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类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指导下水产专业课程改革初探

2015-12-08 11:25程顺峰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程顺峰

摘 要:本文结合国家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探讨了在该考试制度下的水产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革等。

关键词:水产专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教学改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259

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70%,在当前形势下,为了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水产养殖用药,同时也为了使中国兽医教育体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兽医师,农业部于2011年始,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为兽医类和水生动物类。因此培养与之适应的水产类兽医人才是当前水产高等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水产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水产专业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学生在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应变能力和成绩。

1 考试概况

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为基础、预防、临床和综合应用四科,总题量300道,总分值300分。包括兽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水生动物解剖组织及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和水生动物生理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病原生物学、水生动物公共卫生学,水产药物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动物疾病学,水产养殖生态学、饲料与营养学。通过分析考试大纲可见其涵盖了水产专业的多门课程,其知识覆盖范围非常广泛,要求考生同时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践能力。

2 重构水产专业课程体系

将水产专业课程分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课程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基础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应针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构建基础教育, 为专业教学服务, 同时保证学生在相关的专业领域间转换。

在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课程指导下,兼顾 “学历证书+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要求,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重新分类,根据专业基础及“学历证书+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课程要求,打破现行课程体系,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重新分类,设置水产养殖学基础课程,水产生物育种基础课程,水产动物增养殖基础课程,水产动物饲料基础课程,水产医学基础课程等五个专业基础课程群,同时按照满足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原则,实现获得“学历证书+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并行的“双证书”结果。重构“双证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设置,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要求。

“双证书”课程体系要结合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对高层次水产疫病防治人才的需求及水产本科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在对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考试大纲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在水产专业教学中彻底融入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考试标准,以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考试大纲为主线,设计、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目标,专业课程教学中嵌入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实现“课证融通”,把执业资格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真正贯穿于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使学生毕业时获得本科专业学历证书和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 “双证书”。可将水生动物解剖组织及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水生动物生理学等十二门考试课程设为水产医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考试大纲为标准,设计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紧密围绕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考试大纲,将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水生生物类)考试内容完全嵌入到教学内容中。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将实习实践课程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实验实习课程进行优化设计,重构实践教学内容,全面推进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能力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开发充分依靠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和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参照国家执业兽医资格(水生生物类)大纲,结合生产实践实际要求校企共同制订生产实践实习教学考核标准,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指导教师评定与企业兼职教师评定相结合、任课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在实践教学实施中。实践教学按照实习任务引入、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考核的过程实施,即在学生进行实习前,结合水生生物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相关课程要求,根据学生所进行的生产实习内容,由相关教师集中该部分学生进行校内实习指导,使学生明确实习的任务要求,考核内容等、同时设计好学生任务单、考核标准单、成绩评分单。其中学生任务单能使学生在实习前明确实习内容、实习目标、实习方法、实习时间等要求。考核标准单是专门给考评教师准备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使负责考核的教师明确了考核标准、评价方法、考核要求。成绩评分单是指学生在实习考核过程中每个实习内容的得分、扣分及获总分的情况的记录单,通过该成绩单的详实记录,任课教师及学生均可明确了解得分和扣分情况。

4 结语

国家实行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对水产人才培养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须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改革教学方法和体系,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不能完全以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须区分学校不同于社会开设的考试培训班,还要注重高素质、高能力创新型水产综合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安国,王宏,侯文久,杨凤影.水产类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相关教学模式及内容改革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106.

[2]许金俊,陶建平,熊桂林,王小波,高崧.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下动物医学专业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2):9510-9511.

[3]但学明,刘丽,孙媛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03):99-101.

[4]左伟勇,孟婷,刘莉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导下的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与兽医,2012,44(06):88-9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