时监测交通事故事件等。

(2)信息传递系统。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信息采集感知系统采集的各种数据信息的实时、可靠地处理及传递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3G/4G或其他方式将实时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计算,形成整个系统协同运作。

(3)数据处理与决策系统。数据处理与决策系统由实时数据收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智能交通诱导系统、照能控制系统、交通环境控制系统等组成。

4 智能交通技术发展方向

(1)交通指挥中心综合信息系统。以GIS技术为核心,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视频处理技术、网站开发技术等综合应用,将功能相对独立的各系统模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信息共享、统一调度的高度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交通指挥中心综合信息系统是一个系统集成管理平台;(2)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无线通信等技术,对公交车辆、客流和道路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和处理,动态地获取交通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实时监控和调度公交运营车辆,迅速调整车辆运营方案,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实现运营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彻底改变传统的“瞎子调度”模式;(3)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通过综合运用射频识别、视频识别和无线传感等技术手段,轻松实现车辆不停车出入与收费,从而实现自动进出、车位引导等功能。其整体架构包括:智能停车场系统、智能停车联网平台、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等;(4)电子车牌系统。应用在智能运输系统中的一种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电子产品。综合运用射频识别、高清摄像以及无线通讯等技术,对道路车辆进行监控管理,具有卫星导航定位等功能。它不仅可以监控道路交通情况,比如交通流量、通行速度以及畅通情况等,还可以全天候地对通过卡口的车辆进行实时记录和监测;(5)智能卡口监控系统。利用射频识别及视频监控融合技术,建立智能卡口,实现对超速车辆抓拍功能、对黑名单车辆的布控报警功能、对套牌车辆的缉查功能、对行驶车辆的记录功能、对车流量的统计功能、对逆行记录等违法行为的抓拍功能;(6)城市自由流收费系统。城市自由流收费系统就是通过对道路使用者在特定时间段和特定的通行路段采取征收费用,实行道路有偿使用,从而调控车辆进入拥堵路段的车次,以缩短车辆的滞留时间,诱导出行者对出行路段及时间做出选择,从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5 结语

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是交通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必须结合交通内在需求,把促进综合交通系统的发展,改善交通运输品质为前提,实现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创新式及跨越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笑京.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建议[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03).

[2]张星刚.传感器在智能交通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4(11).

作者简介:白桂银(1966-),女,教师,研究方向:电子技术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能交通发展方向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架构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智能交通中的车辆检测专利技术综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